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PressTV網站報道截圖。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7月21日電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張昊天)當地時間7月20日,多家伊朗媒體援引該國軍方人士的話說,在今年6月伊以沖突期間遭到以色列密集攻擊的伊朗防空網絡“已經恢復”。
據伊朗PressTV網站消息,伊朗陸軍作戰副司令馬哈茂德·穆薩維表示,在持續12天的伊以沖突中,伊朗的防空系統和雷達遭受高強度攻擊,伊朗防空部隊堅守陣地,與來犯之敵對峙。“敵人試圖摧毀伊朗的防御能力,我們的一些防御系統在這場戰爭中遭到破壞,”他強調,“然而,在戰友們的努力下,受損的系統已經得到更換并重新部署。”
穆薩維表示,通過積極運用現有的防空系統和“新的替代品”,伊朗軍隊重新建立了覆蓋領空的防御火力,使得以色列未能實現既定目標。伊朗方面的數據顯示,以色列對伊朗的襲擊造成1060人死亡,伊朗則用導彈和無人機對以方實施了總計22輪反擊。
以色列軍方沒有回應媒體的質詢。該國情報部門和軍方人士此前宣稱,以色列在沖突期間摧毀了“幾十到上百部”伊朗防空系統,約占總數的1/3。外界認為,伊朗在沖突爆發前擁有一支由進口和國產裝備混編的陸基防空力量,包括從俄羅斯引進的S-300遠程防空系統和“道爾”短程防空系統,還有該國自制的Bavar-373防空系統。
針對社交媒體上流傳的“伊朗從第三國緊急進口防空系統”的傳聞,伊朗和以色列官方均未予以證實。美國“戰區”網站分析認為,上個月的沖突期間,包括F-35隱形戰機在內的以色列空中力量在伊朗西部地區幾乎沒有遇到成規模的抵抗,以色列對伊朗防空系統的破壞和壓制,還為美軍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創造了條件。
總體來說,伊朗的陸基防空系統在沖突期間并不活躍,該國的戰斗機部隊同樣缺乏先進技術,因此,伊朗只能借助遠程火力對以色列施加不對稱威脅。不過,美媒也提到,伊朗的國土面積超過160萬平方公里,對進攻方和防御方的持久作戰能力都構成了挑戰。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