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市西青區發布《關于進一步支持天開西青園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拿出一系列真金白銀的支持舉措,高標準建設園區,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讓科技成果更好地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產業效益。
每年兩億元專項資金“托底” “金種子”計劃再升級
據了解,西青區將每年從區財政預算中安排兩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投向園區建設運營、創新創業、成果轉化、企業發展以及人才引進等關鍵領域,為園區高質量發展提供科技政策支撐。
天開西青園多維度發力,為企業成長“搭梯子”。圍繞主導產業,園區將參與設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通過政府投資引導,助力優質科技企業突破發展瓶頸,培育更具活力的產業生態。
針對不同發展階段的企業,園區升級了“西翼金種子計劃”:被篩選為“金種子”的企業,可獲最高50萬元股權投資和50萬元“助苗”資金;對經培育達到“金苗”“金果”的企業,還能再獲最高150萬元、450萬元的股權投資,階梯式助力企業從小到大、由弱變強。
研發、設備投入有補貼 企業創新更有底氣
企業搞研發,政策來“撐腰”。對連續兩年自主申報享受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政策的企業,園區將按其研發費用增長額的30%給予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高可補100萬元,鼓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
在設備升級方面,符合園區主導產業、生產設備實際投資額超100萬元的企業,按當年實際投資額的10%補貼,單個企業每年最多可補100萬元,減輕企業擴產增效的成本壓力。
融資貸款“減負” 醫藥產業獲重點支持
企業融資難?政策出“真招”:通過融資擔保獲得信貸支持的,按擔保費用的50%補貼,每年最多補貼20萬元;用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的,按貸款金額2%補貼,每年最多20萬元(不超過貸款利息總額),幫企業降低融資成本。
針對醫藥企業,支持力度更“精準”:獲二、三類醫療器械注冊證并首次產業化的,按首個產業化年度銷售收入2%補貼,單個產品最多補貼200萬元、300萬元,企業每年最多600萬元;三類創新醫療器械通過國家特別審查的,先給50萬元支持。
1類創新藥完成Ⅰ、Ⅱ、Ⅲ期臨床試驗的,分別補貼最多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首次產業化后,再按首個年度銷售收入2%補貼,單個產品最多600萬元。
2類改良型新藥完成Ⅱ、Ⅲ期臨床試驗的,分別補貼最多100萬元、200萬元;首次產業化后,按首個年度銷售收入2%補貼,單個產品最多400萬元。
據悉,該政策適用于在天開西青園生產經營的企業,由天開西青園建設管理辦公室負責解釋和執行,自印發之日起施行至2027年12月31日。2025年5月11日至政策印發期間,符合條件的企業參照執行,同一事項按“就高不重復”原則享受支持。(記者 王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