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一直是國人心目當中崇敬的英雄,他們代表著中國人民對太空的探索,冒著巨大的風險,推進中國人民的宇航航天事業。
但是,對于航天員的家庭,們卻缺乏了解,對于航天員的家屬所要承受的負擔,也沒有直觀的感受,光榮的贊譽背后,是航天員自身和他身后的家庭千辛萬苦的付出。
聶海勝,湖北棗陽人,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特級航天員,先后執行神舟六號載人航空航天任務,神舟十號載人航空航天任務指令長,神舟十二號指令長等職。近期,聶海勝參與天和核心艙航空空間站任務。
可是,聶海勝的童年,卻是極為艱辛的。算上他,聶家共有八個子女,而且當時,聶家的生活狀況極為艱難。但是值得慶幸的是,聶海勝的父母并沒有因為貧窮而耽誤兒子的學習,而是拼盡全力繼續,堅持孩子的學業。
聶海勝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學習刻苦努力,而他最優秀的學科就是數學,這一點是他后來成為飛行員和航天員的重要基礎。功夫不負有心人,憑借著努力,聶海勝考上了重點高中,前途一片光明。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他讀高中期間,他的父親不幸去世,對于他的家庭來說,可謂之晴天霹靂。但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在他讀高中期間,他的父親不幸去世,對于他的家庭來說,可謂之晴天霹靂。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一轉眼間到了1983年,這一天,一年一度的飛行員招收又開始了,聶海勝憑借著優秀的身體素質,通過了飛行員考試,成為了一名飛行員。
成為了飛行員之后,聶海勝先后駕駛過殲六,殲七戰斗機,經人介紹認識了自己的妻子聶捷琳,喜結連理,組成了甜美的小家庭,不久后,夫妻二人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女兒。
2003年10月15日,中國的第一艘載人航空航天飛船神舟5號發射升空,中國人創造了探索太空的歷史。這點燃了聶海勝心中潛藏已久的豪情,也是他下定了決心。他決心參加航天員的報考。可是聶海勝沒想到,他的這個念頭竟然在家中掀起了一場巨大風波。下定了決心之后,一個必須立刻解決的問題幾乎同時擺在了他的面前,航天員需要接受艱苦的訓練,在載人航天剛剛起步的時代,航天員要承擔巨大的風險,甚至可能有生命的危險,而自己的身上承擔著的是這個家庭的責任。妻子絕對不會同意自己報考航天員的。為載人航空航天事業做貢獻的決心和家庭的責任,在聶海勝的內心交織。經過數天苦苦的思索,他試探著向妻子提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妻子一直都是個堅定不移的人,聽完了丈夫的想法,聶捷琳嚴肅的對丈夫說:“如果你執意要上太空,那我們就離婚吧。”這不是控訴,只是陳述,聶海勝知道,自己的妻子是個堅定的人,說到做到,她既然這樣說,就一定會這樣做。
其實,聶海勝理解自己的妻子,妻子曾經是一名優秀的護士,可自從與自己結婚之后,妻子就一力承擔了家庭的所有責任。甚至因此辭去了工作,自己身為父親和一家之主,該做的一切都由妻子來做,該承擔的責任也一直由妻子承擔,甚至女兒生病,都是妻子獨自照顧,這么多年,始終如此。
他十分清楚妻子究竟承受了多大的壓力。他理解自己的妻子,也感謝自己的妻子,但是經過幾天的掙扎和重新思考,他依舊下定決心,一定要成為一名航天員。
他瞞著自己的妻子,參加了航天員的考核,竟違反極其嚴格的考核,聶海勝成功通過了考核,被選為神舟六號的乘組成員之一。而在考核完成之后,他才將這事告訴妻子。
妻子被激怒了,為了家庭,她付出了很多,也犧牲了很多,可是現在,丈夫居然瞞著自己去參加航天員考核,其實她并非不明事理的人,只要丈夫把事情說清楚,自己也不是不能理解,可是現在,丈夫竟然隱瞞自己,對于聶捷琳來說,這根本無法容忍!
聶海勝的婚姻也陷入了危機,他明白,現在能夠拯救自己的家庭的人只有自己,為了挽回妻子的心,聶海勝開始盡量抽出時間陪伴妻子希望妻子能夠理解自己。
組織上也知道了這一情況,對聶海勝的家庭十分關心,也盡其所能的幫助他,組織上勸解聶捷琳,讓她了解有關航天航空方面的事業,培養她在這方面的興趣,組織上很清楚,只有讓她足夠了解航空航天方面的知識,才能讓她理解自己的丈夫。
在組織的幫助下,聶捷琳理解了自己的丈夫,之前,自己之所以向丈夫提出離婚,也只是因為擔心他的安全,而且當時的自己也的確無法承受巨大的壓力,丈夫對自己的隱瞞,也的確使自己無法容忍,所以自己才萌生了這樣的想法,在組織的勸解之下,聶捷琳也慢慢想通了。
就像之前那樣,她勇敢的承擔起了家庭的責任,為丈夫精心安排飲食,照顧女兒,為了能夠進一步了解航空航天事業,保障自己丈夫的安全,她甚至申請調入了航天實驗室工作。
這里是最能直觀的了解航空航天載人科學技術和設計的地方,只有充分的了解了載人航空航天器的發展和構造,才能確保丈夫的安全。在家中,她盡力幫助自己的丈夫,自學了按摩手法,為丈夫放松因為高強度訓練而緊繃的肌肉。
在工作中,她主動申請進入醫學研究室工作,開始研究醫學,參與航天員救護藥品的研發,從無到有,研發出了心肌培養技術。取得了工作人員的認可,為保障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做出了重大貢獻。
2005年,聶海勝正式成為了神舟六號的乘組人員之一,整個任務歷時五天。
2005年10月12日,是神舟六號發射的日子,聶捷琳帶著女兒來到了塔臺前,這一天是聶海勝四十一歲的生日,就在那天,女兒為即將出征的父親唱了生日歌。
在任務進行的五天中,聶捷琳和女兒始終守著電視,提心吊膽,時刻為聶海勝擔心。直到返回艙平安落地,聶海勝平安歸來,母女二人的心這才放松下來。
此后,聶海勝又兩次參加載人航空航天任務,擔任神舟十號,神舟十二號的指令長,每當丈夫回家,聶捷琳都會做上一桌好菜,全家一起慶祝,每當丈夫即將出發,她總會叮囑一句“萬事小心”,之后繼續苦撐著這個家,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始終如一。
聶海勝常說,自己能有如今的成就,多虧了妻子。他的每個功勛,都有妻子的一半。是妻子的支持才讓他有了今天的一切。
聶捷琳是一位偉大的女性,曾經,她為了家庭放棄了自己的事業,也活出了自我風采,從對醫學實驗一無所知到研制出心肌培養技術,為航天事業做出重大貢獻,她開創了自己的事業。
每一位英雄背后,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但聶捷琳不同,她走到了臺前,夫妻二人在各自的領域發光發熱,交相輝映,都是英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