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于佳鑫)7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上半年進出口情況。據海關統計,上半年,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創歷史同期新高。
圖為在山東港口青島港,一艘裝載外貿集裝箱貨輪駛出港口。(圖片由CNSPHOTO提供)
增長動能持續增強
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規模穩定增長,貨物貿易進出口21.7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站穩20萬億元臺階,創歷史同期新高。其中,出口13萬億元,增長7.2%;進口8.79萬億元,下降2.7%。
從季度走勢看,二季度貨物貿易進出口同比增長4.5%,比一季度加快3.2個百分點,連續7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
“我國進出口已經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10萬億元以上,今年上半年進出口比去年上半年增加了6000多億元。進入6月,進出口、出口、進口這三項指標同比全部實現正增長,而且增速都在回升。”據海關總署副署長王令浚介紹,今年6月,我國進出口規模達到3.85萬億元,增長5.2%,規模為歷史上月度進出口第二高位。
按品類來看,我國上半年出口表現尤為亮眼,出口動能向優向新,成為拉動外貿增長的核心動力。今年上半年,我國機電產品出口7.8萬億元,增長9.5%,占出口總值的60%,較去年同期提升了1.2個百分點。其中,與新質生產力密切相關的高端裝備增長超兩成,代表綠色低碳的“新三樣”產品增長12.7%。
進口方面出現下降,主要受國際貿易政策不確定性、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影響。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呂大良表示,作為大宗商品的進口大國,大宗商品約占我國進口總值的三成,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波動對我國進口增速的影響較大。上半年,我國原油、鐵礦砂、大豆這三種商品進口均價同比跌幅都超過一成,拉低了整體進口增速2.7個百分點。
“對于進口,我們既要看增速,也要看走勢;既要看價值量,也要看實物量?!眳未罅急硎?,隨著國內經濟持續回升向好,內需擴大帶動進口趨穩,二季度進口已轉為以數量增長為主的“實打實”正增長,內需潛力逐步釋放。
王令浚也表示,在“兩重”“兩新”等政策的持續發力下,我國內需擴大正在帶動進口趨穩。上半年,我國石化、紡織等機械設備進口增速都達到了兩位數,電子元件等關鍵零部件較快增長,原油、金屬礦砂等重要原材料的進口量增加。
質量效益穩步提升
在規模增長的同時,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質量效益也實現穩步提升。
從貿易伙伴看,外貿“朋友圈”更加多元。今年上半年,我國對19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出口實現增長,貿易規模超過500億元的伙伴數量達到61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11.29萬億元,增長4.7%,占進出口總值的51.8%,較去年同期提升0.9個百分點。其中,對東盟進出口3.67萬億元,增長9.6%。同期,對歐盟、韓國、日本等進出口也均實現增長。
在傳統市場增長的同時,新興市場貢獻了更多的增量。上半年,我國對非洲進出口1.18萬億元,增長14.4%;對中亞進出口3572億元,增長13.8%。
從經營主體看,外貿經營主體活力不斷釋放。上半年,我國有進出口實績的外貿企業62.8萬家,歷史同期首次突破60萬家,較去年同期增加了4.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54.7萬家,進出口增長7.3%,占進出口總值近六成,成為外貿增長的“主力軍”。
與此同時,外資企業同樣保持韌性,進出口6.32萬億元,同比增長2.4%,連續5個季度保持增長,彰顯外資企業對中國市場的長期信心。
從產品結構看,我國外貿企業抓住全球能源轉型新趨勢,持續增加優質綠色產品供給,加速開辟新領域、新賽道。上半年,鋰電池、風力發電機組出口增速都超過兩成。去年我國工業機器人出口市場份額躍居全球第二,今年上半年出口繼續增長61.5%。烹調、清潔、送餐、娛樂等機器人越來越智能,正在為全球消費者生活帶來更多便利。
內外聯動不斷發力
上半年我國外貿的穩定發展,離不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協同聯動,以及政策紅利的持續釋放。
今年4月,海關總署牽頭,會同20個部門及25個試點城市啟動跨境貿易便利化專項行動,全力推動29項措施落地落實,目前已取得積極成效。
在政策創新方面,海關總署精準回應企業訴求,促進新業態發展。優化調整綜合保稅區保稅維修產品目錄,試點支持綜合保稅區外符合條件的保稅維修項目發展,上半年全國保稅維修業務進出口貨值2569.9億元,增長7.5%;擴大“鋰電池循環包裝檢驗模式”試點,對“藥食同源”商品試點實施分類監管。
在跨境物流方面,海關總署不斷優化監管模式、簡化通關流程,大力推進鐵路快速通關業務,持續提升航空口岸通達效率,為內外貿聯通按下“加速鍵”。隨著“船邊直提”“抵港直裝”等監管模式在全國推廣,鐵海聯運“一單制”“一箱制”深入實施,上半年全國水運進出口集裝箱裝卸量達6741萬標箱,同比增長11.3%。中歐班列、中老鐵路等跨境通道持續發力,“長安號”班列10天即可連通歐亞,讓各國商品實現雙向高效流動。
國際合作與成本優化雙向發力,加速內外循環暢通。據呂大良介紹,海關總署與世界海關組織聯合搭建的全球智慧海關在線合作平臺,目前已有141個國家和地區加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實現進出口貨物雙向“一單兩報”,推動信息實時共享。此外,3776家次AEO(經認證的經營者)企業獲得融資授信等便利,“內外貿同船”業務拓展有效降低物流成本。進出境郵件“一站式”辦理平臺上線,為民眾節省通關時間和經濟負擔,讓跨境貿易惠及民生。
“總的看,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頂壓前行,規模穩中有增、質量優中有升,成績實屬不易。”王令浚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外貿在復雜環境下頂住壓力、保持動力、展現活力。但也要看到,全球單邊主義、保護主義上升,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增加,下半年我國外貿穩增長仍需要付出艱苦努力。
“盡管面臨外部不確定性,但多元穩定的市場、創新優質的產品、應變求新的外貿主體,讓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蓖趿羁U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