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五千年的歷史,
孕育出無數(shù)的美景。
這是走遍很多地方才能明白的
然而,我們總是習慣欣賞外面的世界,
卻不知自己的祖國,
竟美得如此驚艷。
一位英國攝影師,用鏡頭記錄中國,
在他的鏡頭中,
中國竟是美的如此驚艷。
張家界天門山999級階梯,
拾級而上,步步登天境。
▲湖南 張家界
浙江仙都,一人一牛一犬,
云霧繚繞,桃源深處有人家。
▲浙江麗水
廣西桂林喀斯特地貌的層疊峰林,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處。
▲廣西 桂林
貴州梵凈山,新晉世遺,
離塵世最遠,離天堂最近,
也許這是仙人們在世間的最后一片凈土。
天然形成的小拱橋,
是這湖光山色的連接紐帶。
它,古色古香!
推開天壇厚重的城門,
迎來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
日落時分的暖色調(diào)
為巍峨的長城增添了一抹夢幻的色彩,
使它比平時更顯柔和。
重慶洪崖洞古色古香的吊腳樓
在華燈初上的時分顯得別致又繁華。
江西婺源的徽派建筑,
白墻黛瓦,紅楓霧靄間,
好似人間煙火中一抹仙境。
它,摩登又魔幻!
重慶,穿梭于鱗次櫛比的鋼筋森林間,
現(xiàn)代化的都市建筑,
也同樣美得令人嘆為觀止。
香港仿佛從王家衛(wèi)的電影走出來,
成千上萬的霓虹燈照亮了街道,
以其繽紛的色彩傳達著各種各樣的訊息。
世界最美圖書館,就在天津開放,
知識的海洋,原來是這樣的。
成都的交通路網(wǎng),
在這一精致整潔的路口可見一斑,
要不是拍出來的照片,
不敢相信中國好成這樣。
陰陽圖的寺廟
中國臺灣,松山機場附近,
寺廟和起落的飛機,
組成了一組非常朋克的畫面。
杭州西湖,躲開人群,
一湖一亭一人,一縷白裙,
仿佛想起了白素貞和許仙的故事。
香港維港。
這些照片一度在網(wǎng)上瘋傳,
讓網(wǎng)友們都無比驚嘆:
“太震撼,美得不可思議!”
“一定要跟著Jordan去中國看看”
這是香港。
這也是香港。
這是上海,
這也是上海。
(上海巷弄里的煙火味兒)
這是湖南,
(清晨,沱江邊靜謐的鳳凰古城)
這也是湖南。
(《阿凡達》里的哈利路亞山)
這是云南,
(羅平油菜花海)
這也是云南。
(哈尼梯田)
這是貴州,
(梵凈山)
這也是貴州。
這是四川,
(九寨溝未受天災時的清澈海子)
這也是四川。
(雪域佛國色達一瞥)
這是臺灣,
(臺北101)
這也是臺灣。
(臺灣10分)
幅員遼闊、地大物博、錦繡河山,
中國有大美而不言,
但總能一次又一次地驚艷他。
他說:“從沙漠到叢林,
從山脈到大城市,中國真的擁有一切。”
這是罕見山峰。
這是峽谷。
這是喀納斯地貌。
這是湖泊。
這是山水相依。
這是沙漠。
這是田園。
這是灘涂。
上帝對中國真的太偏愛了,
Jordan只不過見過中國小部分風光,
就已經(jīng)欲罷不能,念念回想。
有些網(wǎng)友看了他拍的中國建筑后,
感嘆道:“拍出了不一樣的味道”,
“我懷疑我是個假的中國人”。
福建土樓,
800年前的中國人民的創(chuàng)意,
被誤以為外星人留下的建筑,大炮難轟塌。
位于吳山之巔的城隍閣氣勢恢宏,
展現(xiàn)了中國古代建筑力與美的結(jié)合。
重慶這個角度拍攝的古色建筑,
可謂聞名了中外攝影圈。
臺灣臺中九旬老人無聊時畫出的彩虹村,
搖身一變藝術(shù)村,故事就很美。
河北三河市福祿壽酒店,
雖然造型奇葩,被評為最丑建筑,
卻也留下了時代的痕跡。
而關于現(xiàn)代建筑,
他試圖在鏡頭中尋找童話般的色彩,
用特別的角度,記錄不為人知的美好。
為了能拍出一個地方的風土人情,
他會專門向人
請教當?shù)氐臍v史和文化習俗。
所以,他拍出來的照片故事性很強,
人物也很鮮活。
2020年,
是日本攝影師RK,
拍攝城市的第七年。
不過他確實沒料到,
自己會因為一組拍攝中國城市的照片,
在INS上爆火。
最先走紅的,
是一組5D魔幻山城
——重慶的美圖。
見多了鱗次櫛比的城市,
如此起伏不定、
向著四面八方生長的城市,
更添一份魔幻。
惹得一眾外國朋友驚嘆:
見多了紫禁城式的沉穩(wěn)大氣,
原來中國也可以這么酷?!
高聳于懸崖峭壁的棧道。
RK用他獨有的未來風格,
拍下了重慶
那讓人熟悉又陌生的一面。
就算是當?shù)赝林?/p>
似乎也說不出,
照片中的拍攝地到底在哪兒?
這真的是我認識的重慶嗎?
第二個城市,
是重慶的老鄰居成都。
比起山城的賽博朋克感,
成都則穿上了一層傳統(tǒng)的華裳。
滿目的中國紅,
加上西部特有的少數(shù)民族風情,
純粹的中國風味,
反倒讓成都演繹得極好。
到了香港,
RK沒有舍棄港式中國風。
順便加上了這里,
獨特的時尚氣息。
也只有香港,
能把“傳統(tǒng)”演繹得這么酷了。
臺北更是充滿了
未來感和科幻感。
在老街正中突然發(fā)射的光束,
老樓上旋轉(zhuǎn)的激光。
新與舊
碰撞出別樣的火花。
看到一頭“鋼鐵巨獸”——飛機
從寺廟上低低掠過,
簡直像游戲世界般不真實。
RK為重慶、成都、香港、臺北
拍攝的這組攝影作品,
讓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樣的中國:
它是酷的,更是美的。
而我們在繁忙生活中,
錯過了太多平凡之美。
別的攝影師總喜歡“極簡”,
RK卻偏要把畫面擠得滿滿當當。
隨著RK影響力的增大,
竟也衍生出一個專門的攝影流派,
——dense(密集)。
這個流派,
專門捕捉亞洲城市生活的擁擠。
車水馬龍的高速、
人口密度極高的居所,
都是他們最愛的拍攝題材。
人們總以為擁擠是狼狽的,
在藝術(shù)家眼中卻別具美感。
但是誰能想到,
創(chuàng)造了一個流派的攝影師,
原本的職業(yè)卻是DJ。
音樂和攝影,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
卻在RK的創(chuàng)作中變成了
同樣酷炫的藝術(shù)游戲。
不過能夠走入攝影,
還是得益于RK的設計基礎。
1989年出生于東京的RK,
從小就偏愛設計。
2014年從多摩藝術(shù)大學畢業(yè)后,
常年在美國做藝術(shù)設計工作。
于是在攝影中追尋秩序和規(guī)律,
也成了RK的執(zhí)念。
有趣的是,
RK真正開始攝影的契機,
竟是為了減肥。
為了甩掉自己宅出來的一身肥肉,
RK加入了東京城市跑步隊。
每日堅持在各種街道慢跑、穿梭,
在鍛煉的同時,
RK發(fā)現(xiàn)了城市街道明明時刻被關注,
卻沒人發(fā)現(xiàn)它平凡又別樣的美。
那時的他,
對攝影一無所知,
只是舉起自己的蘋果手機,
拍下跑過的場景。
盡管有設計的基礎,
攝影依然是全新的技術(shù)。
RK投入了數(shù)百個日夜,
只為鉆研攝影技術(shù)和圖像后期。
沒想到2014年,
被 Instagram 官方賬號發(fā)現(xiàn),
大肆推薦了一番。
十幾萬粉絲瞬間奔涌而來:
請告訴我,怎么做到
用手機拍出這樣的美圖?
我們最熟悉不過的街道,
為何在你鏡頭下美得那么特別?
生活的驚喜總是不期而遇,
所有的努力都會開花結(jié)果。
后來蘋果公司,
也發(fā)現(xiàn)了這位手機攝影達人。
甚至專門在銀座的蘋果門店,
為他設置了專門的區(qū)域,
來展出攝影作品。
在手機攝影界聞名后,
RK對攝影的癡迷一發(fā)不可收拾。
他開始使用單反,
不停地追逐更精致的畫面。
他的攝影不只是構(gòu)圖、色調(diào),
更是為了講述那一瞬間的故事。
為此,
他可以舉著幾十斤的攝影器械,
在一個地方蹲上幾個小時。
一抓拍到想要的光影便欣喜若狂:
我只對這個時刻著迷。
RK堅信,
要知道一個國家是什么樣子,
就該看它的城市街道是什么樣子。
他最先為東京的街道拍照,
那是他最熟悉的家鄉(xiāng)。
每個城市,
都有熱鬧的道路、擁擠的人群。
每個城市,
都有守望的窗口、等待的目光。
人們喜愛一個城市,
因為這里生長著喜愛的人,
或是盛放了自己的歲月和故事。
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總有一處讓你迷醉,
蜿蜒的長江,奔騰的黃河,
滄桑的長城,典雅的故宮,
三山五岳,江河湖海,從日出到日落,
我們在這里出生,我們在這里成長。
不論走到哪里,
我們總不會忘記,最美的中國,
只愿時光綿長,予我看遍華夏風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