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以色列國防部長公布了一個項目計劃。
說起來不復雜,是在60天內,通過速干水泥、鐵絲網、預制隔板等,在加沙南部建立一個封閉區,先把60萬來自加沙南部的流離失所者放進去,弄四個食物分發點免得餓死人,然后慢慢把加沙全部平民(超過200萬人)全塞進去。
這事兒有多離譜?
剛說出來,以色列人自己的反對派領導人都受不了了,說地區缺乏容納如此眾多難民所需的基礎設施,實質上就是種族滅絕的集中營嘛。
這名叫「人道主義城」的封閉區,為什么封閉呢?因為一旦進入,就不準離開。
從2023年雙方開打以來,加沙地帶超過80%的區域目前處于以色列軍事管制區或疏散令覆蓋范圍,換句話說,這些地方都是以色列控制的,而剩下的不到20%,也基本被炸的差不多了。
而從更宏大的視角來看,原本屬于巴勒斯坦人的領土,現在只有加沙走廊和約旦河西岸很小的地方。
現在是要在已經很小的地方,進一步劃分一個更小的區域出來,而且是用高墻隔離起來……不得不說,以色列人雖然上千年沒有國土,但在想方設法搶別人領土方面有點無師自通的感覺。
這些計劃讓我想到了什么呢?
當年抗日戰爭時期,日本的碉樓切割之術。
已經有巴勒斯坦官員出來說,以色列提出的部分撤軍方案并非真撤軍,而是讓以色列對將近半個加沙地帶的占領“合法化”,把加沙地帶分割成數塊孤立區域,以使加沙民眾無法自由通行。
居民一旦無法自由通行,哈馬斯作為城市游擊部隊的活動空間就越來越小,抵抗力量也就越來越弱。
為了進一步隔絕哈馬斯獲得民眾支持的渠道,以色列已經手動把加沙地區打造成了「全球最饑餓之地」。
這話也不是我說的,聯合國說的。
聯合國這些年存在感已經越來越低,但這次對以色列的「分割包圍」計劃也是難得的硬氣回懟。
說以色列不是想弄幾個糧食分發點么?這些點都是美國和以色列主導的,而分發方案是“人為制造的稀缺”。在加沙中部和南部設立的四個配送中心由美國私營安保公司把守,只有那些能夠抵達的巴勒斯坦人才能獲得配給。
而現在很大一部分加沙居民是沒有能力長途跋涉至分發點的。
甚至,幾個難得進入加沙地區的聯合國觀察員描述了這種情況:
即便民眾成功進入分發點獲取物資,在離開的瞬間,他們就會成為掠奪者的獵物。
所以真正解決加沙人道主義問題的模式是,重新開放所有通往加沙的過境點,包括經約旦和埃及的通道,確保全方位援助輸送,這樣才能像過去一樣,將食物直接送到每個家庭手中。
但很明顯,以色列的計劃是,越封閉越好,最好封閉到國際觀察都進不去,這樣就能完成當年納粹德國的集中營完整體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