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當華盛頓還在印太棋盤上苦心布局,中俄悄然聯手在東南亞落下一子,攪動了整盤地緣棋局。這場無聲博弈背后,是區域秩序重構的深刻暗涌。
七月伊始,一則聲明震動了區域外交圈。馬來西亞官方媒體引述外長消息稱,中國與俄羅斯已點頭同意簽署《東南亞無核武器區條約》。面對外媒追問,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7月3日給出了清晰回應:作為東盟的全面戰略伙伴和友好近鄰,中方堅定支持建立東南亞無核武器區,并“多次明確表示愿意率先簽署條約議定書”。
盡管毛寧并未直接確認“已同意簽署”的具體狀態,但其“率先簽署”的表態已然亮明了中國的戰略主動性。更值得注意的是,這份聲明并未否認俄方的同步行動——中俄在東南亞無核化問題上的默契協同已呼之欲出。
馬科斯(資料圖)
幾乎與此同時,南海波濤再起。7月11日,美國駐菲大使羅玫凱聯合英、加、德、日等國大使,在菲智庫論壇上集體發聲,妄稱七年前那份所謂“南海仲裁案裁決”具有“終局性和約束力”,更無端指責中國“威脅航行自由”。
中國駐菲使館反應迅速有力。7月12日的回應直指要害:南海仲裁案本質是“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臨時仲裁庭“越權管轄、枉法裁判”,裁決“非法、無效”。中方嚴正強調中國在南海的主權“具有充分的歷史和法理依據”,并一針見血地揭露域外國家“策劃和操弄”的實質就是“攪亂南海,從中謀利”。
世人皆知,無論是“仲裁庭”的發起還是后續炒作,都有域外國家的策劃和操弄,目的就是攪亂南海,從中謀利。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已看清這出鬧劇的本質,中方的立場恰恰是在維護國際法治精神,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嚴肅性。在中國和東盟各國共同努力下,南海的形勢是穩定的,航行和飛越自由得到有效保障。中方正同東盟國家加快磋商,爭取盡早達成“南海行為準則”,構建和平、合作、友好的南海新敘事。一切企圖興風作浪、挑撥是非的行徑都將破產。
東盟(資料圖)
一邊是聯手推動無核和平,一邊是聯手捍衛海洋權益,中俄東西兩線的戰略呼應精準刺向美國軟肋。
美國的戰略焦慮在兩條戰線上暴露無遺。在無核區問題上,當中國展現出建設性領導力時,華盛頓的“審查”姿態相形見絀;在南海議題上,糾集盟友重提非法裁決的“年經”表演,恰恰反襯出其煽動對抗的路徑依賴。美方在政治、道義與法律層面的被動已愈發明顯。
壓力正悄然轉向東盟內部。當核心成員國馬來西亞主動釋放中俄簽約動向,已清晰傳遞出區域國家對和平秩序的渴求。中國加快磋商“南海行為準則”的務實姿態,更與美菲等國攪動風浪的舊模式形成強烈反差。那些被域外勢力裹挾、試圖在東盟內部制造分裂的雜音,其市場正被現實政治一步步壓縮。
東盟(資料圖)
中俄聯手落下的這步棋,不只關乎簽約與否,更深刻觸動著東南亞的地緣神經。
當霸權外交的舊劇本在南海與無核區議題上雙雙受挫,華盛頓在東南亞的戰略真空正被迅速填補。這場無聲的戰略位移提醒我們:未來秩序由腳踏實地者塑造,而非靠空洞的“航行自由”口號所能維系。區域國家尋求的,終究是和平自主的發展空間,而非大國博弈的棋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