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有大國的體面,更何況是五常,但正所謂“一分錢難倒英雄漢”,體面有時候也得讓位于現實。據《新京報》近日的報道,俄羅斯可能會放棄修復唯一現役航母“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俄《消息報》對外證實,目前該航母的維修與改造工作確實“已經暫停”。俄太平洋艦隊前司令阿瓦基揚茨表示,停止維修的決定是“完全正確的”,等待著這艘航母的,將是“被切割成為金屬廢物”的命運。
庫艦于1982年開工建造,僅3年時間就成功下水,是蘇俄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標志著蘇俄海軍具備了更強的遠洋作戰和空中打擊能力。然而,該艦生不逢時,服役時強大的蘇聯便已轟然倒塌,其繼任者俄羅斯,又在西方休克療法的折騰下奄奄一息,即便普京上臺,也未能重現蘇聯的昔日榮光。而后庫艦也就蹉跎歲月,僅在對敘軍事行動期間曇花一現,隨后不久便被送入修船廠,從此再也沒有正式出海。
這次傳來俄羅斯可能放棄維修庫艦的消息,也就意味著,庫艦將在不久之后退役,并面臨被拆解的命運,作為俄羅斯的第一艘也是唯一一艘航母,其命運難免讓人感嘆。很顯然,隨著庫艦的退役,強大蘇聯的最后一絲榮光也隨風而逝,同時也代表著,作為五常大國之一的俄羅斯,即將步入“無航母時代”,成為五常當中,“唯一”沒有航空母艦的國家。
五常之中,美國擁有11艘核動力航母,游弋在全球各個大洋,每次“有事”,美國總統的第一句話就是,“我們的航母在哪里”,可以說,航母就是美國的象征,美國航母開到哪里,也就意味著美國的勢力范圍延伸到哪里。法國也有一艘“戴高樂”號航母,英國有“伊麗莎白女王號”和“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英法雖然不復昔日的輝煌,但這幾艘航母還昭示著昔日列強的帝國余暉。
至于新興的準超級大國中國,是五常當中最后擁有航母的,比美國晚了90年,比英國晚了99年,比法國晚了85年,甚至比蘇聯還晚了30年。然而,現在的中國,卻是全球航母數量、質量僅次于美國的國家,目前擁有遼寧艦、山東艦、福建艦三艘航母,其中福建艦采用直通甲板、電磁彈射,足以媲美美國的最新式航母。
所以,大家明顯可以看到,航母的的確確是大國標配,而且航母的作用在二戰中得到了完全的體現,這絕非“繡花枕頭”,而是遠洋作戰的核心。那么,既然航母作用如此巨大,為何身為五常之一的俄羅斯不僅不建造,而且還準備放棄唯一的一艘航母?
其實普京也沒辦法,一方面,庫艦的“命不好”,生不逢時,1985年下水,1991年服役,結果剛上崗就趕上蘇聯解體。30多年服役期里,大半時間在碼頭或船塢“躺平”,唯一高光時刻是2016年去敘利亞炸了幾個目標,還摔了兩架艦載機。2017年進廠大修,結果也是霉運附體——先被沉沒的船塢砸穿甲板,又遭遇兩次大火,還爆出貪腐丑聞,到現在居然連自主出港都做不到了。
另一方面,普京之所以放棄庫艦,也是“屬實無奈”,簡單地說就是國家窮+庫艦菜+戰略轉向。為維護和修復庫艦,俄羅斯已燒掉650億盧布(約11億美元),夠買200輛T-90M坦克武裝一個師。有人可能表示,11億美元“灑灑水啦”,不到福特級的1/10,但11億美元對普京來說絕對是一筆巨款。
蘇聯航母本來就不如美西方,庫艦誕生即落后,出一趟敘利亞,被嘲“燒煤航母”,加上艦載機停產,飛行員解散,攔阻索技術斷供,想要恢復戰斗力太難了,更何況,蘇聯的航母工業鏈在烏克蘭,現在俄烏早已反目。一沒錢,二沒技術,俄羅斯也確實死心了,徹底放棄了航母這條線,轉而全力梭哈核潛艇,畢竟核潛艇能帶核導彈,比冒黑煙的航母威懾力強多了。
所以,庫茲涅佐夫號航母雖然是蘇聯“最后的榮光”,但到俄羅斯這里,也的的確確是“沉甸甸的負擔”。因此這次普京決定放棄對庫艦的維修,將其拆成廢鐵利用,得到了海軍的支持,因為大家都很清楚,放棄庫艦雖然有損大國體面,但對于俄羅斯來說,何嘗不是一種“解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