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上海市虹口區第十一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強調了科技創新對于虹口發展的戰略性先導地位和根本性支撐作用,提出要以服務國家和全市戰略為牽引,推動全區將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最大增量”。近日,“理潤虹口?創新驅動新質生產力”主題理論對話活動順利舉辦,邀請了諸多專家學者圍繞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內涵與實踐路徑展開了深入探討,為虹口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高質量發展凝聚共識、匯聚力量。
零碳轉型與中國式綠色發展
諸大建
同濟大學可持續發展與管理研究所所長
以零碳轉型與技術創新的深度融合破解發展與減排悖論,推動中國式綠色發展,是契合時代需求的重大命題。實現綠色轉型的核心在于把握三大關鍵要點:首先是實現“脫鉤”的發展邏輯,打破傳統模式中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消耗、能源消耗的綁定關系,在保持經濟社會合理增長的同時,推動資源環境消耗大幅下降,這既呼應國際可持續發展理念,也契合中國從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轉型需求。其次是遵循階段遞進的實踐路徑,當前聚焦新能源產業化,構建“源網荷儲”一體化新型電力系統,未來邁向產業新能源化,最終通過“三碳創新”(低碳、零碳、負碳)實現碳中和。最后是用好獨特的競爭優勢,即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清潔能源產業鏈(太陽能、風電裝機及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全球領先)和工程師紅利帶來的人才保障,形成“技術突破—成本下降—場景擴散”的正向循環。
在全球氣候治理與綠色競爭的大背景下,推動綠色轉型不僅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更是維護能源安全、提升國際話語權的戰略舉措。當前中國在清潔能源產業鏈規模、綠色技術應用等方面已具備堅實基礎,要進一步強化綠色創新生態,聚焦長時儲能、碳匯技術等“卡脖子”領域攻關,完善“三碳”政策體系,通過跨學科培養綠色技術人才,搭建全球綠色技術交流與產能合作平臺,為綠色轉型提供全鏈條支持。隨著科技創新成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相信在新征程上,中國定能憑借自身優勢,持續推動綠色發展,為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更多中國智慧與中國方案。
科創企業的科創力
張劍波
上海社會科學院創新創業經濟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建設現代化的產業體系,這是黨中央審時度勢提出的重大舉措,抓住當下的同時,又要著眼于未來。優質科創企業必須具備三大核心競爭力:一是持續的高強度研發投入,領軍企業的研發強度往往達到營收的20%,比如華為等企業每年投入數百億元用于技術攻關,這種“量質并重”的投入模式是突破核心技術的基礎。二是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能力,體現在對前沿引領技術和顛覆性技術的掌控上。三是參與國際標準制定的能力,要在產業標準、發明專利、自主品牌等方面居于同行業國際領先水平,充分彰顯“技術突破—標準主導—市場引領”的遞進邏輯。
在當前的國際競爭環境下,培育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科創企業不僅關乎經濟發展,更是維護國家科技安全的重要保障。當前全球科創格局呈現北美、中國、歐盟三足鼎立態勢,中國在PCT專利、獨角獸企業數量等指標上已躋身前列,上海作為科創重鎮,硬核科創企業密度突出。要進一步優化創新生態,完善科技金融體系,通過“專業+AI”交叉學科培養跨界人才,搭建產學研協同平臺,為科創企業提供從孵化到產業化的全生命周期支持。唯有如此,才能讓技術創新持續賦能新質生產力,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戰略主動。
AI時代,數字經濟如何引領未來
崔麗麗
上海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副院長
數字經濟是中國距離現代產業變革最近的一次發展機會,要重塑AI時代的企業競爭力,以技術創新搶占先機,方能智領未來。優質數字經濟企業必須具備三種核心能力:要鍛造數字技術深度研發與場景應用能力,聚焦數字產業化領域核心技術攻關,夯實信息技術、通訊行業及數據要素驅動行業的技術底座,同時,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的技術滲透,以技術突破激活各行業生產力增量;要培育適配數字時代的組織形態重構能力,突破僅停留在數據或信息流層面形式轉換的局限,通過重塑生產關系構建與 AI 技術深度融合的新型組織模式,讓技術真正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要強化參與數字經濟國際規則與標準制定的能力,在原創性技術突破或應用型創新基礎上,主動主導行業標準構建,搶占發展話語權。
目前,中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已取得顯著成就,數字經濟規模龐大,在電子商務、移動支付、數字娛樂等領域形成了獨特的競爭優勢,上海更是在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方面走在前列,擁有眾多優秀的數字經濟企業和創新平臺。為進一步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釋放新質生產力潛能,建議政府完善政策法規與數字基建,強化“數字技術+產業應用”跨學科人才培養,搭建產學研用協同平臺,為數字創新主體提供全周期支持。虹口區歷史悠久,擁有豐富的優質歷史文化資源,同時北外灘區域產業蓬勃興起,在數字經濟創新產業領域具備廣闊的深耕空間??蛇M一步推動時尚電商與歷史文化街區、時尚街區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并圍繞Unity、數傳等標桿性數字經濟領軍企業,在數字文化領域開展更深入的生態營造。
記者:黃鎦舒
來源:區委宣傳部
編輯:黃鎦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