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杯首戰,中國女籃110比59狂勝印尼,分差一看就知道比賽沒啥懸念,但場上的看點還真不少,尤其是山東萊州的“新面孔——翟若云,首秀就用四記三分球砸出12分,直接把自己寫進了本場的高光時刻,你說巧不巧,球迷剛感嘆女籃這屆陣容新人多、變數大,人家新星就自帶劇本登場了,這場比賽,成了不少人心目中的“成名戰現場。
其實,開場前誰能想到,印尼隊成了中國女籃練兵的對象,比分早早被拉開,女籃主力們也沒“擺爛,攻防兩端都很在線,這種節奏下,給新人更多表現機會,倒是意料之中的安排,翟若云上場23分鐘,8投4中,三分7中4,除了三分球,助攻、籃板、搶斷也都交了作業,數據一擺,正負值+24,這種表現,別說教練組,普通球迷看了都得說一句靠譜,尤其是她所有得分都來自外線,三分球屬性拉滿,主教練團隊想不開心都難。
當然,比賽含金量不能只看比分,畢竟印尼隊的整體實力和中國女籃還真不是一個量級,但話說回來,誰規定首秀就不能打出高光呢,比賽再怎么“練兵,上場的球員都得拼,尤其是新人,翟若云首節三分三中,半場就拿下9分,把開局優勢直接推到天花板,這叫什么,這就叫抓機會能力,能在這種比賽找到自己的節奏,已經很難得了。
聊到翟若云,繞不開“學院派的標簽,說白了,她不是那種從小就在專業隊體系里一路通關的球員,1998年出生,眼看27歲才進國家隊,和那些十八九歲就打上國家隊的天才少女完全不同,大學讀的是天津財經,CUBA聯賽里刷過五十加十分的神級數據,畢業后靠選秀進了WCBA,職業生涯起步比同齡人晚不少,但她的成長路徑,反倒更像是“后發制人的典范,2024—2025賽季直接成了北區票王,全明星入選,能把握住每個上場的機會,這種“慢熱型球員,往往更能熬得住場上風浪。
臨陣受命也是這次亞洲杯的看點,本來鋒線上最被寄予厚望的李夢因為生病沒能入選,主教練宮魯鳴臨時需要找“奇兵,這個位置本來是李夢的主場,無論突擊還是三分都穩得一批,結果最后選中了翟若云,原因也不復雜,熱身賽里她三場得分上雙,三分球23中10,命中率43.5%,罰球更是百分百,拼數據、拼態度、拼穩定性,翟若云硬是用訓練和比賽說服了教練組,這種臨危受命的故事,放在體育圈一直都有,但能不能把握住,真得看心理素質和臨場發揮。
說到這里還得提一句,翟若云的“三分神劍絕不只是刷數據用的,女籃現在正處于陣容調整期,外線火力點能不能頂得住,直接影響到后面的比賽走向,尤其是下場對韓國,2023年亞洲杯中國女籃差點被韓國拖進加時,誰都知道,對手才是真正的硬仗,印尼一戰更多是個開胃菜,真正能不能頂上來,還得看后面大場面的表現,但首秀能這樣交作業,至少說明她在體系內是能用、能頂的角色。
當然,場上不是只看進攻,翟若云防守端也沒掉鏈子,助攻、搶斷,1米82的身高既能移動又能對抗,和張茹這種“體力怪類型有點像,防守不惜體力,咬得很死,這種球員在國家隊其實一直是剛需,尤其是遇到高壓對抗和節奏變速的時候,有她在場,主教練的戰術選擇就多了不少,外線防守和遠投成了她的標簽,這波操作說實話挺讓人安心。
問題來了,首秀高光之后,怎么把這種狀態延續下去,是不是能在高強度對抗下保持輸出,這才是球迷和教練組最關心的,畢竟歷史上不乏“曇花一現的例子,一場比賽打好了,大家都點贊,打差了也不是不能被“對噴,關鍵還得看后續的穩定性和對強隊的適應能力。
回看整場比賽,女籃整體表現讓人放心,翟若云的橫空出世,既是個人努力的結果,也是體系調整下的必然選擇,說到底,不管是“天才還是“學院派,能不能在大賽舞臺上拿出硬核表現,才是真刀真槍的考驗,亞洲杯征程還長,韓國、澳大利亞、日本這些硬骨頭還在后面,女籃要想衛冕,必須有更多像翟若云這樣的“奇兵站出來,三分能力、外線防守、臨場執行力,都是接下來每場硬仗的關鍵變量。
最后一句,首秀一戰成名容易,持續高光更難,翟若云這把三分火力能不能真正成為女籃的“核武器,還得看她在后續硬仗里的表現,球迷們,不妨多給點時間和耐心,畢竟大器晚成的故事,總歸是值得再看一眼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