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柳姍姍 彭冰 通訊員吳玉金)近日,吉林省遼源市總工會出臺《全市企業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加大對“產改”成效顯著的試點企業支持力度,動員其有效發揮主體作用,帶動全市各類企業深化“產改”。
《方案》對全市企業搭建建功立業平臺、暢通成長成才通道、開展職業資格認證、提高產業工人待遇,以及健全技能人才“引留用”政策體系等重點工作進行周密安排,包括38項具體措施,涉及遼源市總等14個責任部門。
《方案》要求,國有企業、大型企業要發揮示范帶動作用,針對深化產教融合、技能提升與薪酬掛鉤等某一方面或多方面進行體制機制的探索創新,傾力解決改革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形成一批針對性操作性強、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做法。每個縣區每年至少推薦試點企業1家,年底前,選樹市級試點企業10家,每年每家給予1萬元工會經費補助,力爭到2030年建成企業“產改”試點50個。
同時,遼源市總結合遼源“一區、四轉型”發展實際,提出每年在冶金建材、襪業紡織、農產品加工、醫藥健康、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文旅“5+2”特色產業中,各遴選1個優質攻關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分別給予3萬元創新補貼。
此外,《方案》把調動產業工人參與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實踐積極性放在重要位置,提出對獲得有效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權和植物新品種權,經認定在年內實現成果轉化且取得突出經濟效益的第一發明人(設計人)或第一培育人,給予創新獎勵2000元,并優先推薦為勞動模范等。
遼源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杜立智表示,市總將充分調動有關部門、企業、產業工人參與改革的積極性,推動各項改革舉措在企業落地落實,力爭到2035年培養造就大國工匠和吉林工匠15人左右,遼源工匠150人左右,為遼源全面振興取得新突破提供有力人才保障和技能支撐。
來源:工人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