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擊一下“關注”,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查看。
?——【·前言·】——?
美國當地時間7月11日,美國國務院宣布啟動了大規模裁員,波及1300多名本土及駐美外交人員。消息一出,迅速引發了國際輿論與世界政壇的關注。
美國眼下正處于內憂外患的尷尬局面,俄烏沖突似乎有再起的苗頭,關稅問題各國也始終不能夠讓特朗普滿意,再加上馬斯克的“美國黨”。
然而正是在這樣特殊的時間點,特朗普政府卻突然實施如此大規模的裁員,讓人實在捉摸不透特朗普此舉背后的真正意圖。
這場堪稱美國史上最大規模的外交人員裁員行動,表面上雖是對政府的“精兵簡政”,可實際上已經對美國在外交上造成了嚴重打擊。
國務院裁員正在激烈上演的同時,美國國內對于此舉的反對聲,更是此起彼伏,更有人稱此舉完全是將弱點暴露給中國,完全是自取滅亡的行為。
美國國務院的裁員,為何牽扯上了中國?大規模裁員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呢?
?——【·裁員風波·】——?
美國國務院此次裁員規模之大、范圍之廣,可以說是近年來十分罕見的外交體系大規模裁員了。
據路透社和美聯社報道,共有1107名文職人員和246名駐美外交官接到“被取消職位”的通知,人數約占本土員工總數的六分之一。
這個數字放眼美國外交歷史上,也是十分少見的,規模之大足以對美國國務院的正常運作造成影響。
特朗普政府將此次裁員被認定是“前所未有的外交改革”,其目的是通過裁掉“非核心職能部門”和“冗余機構”,以此來提升工作效率。
但對于此舉,許多批評者卻認為裁員行動無疑是對外交體系的削弱,尤其是在全球形勢緊張的當下,更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相比之下,中國近年來加速拓展其全球外交影響力,尤其是在“一帶一路”倡議推動下,中國在國際上的威望和地位日益提升。
美國對此應該保持高度警覺,將中國視為主要戰略對手。在這種大背景下,裁員所造成的外交人員減少,無疑是削弱了美國“捍衛和促進自身利益”的能力。
對于裁員行動,前外交官和現任議員紛紛發聲反對,弗吉尼亞州民主黨參議員蒂姆·凱恩更是斥責這次裁員只會“讓美國變得更不安全”了。
凱恩強調,中國的崛起使得美國需要更強大的力量,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削弱外交力量。
同樣,民主黨參議員安迪·金和資深外交人員協會也指出,裁員行為與被裁人員的表現無關,無非是說明了特朗普政府更加重視“聽話”而非專業的這一事實。
裁員引發的內部抗議激烈,被裁外交官員與支持者們聚集在國務院大樓內外,揮舞著“民主”“人權”“外交”等標語,高聲抗議。
許多資深外交官透露,裁員忽視了他們多年來對國家的奉獻,自己多年的工作和付出都好似打了水漂,這個結果實在是讓他們一時之間難以接受。
這些聲音的出現,已經證明裁員不僅僅是人事上的調整了,而且對美國在外交場上也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此外,裁員可能帶來的長期影響也不容小覷。外交人員的減少,導致美國在全球的情報收集和應對能力上也會有所降低。
裁員對于美國處在俄烏沖突問題、中東局勢以及南海海域問題加劇的背景下,顯得尤為嚴重。
美國如果失去一批經驗豐富的外交骨干,在今后的外交問題上,恐怕難以有效應對日益復雜的國際問題。
特朗普政府此次裁員,符合其“美國優先”的策略,其意圖不過是為了收縮外交范圍,減少成本開支,強化政策執行的“服從度”。
然而,考慮到美國當前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裁員行動無疑要冒著削弱自身國際影響力的風險,甚至可能在關鍵時刻會讓中國在外交舞臺上占據主動權。
?——【·魯比奧訪華·】——?
裁員引發爭議的同時,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卻還在苦苦尋求和王毅見上一面的談判機會。
7月11日,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在馬來西亞吉隆坡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首次面對面正式會談。
魯比奧形容此次會談是“具有建設性”和“積極”的,并強調兩國在多方面都存在合作可能性,特別是在戰略穩定和互信建設領域。
這場會談為中美兩國搭建了一個重要的溝通平臺,被視為是魯比奧為了特朗普訪華鋪路的關鍵一步。
分析人士認為,雙方此舉表明均有意恢復常態化的溝通渠道,努力營造訪華的“良好氛圍”。
盡管會談釋放了中美關系緩和的信號,凸顯了外交上的合作意愿。可是軍事領域上,美國的小動作卻狠狠打了自己的臉。
7月10日起,美軍展開了“部隊重返太平洋”演習,短時間內集結了近300架戰機,規模空前,似乎是在向中國展示自己的軍事威懾力。
這一行動不僅表現了美國維持亞太地區軍事霸權的決心,也警告中國不要挑戰其傳統霸主地位。
這種外交與軍事并行的策略,也體現出了美國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矛盾態度,如此反復橫跳的態度,很難讓人相信其合作的誠意。
一方面美國希望通過外交談判緩解緊張,建立穩定關系;另一方面又通過軍事存在強化威懾力,維持自己的霸主地位。
這種“軟硬兼施”的方式,意圖在談判桌上獲取主動權,想要合作卻有不放松對中國的防范。
魯比奧與王毅會談中達成的合作意向,與美軍的強硬軍演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表現了美國在對華問題上的矛盾心態。
外交層面表達了合作的期望,軍事層面則是加大了針對中國的力度,美國借機以軍事行動威懾中國的行為,也反映了美國對中國快速崛起的擔憂和防備之心。
在此背景下,國務院的大規模裁員也可能是美國整體對華策略轉變的結果。
通過裁員改變傳統外交體系的規模,同時依托軍事實力和高層直接接觸,特朗普政府或許試圖轉變對華策略,從多個層面尋求與中國,在對抗和合作上的“平衡點”。
?——【·結語·】——?
大規模的裁員行動震驚了世界,1300多名骨干人員被裁,而裁員背后也顯示出了美國當下內憂外患的國際形勢。
一方面魯比奧與王毅的會談,顯示出美國希望與中國合作的盼望。但另一方面,美國卻在軍事方面沒有放松對中國的防備和威脅。
合作與威脅并存,很難讓人相信美國希望合作的愿望的真實性。如果希望與中國合作,美國就應當拿出誠意和態度。
如此矛盾的態度,再加上美國以往反復橫跳的做法,中國也很難相信美國這次所謂的合作有任何的可信度。想要合作就拿出合作的態度,不愿合作的話,中國也有不愿合作的做法。
參考:
參考消息:美國務院啟動大規模裁員 批評人士稱美全球領導地位將受損 2025-07-13
觀察者網:美國務院大裁員,有人急了:那中國這事咋辦 2025-07-12
觀察者網:上任后同王毅外長首次面對面會談,魯比奧:中美在很多方面可以合作 2025-07-11
直新聞:王毅魯比奧面談一小時后,特朗普訪華更有譜了? 2025-07-12
速看前沿:關鍵時刻,300架美戰機集結,要對中國“亮劍”,釋放信號強烈 2025-07-13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