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消息,7月11日,王毅外長在吉隆坡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會晤,此次會面,是特朗普今年1月重返白宮后中美最高級別外交官的首次面對面會談。會面場合特殊,是借兩人都參加東盟外長會議的契機促成,并非專門安排的一對一單獨會談。鏡頭記錄下兩人不同姿態,王毅外長雙臂自然敞開,神色自若;魯比奧正襟危坐,雙手交疊放桌面,透著拘謹。這姿態差異,折射出兩人不同心境與態度。
魯比奧會面前后表現反差明顯。之前,他放話要就所謂“中國對俄軍援”表達“關切”,還因多次干涉中國內政、發表錯誤言論被我國制裁。此次會晤,他卻一改往日反華姿態。《華盛頓郵報》報道,他稱會晤“非常有建設性、積極”,談貿易和臺灣問題時主動淡化分歧,說中美作為大國存在分歧正常。這種轉變并非偶然,與中美近期多領域交鋒結果相關。經濟上,特朗普關稅措施遭中方稀土、能源反制,被迫多次退讓,暴露美國供應鏈脆弱。
魯比奧(資料圖)
科技上,美方試圖封鎖中國,反而加速中方自主替代,讓美企丟失中國市場,像英偉達對華份額就從極高水平降至一半。會晤中,王毅外長清晰闡明中方底線和原則。中美達成的共識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要落實為實際政策和行動。美方需客觀看待中國,摒棄偏見,對華政策目標應是和平共處、互利共贏,與中國打交道要平等尊重,不能搞單方面施壓。
魯比奧此次表現,或許是美國政府對華態度轉變的縮影。畢竟,美國長期依賴中國供應鏈與市場的結構性矛盾難以解決。中方對美態度一直明確,保持開放溝通,但這建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基礎上。美方若真想改善中美關系,就得拿出誠意和實際行動。美方應停止無端指責中國,不再拿所謂“軍援俄羅斯”等虛假議題做文章。美國要切實落實中美達成的共識,將承諾轉化為具體政策和行動。對待臺灣問題,美方需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停止任何形式的經貿領域,美國應取消不合理關稅,為中美企業合作創造公平環境。
魯比奧(資料圖)
科技方面,美方應摒棄封鎖打壓做法,尊重市場規律和國際合作準則。此次王毅與魯比奧會晤,為中美關系搭建了溝通橋梁,緩和了溝通氛圍。但中美關系能否真正回到正軌,關鍵看美方后續行動。魯比奧作為美國國務卿,應清楚中方立場和態度。“好自為之”四個字,既是中方的提醒,也是警告。若美方繼續我行我素,違背中美共識,損害中方利益,中美關系只會更加緊張,最終損害的也包括美國自身利益。
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中美作為世界大國,關系穩定對全球發展至關重要。美方需認真對待中方立場,采取實際行動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發展。這不僅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利益,也是國際社會的共同期待。魯比奧此次會晤后的表現,讓人們看到一絲希望。但希望能否轉化為實際成果,還需時間檢驗。中方的態度始終明確,期待美方能夠做出正確選擇,不要讓來之不易的溝通機會白白浪費。
特朗普(資料圖)
中美關系發展,需要雙方共同努力。只有相互尊重、平等協商、互利共贏,才能推動中美關系在正確軌道上前行。任何一方的單方面施壓或挑釁,都只會給兩國關系帶來負面影響。魯比奧聽懂并記住了中方的意思,更重要的是,美國政府要真正理解并付諸行動。這不僅是對中美關系負責,也是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負責。未來中美關系走向,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美方應珍惜機會,拿出誠意,與中方共同推動中美關系向好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