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后怕,但一點都不后悔”
——在暴雨中堅守9小時 鎮雄花朗鄉倉上村黨委書記鄭祖軍彰顯黨員擔當
“安全了,現在安全了。扶著他,抱好他。”7月9日8時50分,被困9個小時的鎮雄縣花朗鄉倉上村黨委書記鄭祖軍成功獲救。
暴雨中,鄭祖軍緊緊抓住山巖上的樹木,整整熬過9個小時。這9個小時,是驚魂的9個小時,是堅強的9個小時,更是深情的9個小時。
事情要從7月8日晚說起。當晚,正在村委會值班的鄭祖軍收到“1262”預警叫應機制信息:“暴雨即將來臨,組織群眾轉移。”他立即撥通有地質災害隱患且亟待轉移群眾的竹麻、馬蟬、半坡、新瓦4個村民小組長及村委會其他工作人員的電話,通知他們組織群眾轉移。這4個村民小組需轉移群眾22戶53人。放下電話后,他便駕車沿路排查,并趕往竹麻村民小組。此時,花朗鄉已開始下雨。
竹麻村民小組有6戶11人的房屋位于扎西河邊,恰好處于鄰縣威信縣的下游。鄭祖軍在竹麻村民小組組織群眾轉移時,雨勢不算很大,但那時威信縣境內的雨勢已經很大了。23時50分許,受威脅區域的村民全部轉移至安全地帶。
這時,他突然想起住在扎西河邊的馬蟬村民小組的馬安軍一家——快70歲的老馬帶著2個五六歲的孫子。“這一老兩小行動不便,得親自去看看,確認他們已安全轉移我才放心。”鄭祖軍隨即駕車趕往1公里外的馬安軍家。這時,雨勢越來越大。才行駛約500米,他突然發現車輛失控偏移。原來是從上游威信縣奔涌而來的河水漫上了公路,將車慢慢沖抵到公路旁的巖壁上。此時,水位仍在上漲。鄭祖軍驚出一身冷汗,立即打開車門并迅速爬上車頂,躍上巖壁,試探著抓住巖石、樹藤向上攀爬。爬到無處可攀時,他喘著氣將雙腳踩在2塊凸出的巖石上。但每塊巖石都只能容納半只腳掌,他只能用一只手抓住上方的巖石,另一只手緊緊抓著樹藤,身體緊緊貼在近80度的巖坡上。此刻,水位持續上漲。他腳踩的地方,距離公路3.6米高。
鄭祖軍在巖壁上穩住身體后,立即打電話給村安全委員陶孟:“馬安軍他們一家安全轉移沒有?”確認爺孫幾人已安全轉移后,他長舒一口氣,方才向鄉里求援。
當時,花朗鄉黨委和政府班子在家領導正在鄉指揮中心調度暴雨災情。“注意安全,不要慌,不要怕!我們馬上組織救援!”鄉里迅速組織鄉、村干部和群眾20余人,帶上救生衣、救生繩等工具,驅車趕往鄭祖軍被困的竹麻村民小組,同時將情況上報縣委、縣政府。
花朗鄉暴雨如注。鄉救援隊伍按前期研判的最優路線,40分鐘后冒雨抵達竹麻灣。因路面水流湍急,車輛無法通行,救援人員只能在距鄭祖軍被困點約300米處下車。5名鄉干部涉水向鄭祖軍靠近,但行至100米左右,因水勢過大被迫折返。全體人員只能掉頭,從另一方向展開救援,同時向縣里匯報,請求縣消防救援大隊支援。
7月9日8時50分,經多方艱難施救,鄭祖軍終于被從懸崖邊救下,然后被送往縣人民醫院進行治療。
當晚,正在接受治療的鄭祖軍接受采訪時表示:“感謝戰友們的救命之恩!現在回想起來還是很后怕,但我一點都不后悔。作為一名有著27年黨齡的村黨委書記,我必須確保群眾的安全,只有確認每一名群眾都安全轉移了,我才能放心、安心。”
來源/昭通日報 通訊員 周 洪 林紹博
終審/胡華玉 編審/保進 劉玉 校對/何淑倩格 編輯/馬思
投稿/ ztsxwzx@126.com
轉載請注明來自 “微昭通” 官方微信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