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歲的李大爺體檢發現頸動脈有斑塊,嚇得整晚睡不著,總擔心突然腦梗。聽說喝醋能化斑塊,他硬著頭皮喝了半個月,結果胃酸燒得難受,斑塊卻紋絲不動。后來聽醫生的話調整用藥和飲食,半年后復查,斑塊居然變小了!
有斑塊就會腦梗?別自己嚇自己!
好多人查出血管有斑塊,立刻慌了神,覺得腦梗馬上就要找上門。其實血管斑塊就像家里水管結的水垢,分"老實型"和"調皮型"兩種。
老實型斑塊又硬又結實,表面像戴了層安全帽,穩穩貼在血管壁上,只要不堵住血管,基本不會引發腦梗。
調皮型斑塊軟趴趴的,外面那層保護很薄,血壓一波動或者劇烈運動,就容易裂開,里面的碎屑隨著血液亂跑,一旦堵在腦血管里,就可能引發腦梗。數據顯示,70%的腦梗都和這種不穩定斑塊有關。所以發現斑塊別瞎緊張,先讓醫生判斷它是哪種類型才是關鍵。
這四個"軟化血管"的說法,千萬別信!
1、喝醋化斑塊?喝多了胃先受不了!
網上說喝醋能軟化血管,醋里的酸性物質在體外能溶解鈣,但喝進肚子里,根本到不了血管。反而長期喝醋,會把食管和胃黏膜燒壞,小心喝到胃出血進醫院,實在太不劃算了。
2、保健品溶栓消斑塊?小心錢花了還傷肝!
那些號稱"天然溶栓"的保健品,比如納豆激酶、水蛭素,說能化掉斑塊基本都是假的。要么沒經過科學驗證,要么劑量根本不夠治病。更可怕的是,有些保健品偷偷加了西藥成分,長期吃會傷肝傷腎,還可能和正規藥起沖突,越吃越糟。
3、定期輸液通血管?花錢找罪受!
一到秋冬,不少老人排隊去醫院輸丹參、銀杏葉這些中藥注射液,覺得能沖掉斑塊。其實這些藥只能暫時讓血管放松、改善循環,對已經形成的斑塊一點用都沒有。輸液屬于有創操作,搞不好會過敏、得靜脈炎,心臟不好的人還可能加重負擔,風險比好處大多了。
4、只吃素就能消斑塊?反而害了自己!
有人覺得吃素肯定健康,一點肉都不吃,結果斑塊沒消,身體還垮了。長期只吃素,會缺優質蛋白和身體必需的脂肪酸,血管變得又脆又薄,斑塊更容易破裂。真正健康的吃法是葷素搭配,營養均衡,別走極端。
醫生教你四招,科學逆轉斑塊!
1、按時吃藥
他汀類藥物是控制斑塊的好幫手,既能降低血液里的"壞膽固醇",斷了斑塊的"糧食",還能加固斑塊,讓它從軟趴趴變得硬邦邦。但很多人擔心副作用,吃幾個月就停藥,結果斑塊又長回來。
其實只要每3-6個月復查肝功能,在醫生指導下調整藥量,大多數人都能安心用藥。得過心梗、腦梗的高危人群,可能還需要搭配其他藥物,千萬別因為害怕就放棄治療。
2、試試"地中海吃法"
飲食調整不是簡單的"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碰",而是要多吃對血管好的東西:每天抓一小把核桃、杏仁;每周吃2-3次三文魚、沙丁魚;用橄欖油炒菜,多吃粗糧、新鮮蔬菜水果和豆子。
少吃炸雞、奶茶這類含有反式脂肪酸和精制糖的食物,這些都是斑塊的"催長劑"。飲食改變需要堅持半年到一年才能見效,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不行!
3、每天動一動
每天抽30分鐘快走、游泳或者騎自行車,能促進血液循環,增加"好膽固醇",幫血管清理垃圾。運動還能讓血管壁更健康,斑塊更穩定。
不過運動別太猛,尤其是剛開始鍛煉的人,建議從每天10分鐘慢慢加到30分鐘,每周堅持5天。有高血壓、心臟病的朋友,運動前最好先問問醫生,選適合自己的運動。
4、控制"四高"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是斑塊的"幫兇"。血壓太高會把血管壁沖得千瘡百孔,血糖太高會讓血管內壁變得粗糙,都容易長斑塊。所以要定期量血壓、測血糖,把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空腹血糖低于7mmol/L,低密度脂蛋白根據風險控制在1.8-2.6mmol/L以下。
記住,血管長斑塊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要讓它縮小也得慢慢來。別輕信那些偏方謠言,跟著醫生的指導科學調理。早一天行動,血管就能多一分健康,晚年生活也能更安心自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