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國電建設計承建的
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重大工程
金沙江上游巴塘水電站
第三臺機組通過72小時試運行
正式并網發(fā)電
至此,該水電站實現全容量投產發(fā)電
將為世界海拔最高的
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提供支撐調峰電源
巴塘水電站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巴塘縣和西藏自治區(qū)芒康縣交界的金沙江干流上,是國家“十四五”重點建設的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的支撐調峰電源。電站由中國電建所屬西北院勘察設計,水電五局、水電七局、水電十局、水電十一局承建。
電站總裝機容量75萬千瓦,共安裝3臺25萬千瓦混流式水輪發(fā)電機組,年平均發(fā)電量33.75億千瓦時,可滿足175萬個家庭一年的用電量,相當于每年節(jié)約標準煤10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15萬噸。電站創(chuàng)新采用"智慧大腦"系統,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實現電站運維的智能化管理,顯著提升能源保供能力。
電站在建設中,項目團隊為保護魚類天然棲息地,設計主動避讓河心灘魚類產卵地,將壩軸線上移160米,這一舉措被譽為水電工程為生態(tài)環(huán)保讓路的典范。魚道設計利用電站下游左岸巴楚河天然河道,開創(chuàng)技術性組合式魚道先例。針對復雜地質條件,在邊坡開挖施工中,根據開挖揭示的地質條件,采用動態(tài)支護設計,確保了工程施工進度和安全。
大壩設計中,在國內首次提出“綠色生態(tài)型大壩”植被修復策略,成功實現大壩后坡植被全覆蓋目標。同時運用植保無人機技術,在46公頃、落差200余米的壩肩高陡邊坡完成植草綠化,打造出綠意盎然的“花園電站”。電站建設中采用的智能建造技術和生態(tài)保護措施,為我國高海拔地區(qū)水電開發(fā)樹立了新標桿。
電站全面投產后,將與金沙江上游其他梯級電站協同運行,共同服務金沙江上游清潔能源一體化基地建設,對優(yōu)化國家能源結構、推動“雙碳”目標實現具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中國電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