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觀察團目睹了臺軍“漢光41號”演習接二連三的意外后,美智庫發出尖銳警告:這座島根本不值得美軍流血——這場政治豪賭的底牌,正在被一張張掀開。
臺海網消息稱,臺軍“漢光41號”演習實兵演練剛啟動,就接連曝出多起事故,引發島內輿論嘩然。從坦克擦撞民車到導彈車卡街角,再到自行榴彈炮連撞4車,短短幾天內,臺軍“表演”沒見多少,烏龍倒是不斷。
面對事故頻發,臺防務部門竟以“戰備訓練本就高危”搪塞,引發民眾不滿。
演習本是檢驗戰力的機會,但臺軍的表現卻暴露了訓練松散、后勤潦草的問題。島內輿論質疑:如此水準如何“抗中保臺”?民進黨當局吹噓的“灰色地帶戰術”和“巷戰演練”,在現實面前成了笑話。
但即便如此,美國400人觀察團抵達島內進行“觀察”和“指導”,還是讓賴清德得意不已,認為自己的“拒統決心”得到了美國認可和支持,甚至開始裝都不裝了,徹底不顧民生。
因為這場演習鬧劇發生在臺風"丹娜絲"重創臺南之后。當災區民眾跪求臺軍協助清理淤泥時,賴清德卻堅持"軍隊首要任務是備戰",其冷酷表態甚至激怒了傳統綠營票倉。
臺軍的真實戰力究竟如何?
臺退役空軍少校邱世卿透露,去年臺海軍陸戰隊進行跨區機動演練時,400公里路程竟耗時21天才抵達,這種龜速行軍在真實戰場上足夠被全殲三次。
而臺軍今年重點展示的“灘岸決勝”新戰法,在美軍觀察員眼中不過是30年前的老舊戰術翻版——用M60A3坦克對抗解放軍的99A主戰坦克,無異于用弓箭挑戰狙擊步槍。
就在臺軍丑態頻出之際,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突然發布重磅報告,直言"臺灣的地緣價值被嚴重高估"。
該智庫用沙盤推演證明:即便美軍介入,解放軍仍能在72小時內控制全島,而美國為此承受的航母戰斗群損失將動搖其全球霸權根基。
報告起草人更尖銳指出:"臺灣就像賭桌上的最小籌碼,沒人會為它押上全部身家。"
這種赤裸裸的"棄臺論"引發連鎖反應,五角大樓隨即被曝正重新評估駐臺教官的去留問題。
而日本防衛省內部流傳的兵棋推演顯示:一旦臺海開戰,自衛隊馳援成功率不足17%。
賴清德團隊顯然誤判了這場危險游戲的真實規則。他們原以為采購一些"魚叉"導彈、延長義務兵役期就能換取美國安全承諾,卻不知華盛頓的算計遠比想象中殘酷。
前白宮國安顧問近期秘密提交的評估報告顯示:臺灣半導體產業轉移完成后,該島對美國的經濟價值將斷崖式下跌。
更致命的是,解放軍火箭軍今年試射的"航母殺手"東風-27導彈,其4000公里射程已覆蓋關島基地,這意味著美軍傳統的"安全距離"已不復存在。
那么有人要問了:如此漏洞百出的臺軍,解放軍為何還按兵不動?
臺軍演習期間,解放軍僅派出零星戰機巡航,7月10日1架無人機、11日14架次、12日11架次,明顯低于常態巡邏規模。
這種"冷眼旁觀"反而讓島內細思極恐:當解放軍連威懾都懶得展示時,是否意味著真正的雷霆行動已在醞釀?
正如軍事專家所言,當臺軍把所有家底亮出來"演戲"時,反而給了對手"引蛇出洞"的絕佳情報窗口。
事實上,真正的轉折點往往由"偶然中的必然"觸發。就像2016年南海仲裁案引發解放軍三大艦隊亮劍,未來臺海很可能因某個突發事件開啟統一進程。
但可以肯定的是,當那一天來臨,解放軍的行動絕不會是"碰碰車式"的鬧劇,而是精準高效的雷霆一擊。眼下臺軍每多一次荒唐事故,都在加速證明:留給"臺獨"表演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當臺官員還在吹噓"已做好巷戰準備"時,島內年輕人的行動已經給出答案:志愿入伍人數同比暴跌,后備部隊缺編率高漲。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教授評價:"就像馬拉松選手被迫用沖刺速度跑完全程,崩潰只是時間問題。"
歷史總是充滿戲劇性轉折。二十年前臺軍漢光演習還敢模擬"反攻大陸",如今卻連車禍現場都要美軍觀察團幫忙善后。
美國智庫的撤退建議、解放軍的鋼鐵洪流、島內民眾的覺醒意識,這三股力量正在形成絞殺"臺獨"的死亡三角。
或許用不了多久,人們就會看到這樣荒誕又真實的一幕:當解放軍登陸艇沖上灘頭時,某些"臺獨"分子可能正忙著給美國使館打電話——卻發現對方早已忙音。
正如《經濟學人》最新研判所指出的:臺灣問題的終極解決方案,從來不在臺北的賴清德老窩,而在14億中國人的集體意志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