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日前,以色列駐上海總領事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呼吁中國利用自身的政治和經濟影響力,敦促伊朗收斂其軍事和核計劃。以色列總領事表示,伊朗通過出售石油獲得的大量資金被用于資助其在地區的“惡意活動”。請問中國外交部對于這一呼吁北京發揮影響、干預伊朗當前局勢的言論有何回應?
對此,發言人毛寧表示, 近期,中東爆發了嚴重的沖突,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是很清楚的。中方希望實現持續有效的停火,推動中東地區重回和平與穩定。
中方表態直指問題核心——將能源貿易與核問題捆綁是典型的混淆視聽。更深層看,以色列的“建議”暴露了其對全球能源格局的誤判。中國原油進口來源多元,伊朗并非最大供應國。即使中國調整進口比例,伊朗石油仍可通過國際市場消化。石油市場的高度流動性決定了單邊制裁難以奏效,這也是美國多年制裁伊朗卻未能完全阻斷其石油貿易的根本原因。就在石油風波尚未平息之際,以色列政客又在臺灣問題上捅了馬蜂窩。
臺海(資料圖)
據北京日報消息,近日,有以色列未來黨議員赴中國臺灣會見臺所謂“副總統”和“外長”,返以后在社交媒體平臺同臺相關人員相互勾連吹捧,在以媒體發文大談此訪見聞,公然將中國臺灣稱為“國家”。對此,我使館發言人表示,這位議員先生的涉臺言行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嚴重破壞中以關系政治基礎,嚴重毒化中以友好和務實合作氛圍。中國駐以色列使館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已向以方提出嚴正交涉,要求立即糾正錯誤做法,消除惡劣影響。
近年來,已有部分以色列右翼或中間派政客試圖借“臺灣牌”換取地緣回報。尤其在以色列與伊朗關系高度緊張、中方在中東地區影響力日增的背景下。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在臺灣問題上刺激中國”,可以“換取中國在伊朗問題上的讓步”,從而實現某種外交“籌碼化”。這顯然是一種危險誤判。中國在臺灣問題上從未與任何國家“討價還價”。不管你是誰、從哪來、抱什么心態,只要挑戰一個中國原則,就會遭到堅決反擊。
臺灣地區(資料圖)
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社會的共識,也是國際關系的基本準則,是二戰后國際秩序的重要組成部分。中以建交公報也明確指出,以色列承認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以色列議員的論調已經違背了中以聯合公報的內容,也違背了以色列對華作出的政治承諾。對于中方的回應的嚴正交涉,以方還應思考如何回應中方關切,消除以議員竄臺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據了解,這個以色列未來黨成立的時間并不長,在2013年該黨成立時,內塔尼亞胡已經開始了他的第三個總理任期。但是僅僅八年之后,該黨為首的執政聯盟就終結了內塔尼亞胡的執政,未來黨黨首拉皮德也取代其成為了以色列的第14任總理。不過僅僅一年之后,內塔尼亞胡卷土重來,未來黨再次成為了在野反對派。雖然雙方并不是同一陣營,但是他畢竟是以色列的在職議員,所以他的竄訪行為并不只是代表未來黨,更代表了以色列議會,以政府必須對此事負責。
臺灣地區(資料圖)
在這關鍵時刻,中東局勢又有進一步緊張的趨勢。據《以色列時報》和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7月11日爆料稱,在也門胡塞武裝加大對海上目標襲擊頻率之際,以色列正催促美國對胡塞武裝目標發動猛烈空襲。今年5月,胡塞武裝與美國達成停火協議,并在隨后兩個月的時間里停止對商船發動襲擊。而在本周,胡塞武裝襲擊并擊沉了2艘商船,造成至少4人死亡。以色列公共廣播公司稱,以色列已告知美國,胡塞武裝對海上目標的持續襲擊“不再僅僅是以色列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