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認真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推動全院青年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精神,自覺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學術生態,中國社會科學院團委聯合中國社會科學網,開設“社科青年說·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筆談專欄,邀請我院優秀青年干部學者圍繞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及其實施細則精神的心得體會、實踐感悟,撰寫學習闡釋文章,彰顯我院青年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為以作風建設新成效推動我院政治建設開創新局面貢獻青春力量。
張容嘉,經濟學博士,中國社會科學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中國經濟學》編輯部責任編輯,主要研究領域為產業經濟。近年來在《中國社會科學》《經濟研究》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十余篇,相關研究成果獲第九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人文社會科學)二等獎,部分被《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轉載和摘編。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自我革命是我們黨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第二個答案,從抓作風入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是新時代黨的自我革命一條重要經驗。這一重大部署必須貫穿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過程。
編輯工作肩負傳播真理、傳承文明、引領思潮的重任,編輯隊伍作風直接關系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成效,關乎意識形態安全。深化編輯隊伍作風建設,是貫徹自我革命精神、落實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服務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根本保障。
一
把準政治方向,鑄牢忠誠本色
編輯工作必須把“政治過硬”作為首要標準。面對復雜輿論環境,編輯人員要始終保持政治清醒,以“嚴細慎實”作風守牢意識形態陣地。一是強化思想引領,精準把握方向。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統領意識形態工作,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創新理論,精準把握黨中央決策部署精神實質,確保編輯出版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推進。二是嚴守政治紀律,把好內容關口。將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貫穿始終,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對每篇稿件、每段表述的政治立場、價值取向進行嚴格審核,堅決杜絕錯誤觀點傳播擴散。三是胸懷“國之大者”,服務中心大局。自覺將編輯工作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在選題策劃、稿件組織、版面編排環節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積極反映人民心聲,傳播時代強音,講好中國故事,為凝聚共識、服務發展貢獻編輯力量。
二
精雕細琢內容,鍛造專業品質
“嚴謹細致、精益求精”是編輯職業的核心要求,是作風建設的具體體現。必須堅守信息質量底線,切實履行專業內容把關職責。一是壓實內容責任,嚴控文字質量。發揚“工匠精神”,對文稿表述、數據引用、文獻標注等進行多輪深度核查,全面排查知識性、邏輯性、語法性錯誤,確保內容精準、表述精煉,提升出版物權威性和可信度。二是堅持求真務實,深入核查疑點。堅決克服浮躁心態,以“零差錯”為目標。對存疑內容,必須通過查閱權威文獻、咨詢專家、交叉比對等方式深入核實,特別關注易引發歧義的隱性差錯和敏感表述。三是完善制度保障,筑牢質量防線。嚴格執行“三審三校”制度,細化崗位職責,構建責任清晰、環環相扣的質量管控體系。善用智能校對輔助,但始終要將人工審讀作為質量把控的核心手段,充分發揮編輯人員的專業判斷能力。建立差錯追溯和責任追究機制,形成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質量保障長效機制。
三
嚴守紀律規矩,涵養清正之風
編輯崗位肩負發稿審核與輿論引導職責,是廉潔風險防控重點。必須把紀律規矩挺在前面,永葆清正廉潔政治本色。一是恪守職業道德,維護公信權威。嚴格遵守出版法規、行業準則及單位規章制度,堅決抵制“人情稿”,嚴禁以稿謀私,確保稿件選用發布的公正與獨立。二是強化自我約束,筑牢思想堤壩。常態化開展廉潔警示教育,引導編輯人員自重自省自警自勵,防微杜漸,自覺抵制各種利益誘惑。三是健全監督機制,規范權力運行。主動接受組織、同事、社會監督,暢通讀者反饋渠道。嚴格執行選題策劃集體討論、稿件評審“背對背”打分等制度,公開流程、透明運行,構建全方位監督網絡防范風險。
四
堅持守正創新,勇擔時代使命
新時代編輯作風建設需立足守正創新,適應媒體深度融合發展趨勢。一是擁抱技術革新,賦能內容生產傳播。主動學習新媒體技術和傳播規律,探索融合出版新形態,創新表達方式。善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堅持“內容為王”,實現技術與質量雙提升。二是拓寬知識邊界,鍛造復合能力。建立常態化學習機制,持續更新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多領域知識儲備。深耕語言文字基礎,學習跨學科知識,努力成為政治強、專業精、知識廣的復合型人才。三是強化用戶導向,提升服務效能。深入調研讀者需求與市場動態,優化選題策劃、內容組織和產品呈現,打造精準、個性、高價值的信息服務和文化產品,有效發揮輿論引導和價值引領作用。
編輯工作方寸之間,承載千鈞之責;字里行間,關乎大局穩定。優良作風是編輯隊伍履職之基,出版事業高質量之要,鞏固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之盾。全體編輯人員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錘煉過硬作風,嚴把政治導向關、內容質量關、價值引領關,在復雜輿論環境中站穩立場、守好陣地、引領思潮,切實筑牢意識形態安全防線,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貢獻堅實編輯力量。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新媒體編輯:張雨楠
如需交流可聯系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