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特朗普又抱怨上普京了。
雖說特朗普競選時說的“24小時內(nèi)結束俄烏沖突”沒實現(xiàn),不過這位美國總統(tǒng)看起來還是挺關注俄烏停火問題的。
只不過,這種“停火”被美國的軍售帶上了太多硝煙味兒。如今美國加大力度給烏克蘭提供武器,普京的戰(zhàn)略目標也“箭在弦上”,“決戰(zhàn)”真的要開始了嗎?
美國副防長科爾比這時卻建議特朗普,想想烏克蘭和中國哪邊更重要,他說這番話的目的又是什么?
特朗普抱怨普京,加大對烏軍售
特朗普最近這火氣可不小,尤其是對普京。
7月13日,特朗普在安德魯斯聯(lián)合基地接受采訪時,公開指責普京“白天說話客氣,晚上卻轟炸所有人”,言語間滿是失望和憤怒。
特朗普抱怨普京
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表達對普京的不滿,但卻是第一次抱怨伴隨直接行動的。
美國媒體13日當天透露稱,特朗普將對烏克蘭提供“進攻性先進武器”,雖然沒提供太多細節(jié),不過據(jù)說里面包括“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tǒng)。
特朗普的邏輯看起來很簡單,既然普京不肯讓步,那就讓烏克蘭用美國的武器打回去。可問題就在于,美國的軍援真的能改變戰(zhàn)局嗎?
澤連斯基前段時間頻繁請求西方提供更先進的防空系統(tǒng),以應對俄軍持續(xù)飆升的的空襲強度。
僅在過去一周時間里,俄軍就向烏克蘭發(fā)射了1800架無人機和83枚導彈。然而,即便美國加速軍援,烏克蘭的防空缺口仍然巨大,而俄軍的攻勢卻越來越猛。
外界都說,俄羅斯的家底無非就是蘇聯(lián)一留下來的老款武器,噪音頻率比說明書都長,可美國的軍工業(yè)如今也景氣不到哪兒,俄羅斯雖然庫存有限,但好過“量大管飽”,“愛國者”防空系統(tǒng)還真不一定能應付過來。
更耐人尋味的是,特朗普一邊抱怨普京,一邊又在軍援問題上玩起了“商業(yè)交易”的把戲。他聲稱,這批“愛國者”導彈的費用將由北約和歐盟全額支付,美國“一分錢都不用出”。
這種“生意人”思維讓外界質(zhì)疑,特朗普到底是真心想幫烏克蘭,還是僅僅把軍援當作一筆有利可圖的買賣。
事實上,特朗普在俄烏問題上的立場一直搖擺不定。他曾批評拜登政府對烏克蘭的“無底洞式援助”,甚至一度暫停軍援,但如今卻又恢復并加大武器供應。
這種反復的背后,或許與他的政治處境有關。隨著美國中期選舉臨近,如果俄烏沖突持續(xù)膠著,選民的不滿情緒很可能轉(zhuǎn)化為對他的質(zhì)疑。
不管怎么說,無論是出于生意目的還是真心想結束俄烏沖突,美國介入烏克蘭軍售也還算意料之中,最起碼符合特朗普這位總統(tǒng)的切身利益。
但就在這時,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卻唱起了反調(diào)。
科爾比再打“中國牌”,目的是什么
現(xiàn)在美國軍方內(nèi)部有兩種聲音,第一種自然是贊成特朗普的決定,第二種就是以科爾比為代表的鷹派則不停地向特朗普提建議:烏克蘭和中國,到底哪邊更重要?
比起特朗普,這位科爾比副部長似乎更像是“美國優(yōu)先”的推崇者。他說美國現(xiàn)在的資源比較有限,與其在烏克蘭身上花心思,倒不如用有限的資源盯緊中國。
科爾比的邏輯很簡單:美國的戰(zhàn)略資源有限,無法同時應對歐洲、中東和亞洲三個戰(zhàn)場的挑戰(zhàn)。如果繼續(xù)向烏克蘭輸送大量武器,美軍在西太平洋的威懾力將被削弱,一旦東南亞出現(xiàn)沖突,美國可能會陷入被動。
為此,他甚至暗示美國可以與俄羅斯“潛在合作”,共同對付中國。這種想法在傳統(tǒng)共和黨人看來近乎瘋狂,但科爾比卻認為這是確保美國長期優(yōu)勢的必要選擇。
這番操作明眼人看來就很不合理,并且也不符合特朗普政治團隊的“生意經(jīng)”。結果就是,科爾比的主張不僅遭到北約盟友的反對,連美國內(nèi)部也有不少質(zhì)疑聲。參議院前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就警告,放棄烏克蘭去專注中國是“地緣戰(zhàn)略上的自戕”。
更離譜的是,科爾比近期還試圖拉攏日本和澳大利亞,要求它們在臺海問題中明確表態(tài)。
不過日澳兩國顯然不買賬,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更是直接拒絕,稱澳方不會參與任何“假設性沖突”。這種尷尬局面反映出,科爾比的激進策略不僅難以落實,還可能損害美國與盟友的互信。
如今,俄烏戰(zhàn)場上的局勢正在迅速升溫。德國媒體報道稱,俄軍已向普京提交總攻計劃,而烏克蘭也在接收西方大量武器,為最后的決戰(zhàn)做準備。如果這場決戰(zhàn)真的打響,最終結果可能會深刻影響歐洲乃至全球格局。
可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美國卻陷入了戰(zhàn)略搖擺。特朗普想通過軍援烏克蘭展示強硬,但又擔心過度消耗美軍資源;科爾比則主張集中力量對付中國,卻遭到盟友和國內(nèi)保守派的抵制。
眼下特朗普的決定,似乎印證了美國最終選擇繼續(xù)支持烏克蘭,科爾比的“棄烏保華”建議則沒有被采納。
只是,美國在戰(zhàn)略方針上的爭論一定不會就此結束,因為這反映的不僅是美國戰(zhàn)略資源的緊張,更是其全球霸權地位的微妙變化。
當美國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同時掌控多個戰(zhàn)場時,就不得不做出痛苦的抉擇。至于結果如何目前還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美國越是施壓,就會讓其他國家靠得更近。
參考資料:
特朗普將宣布“武裝烏克蘭”計劃,共和黨盟友:積極推進軍售——2025-07-14·澎湃新聞
“印太與你們無關”,五角大樓高官被曝當面叫停英國航母部署,英方震驚——2025-07-09·觀察者網(wǎng)
不顧一切制華,特朗普政府里的最大吹鼓手就是他——2025-07-13·觀察者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