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戰場越來越火,美國總統特朗普的火氣也不小。特朗普曾經豪言“24小時解決俄烏戰爭”,如今不僅沒能停火,反而決定再加一把火——大批軍援烏克蘭。
可就在特朗普對普京咬牙切齒、叫囂要給烏克蘭送“愛國者”的時候,美國軍方高層卻突然唱起了反調——“該為中國放棄烏克蘭了”。這話一出口,直接把白宮氣炸了。
到底是誰在挑事?又是誰在試圖左右美國的戰爭方向?
特朗普翻臉:對普京怒火升級
7月13日,特朗普在安德魯斯聯合基地接受采訪,罕見地公開怒斥普京,“白天裝紳士,晚上卻狂轟濫炸”。說這話的同時,他也拍板通過一項新軍援計劃——向烏克蘭送去一批“進攻性先進武器”,其中包括“愛國者”防空系統。
這場軍援被特朗普包裝成“不花美國一分錢”的買賣,說是北約和歐盟來埋單,美國只出裝備不出錢。典型的“生意人”思維,算盤打得啪啪響。
可問題是,這種“軍售+吆喝”的模式,真能改變戰局嗎?
俄軍的無人機、導彈一周發射上千次,烏克蘭這邊拼命堵窟窿,連澤連斯基都急得團團轉,一邊要防空系統,一邊還得顧著前線壓力。而美國的軍火廠商剛復工不久,零件都不一定湊得齊,節奏完全對不上。
說白了,特朗普嘴上說要支持烏克蘭,其實還是想做買賣,趁戰火再大賺一筆。可就是在這節骨眼上,五角大樓傳來一個聲音,讓特朗普臉都綠了。
副防長科爾比唱反調:不如盯緊中國
這位唱反調的是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他當著軍方和白宮的面拋出一句狠話:“烏克蘭和中國,選一個!”在他看來,現在的美國沒本事兩邊都照顧,硬撐只會把自己拖垮。
他的邏輯很簡單——美國資源有限,俄烏是消耗戰,中國才是威脅。繼續砸錢給烏克蘭,美軍在亞太就得挪后;但如果扭頭盯緊中國,那烏克蘭只能放一邊。
更激進的是,科爾比甚至提出可以考慮與俄羅斯“協調”,合力遏制中國。這種觀點簡直像在炸鍋里丟顆雷,不光北約盟友當場反對,連美國自己人都坐不住了。
“棄烏保華”?連老牌共和黨人都反對
前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第一時間站出來回懟,直接罵這是“地緣自殘”。他警告說,一旦放棄烏克蘭,美國在歐洲的信譽會崩盤,到時候別說對付中國,連北約都得散架。
更諷刺的是,科爾比還試圖拉攏日本、澳大利亞入局臺海局勢。結果呢?澳總理阿爾巴尼斯冷冷一句:“我們不參與任何假設性戰爭。”日本更是嘴上支持、心里打鼓,誰都不想替美國火中取栗。
阿爾巴尼斯
這時候,特朗普也看明白了,搞這套“換烏援華”的劇本根本沒人接。于是,他火冒三丈,不僅否了科爾比的建議,還當場發飆,指責國防部有人“不懂現實”。
“大戰在即”?俄烏沖突或迎決戰
與其說美國內部爭吵不休,不如說局勢真的緊張到極點。德國媒體放出消息:俄軍已經擬定全面攻勢方案,打算在接下來幾周內對烏克蘭南部發動大規模突襲。
而烏克蘭這邊也不甘示弱,剛接收完一批西方重武器,包括遠程火炮和“海馬斯”火箭系統,正準備進行一輪反撲。
如果雙方真的在南部全面交火,那將是自2023年春以來的最大規模地面戰爭。屆時,別說是歐洲,就連美國國內也要為選邊站隊付出代價。
這也是為什么特朗普一邊大罵普京,一邊還不得不加快送武器。他清楚,一旦讓俄羅斯拿下黑海控制權,那美國在歐洲的戰略等于宣告失敗。
軍援成了“政治工具”
特朗普嘴上說“討厭戰爭”,但手里的軍援卻沒停過。從暫停援烏到重新加碼,特朗普的每次調整都像在給自己的選票下注。
而像科爾比這樣的人,其實并不是在考慮烏克蘭的命運,他們在下的是一個更大的棋——亞太對抗中國。只是這棋一旦下錯了,美國可能連棋盤都保不住。
目前來看,特朗普更傾向繼續支援烏克蘭,以保持歐洲戰場的穩定,也為了自己年底大選增添“政績”。而科爾比代表的軍方鷹派則想把資源抽出來,集中在亞太對抗中國。
但問題來了:真要干掉中國,美國靠誰?靠一邊打仗一邊削預算的五角大樓?靠那些根本不愿參戰的盟友?現實根本不允許他們“棄烏保華”,除非美國愿意承認自己霸權能力下降。
中國是關鍵,但美國心有余而力不足
現在的美國像一臺拉滿功率的老機器,一邊冒煙,一邊硬頂。俄烏戰爭沒完,中國還在發展,中東也不安穩,想三頭兼顧,除非美國真有三倍的資源。
但現實是,美軍不但要維持11艘航母,還要顧及數十個海外基地,而美國軍工企業的產能連給烏克蘭都快撐不住,更別提同時對付中國。
這就是特朗普真正煩的地方——他當然知道中國才是長期威脅,但他也清楚,眼前的烏克蘭一倒,整個歐洲的信任就沒了,那美國說話還誰信?
所以,這場關于“烏克蘭vs中國”的爭論,表面看是資源調配,背后卻是美國霸權的現實掙扎。
你可以說特朗普是個商人總統,但別小看他的政治直覺。他很明白,想要對付中國,必須先穩住歐洲。如果連一個普京都壓不住,那談什么對抗中國?
科爾比的建議沒錯,只是來得太早。美國想要扭頭全力應對中國,前提是烏克蘭這頭火先滅了。但現在火還在燒,美國連滅火器都不夠,還談什么轉場?
所以,這場大國博弈,真正決定走向的,不是武器有多先進,而是誰能撐得更久,誰能做出最穩、最狠的那個決定。
而特朗普,正在等待那個“出手”的時機。問題是,到那時候,美國是否還有余力?是否還有盟友?這個答案,越來越模糊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