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韓國多家媒體報道稱,中國駐韓國大使館通過正式外交信函,向韓國外交部表達了對首爾反華抗議活動的不滿。事情的起因,是最近在中國駐首爾大使館附近,一些右翼勢力組織了反華集會,還炒作所謂“中國干預韓國選舉”的假消息。中國方面認為,這類集會不僅可能引發(fā)安全問題,更是在有意破壞中韓關系。
從外交層級來看,中國用的是“嚴正交涉”這個詞,這已經不只是簡單的“提醒”或“關注”那么簡單了。用詞越強硬,代表事情的性質就越嚴重。對于剛剛上任的李在明政府來說,這封交涉信等于是中方的一次明確警告,當前是中韓關系可能恢復的關鍵期,不要節(jié)外生枝,不要再出亂子。
我們要先看下事件發(fā)生的背景。現在的韓國國內,還沒完全擺脫尹錫悅留下來的那股亂局。尹錫悅被彈劾之后,雖然政治上落敗了,但他和他背后的力量,依然在搞事。他們沒有收手,反而利用當前局勢,煽動情緒,制造對華敵意。比如這次的抗議集會,就和尹錫悅的支持者脫不了關系。
更耐人尋味的是,這些抗議活動大多選擇在人流密集、游客集中的區(qū)域舉行,經常故意卷入當地中國公民或去韓旅行的中國游客。這就不是簡單的“巧合”,更像是有組織地挑釁,想借中國游客和中國使館當“靶子”,制造中韓之間的對立情緒。
這對于中國來說忍無可忍。不光是反華的問題,更關鍵在于,這些有意圖的示威游行,一旦牽涉到游客人身安全,中國就不能裝作沒看到。所以中方這次不僅發(fā)出交涉信,還直接點名提醒在韓中國公民,要避開這些集會現場,留意安全,甚至注意保留證據。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措辭,說明中方這次是真的不滿了。
回過頭來看李在明政府的表現。韓國外交部收到交涉信后,第一時間通知了警方,要他們提高警惕,加強使館周邊的安全管理。韓方通過媒體公開這個消息,顯然是想釋放一個信號:我們在認真對待中國的關切。這也是李在明政府和上一屆政府最大的不同。
眾所周知,尹錫悅在任時,中韓關系基本到了冰點。但李在明不同,他在處理對華事務上,明顯更為理性。他知道,韓國作為一個夾在中美之間的國家,不能總是把中國當敵人。尤其是在當前經濟壓力大的情況下,和中國搞好關系,其實是給自己多一條出路。
從這段時間的表現來看,中韓之間的溝通確實有在升溫。比如中韓剛剛舉行了司局級外交會談,討論了即將在韓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會議。韓方還多次表達,希望中方能派高級領導人出席。商務部的官員也跟韓方就貿易、供應鏈等議題進行了深入溝通。中方也邀請李在明出席9月3日的閱兵活動。如果他真的登上觀禮臺,這將成為中韓關系重啟的象征性一步。
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韓國國內卻突然冒出反華示威,而且是在中國游客面前搞事,這無疑會讓中方對“信號”產生懷疑。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現在不能節(jié)外生枝。中韓關系現在是剛出現回暖跡象,如果在這時候被攪亂,很可能前功盡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