7月1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與中國外長王毅在吉隆坡舉行會談,美方對外宣稱會晤“非常有建設性”,一度帶來緩和的信號,但僅僅不到24小時,情況急劇轉變。
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在馬尼拉公開指責中國南海行動,并聲稱美國致力于幫助盟友捍衛所謂“印太地區通行自由和法治”,并在必要時“參與戰斗”。
這番說辭代表什么大家都懂,當著中國的面不敢提,背后卻慫恿菲律賓繼續在南海問題上挑釁,這一手表里不一玩的確實很美國。
那么,面對美國的這種挑釁,中方如何回應?菲律賓又是都愿意繼續充當美國的“馬前卒”?
唱“紅臉”的魯比奧
近段時間以來,特朗普將要訪華的消息不絕于耳,但美國國務卿魯比奧的名字卻躺在中國的制裁名單上。所以他很急,急著和中國修復關系,因為無法踏足中國領土,因此這次與王毅外長的吉隆坡會談,就成了打破僵局的最好機會。
會后,美國用上了“非常有建設性”、“非常積極”這類外交辭令。魯比奧本人更是表現出驚人的克制,小心翼翼地繞開了臺灣、新疆、香港、南海這些一點就炸的火藥桶。這對有著“反華急先鋒”稱號的他來說,殊為不易。
然而,美國人喜歡表演,魯比奧更是其中最為翹楚的“演員”之一。選擇中立的吉隆坡,而非歐美主場,本身就是一種示好。此前中美在貿易領域的短暫降溫,也為這場對話鋪好了臺階。美國似乎急于告訴世界:看,我們還在談。
這短暫的平靜,讓一些人看到了中美關系轉圜的曙光,但牌桌上的老手都明白,最友善的開局,往往是為了掩蓋最兇狠的后手。魯比奧的微笑,與其說是善意,不如說是在為即將到來的疾風驟雨,拉上一塊恰到好處的幕布。
不到24小時,“白臉”登場
吉隆坡會談的第二天,7月12日,第一記重拳就從馬尼拉揮出。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科勒爾,公然將中國在自家領海捍衛主權的行動,污蔑為“脅迫”,并毫不避諱地給菲律賓的挑釁行為“加油打氣”。這番話,無異于直接往南海的火堆里澆了一大桶油。
幾乎同一時間,第二把刀從側翼捅來。有消息捅出,五角大樓的政策次長科爾比,正在背后悄悄施壓,逼著日本和澳大利亞為“臺海有事”明確站隊。這讓日澳都有些措手不及,畢竟連美國自己都沒想好要怎么承諾。
高潮在7月13日到來,兩天前還滿面春風的魯比奧本人,親自撕下了偽裝。他突然換了一副面孔,重新撿起那份臭名昭著的“2016年南海仲裁”,指責中國在南海的主權主張“沒有國際法依據”,要求中國停止“威脅地區穩定”。
這三招連環出擊,軍事撐腰、盟友捆綁、外交翻臉,一氣呵成。將臺海與南海聯動,試圖攢一個“亞洲小北約”來圍堵中國的險惡用心,昭然若揭。吉隆坡的握手仿佛一場幻夢,清晰地勾勒出美國“談歸談,打歸打”的真實戰略:用對話穩住你,用交鋒困住你。
用一張“廢紙”就想困住中國
為什么魯比奧們對一份六年前的所謂“仲裁”如此念念不忘?這張所謂的“裁決書”,從頭到尾就是一場由美國策劃、菲律賓出演的政治鬧劇。它在法理上存在三個致命硬傷:發起程序非法,因為它違背了“國家同意”的基本原則。
審理內容越權,因為領土主權根本就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管的閑事。裁決結果荒謬,竟然能把偌大的太平島指鹿為馬,說成是“巖礁”。所以,中方早就給它定了性:一張非法、無效的廢紙。
可一張廢紙,到了美國手里,卻能變成一件趁手的戰略武器。美國自己甚至都不是《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簽約國,但這不妨礙它天天舉著公約的大棒,慫恿別國拿這張廢紙去找中國的麻煩。
這背后的邏輯十分陰險:通過炒作仲裁案,美國試圖從法理上剝奪中國在南海的合法權益,把中國打扮成一個“國際規則破壞者”。如此一來,美國在南海的軍事橫行就有了“維護航行自由”的遮羞布,也方便它拉攏周邊小國,構建遏華的包圍圈。這套“我行你不行”的雙重標準,玩得爐火純青。
中國的答案,從來都不是寫在紙上
對于這種伎倆,中國的回應一向簡單直接。7月12日,外交部第一時間就給出了回復:奉勸有關國家不要再拿非法“裁決”這張廢紙說事。違反國際法基本原則;違反《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違背南海的基本事實,三道紅線,有理有據。
再將時間拉回到2016年,仲裁案出籠之際,美國派了“里根號”和“斯坦尼斯號”雙航母戰斗群,氣勢洶洶地開到南海,試圖用武力逼迫中國就范。那一次,中國沒有絲毫退讓,三大艦隊精銳齊出,“航母殺手”東風-21D進入戰備,轟-6K戰略轟炸機直接飛越黃巖島上空。
最終,是美軍航母灰溜溜地撤出了我軍的火力打擊范圍。那一年的正面硬扛,已經讓世界看懂了中國的決心。今天,中國的航母編隊早已實現常態化巡航,海警船的噸位甚至超過了周邊一些國家的海軍艦艇。
實力對比的變化,讓那張“廢紙”的威懾力,更像一個國際笑話。正如中方所言,如果有人對此不滿,大可以把航母開過來試試。我們有足夠的決心和能力,讓任何挑釁者承擔它所造成的一切后果。
結語
對于美國的挑唆,菲律賓的選擇同樣重要,早在杜特爾特時代,中菲一度擱置爭議,關系回暖。但馬科斯政府選擇全面倒向美國,換來的不過是幾句口頭承諾和一些軍事援助。代價是中國海警更嚴格的執法,是菲律賓漁民實實在在的經濟損失。
反觀東盟其他國家,比如越南和馬來西亞,雖然與中國也有海洋爭端,但都保持著相當的清醒和克制。他們明白,與中國這個連續四年的最大貿易伙伴徹底鬧翻,賭上國家經濟發展的未來去配合美國的戰略,無異于引火燒身。
美國遞過來一把刀,流血的卻是菲律賓自己,這筆賬,馬尼拉真的算明白了嗎?畢竟,2023年中國與東盟之間高達6.4萬億元的貿易額,才是維系地區繁榮穩定的壓艙石。
可以肯定的是,想靠一張廢紙和幾句恐嚇就在南海掀起風浪,未免太小看了今天的中國。真正的定力,源于實力,更源于捍衛國家利益時,那份不容動搖的決心,不是嗎?
信息來源:
觀察者網2025-07-12《美軍高官放話:這些國家沒被中國嚇到》
北京日報客戶端2025-07-11《外交部:王毅外長將于今天下午會見魯比奧》
觀察者網2025-07-12《外交部:奉勸有關國家不要再拿非法“裁決”這張廢紙說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