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從大s身上能深深感受到命很玄學。
20多歲,臺灣命理師曾預言她活不過50。
可年輕的大s也坦言:“我覺得死后的世界是非常美的,然后就是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所以遇到什么事情大不了就死,那我就開心完全達成我的愿望。”
What
豈不是說,活不過50在20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人生目標?
不可思議!
后來,有一期《康熙來了》,小S說她懷第一個女兒Elly的時候,醫生講孩子可能不健康,她就哭著給姐姐打電話,然后大S又做了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
“她說她就跟那個神禱告說,拜托一定要讓我妹妹生出一個健康的孩子。她說如果徐家一定要有一個不健康的孩子的話,她愿意生這個小孩。”
妹妹只說了一種可能性,30歲的大s就迫不及待的去了8號當鋪,舍出了當時還未報到的汪小菲的孩子的健康。
What?
居然連她的后代也要承擔這種莫名的犧牲,誰來投胎還真挺倒霉。
可,這是大s的真實想法嗎?還是當時壓根不打算結婚,就糊弄一下神靈啊?
“后來她懷孕的時候,一直自己嚇自己說,她小孩可能不健康,講說她許了這個愿。”
小s在節目上聲淚俱下,不像在編故事,想想也沒人會對自己心中的神靈撒謊吧?
大s的潛意識里似乎真的在期盼著困難、厄運、創傷……
最后,乍乍乎乎的小S順利生下大女兒Elly,而心思深重的大S第一胎和第四胎都莫名流產。
其中第一胎流產發生在與汪小菲的婚禮前夕,but術后第四天她仍堅持完成婚禮。
第四胎流產發生在錄制《幸福三重奏》前七天,那時她剛生完兒子小箖兒兩年。
于是,就有了她和“出軌家暴渣男”10年婚姻里著名的“兩死一重傷”。
而且,重傷的她毅然絕然離婚,帶走成功生下的僅有一對子女,獨自留在灣灣和娘家人一起生活,最終“完美復刻”上一代也就是S媽年輕時一樣的遭遇。
并非玄學,這一切的矛盾和扭曲,主要是因為“創傷的代際傳遞”。
心理學上把它稱為Trans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of Trauma,通過PTSD(創傷后應激綜合障礙)的機制,從創傷事件的第一代幸存者,轉移到他們的下一代,或者再下一代的創傷,這個過程被稱為“創傷的代際傳遞”。
簡而言之,是指上一代的創傷會被傳遞到他們的后代身上。
這樣的“代際創傷”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一、下一代的自我扭曲
1、修復父母
上一代受傷的情感,往往是在“無意識”中被轉移給下一代。
年輕時獨自帶娃受挫的S媽,不管是肆無忌憚的打小孩,還是哭哭啼啼的訴苦抱怨,都是在外化自己的創傷。
三個女兒中最敏感、性格最要強的大s,總能最多得吸收到她被壓抑的、沒有被充分處理的經歷、情感和情緒。
這使得頑強的她在家庭里,最終成長為一個照料者,S家族的“大家長”。
因為大s對媽媽受害者身份的過度認同,所以產生了對她過度彌補的心理,認為自己有必要承擔家里的所有責任。
外人眼里看著,她是女兒和姐姐,其實她是爸爸、丈夫和媽媽。
一個孩子幼小的自我,怎么能夠容納成年人這么多的責任?
2、完成父母未完成的愿望
因為與媽媽共生糾纏,所以大s根本無法成為獨立的個體,她需要完成上一代人未竟的愿望。
閃婚前一見鐘情,大s說她在俏江南看到豪門富二代汪小菲“有非常非常熟悉的家人的感覺”,想必那和當初S媽看到金樓獨子富二代徐堅,是一樣一樣的感覺吧?
為什么一個已經大紅大紫的女明星,還是極度渴望嫁入豪門當闊太,然后自動放棄獨立成為生育機器呢?
到底是什么造成了嫁豪門悲劇的“輪回”?
代際創傷,這樣的創傷在前世今生里好熟悉啊,熟悉的讓人覺得好安全好安全好安全……
二、精神疾病的易感性
代際創傷,尤其表現在PTSD、抑郁和人格障礙的易感上。
比如大s從小就有躁郁癥,她和小S不止一次節目上提到過,這一輩子估計她也沒怎么好好治過。
如果脾氣暴躁和抑郁癥狀常常周期性交替出現,可見大s平時的心情,確實很難好起來。
那么,最后在日本,哪怕五大三粗的韓國老公在側,精神上始終是“一家之主”的大s決定放棄救治自己,也是完成她的夙愿,求解脫得解脫了。
三、對家庭內部機制和人際功能的影響
因為代際創傷會造成下一代自我的扭曲,所以徐家母女姐妹過度卷入彼此的人生,大s對媽媽、對妹妹承擔了過度的承諾。
這種家庭內部不正常的人際狀態,不僅是孩子,包括未成熟的大人,都難以成長為獨立的個體。
她們沒有在家庭中學會馬筱梅那樣正常社會人際的規則和表現,而是在類似“江湖傳說中的干爹”的異常環境中習得了異常的人際解讀和應對方式。
所以在正常環境中反而顯得格格不入。
這也是《幸福三重奏》里“大小戀”看著那么那么那么那么別扭的原因。
最后,如何走出這種“代際創傷”帶來的命運輪回呢?
1、覺知
如果在生活中,你也常常感覺到窒息、無力、迷茫,可以開始試試反思原生家庭在童年時代,是否有類似的“創傷植入”。
通常,會有被過度控制、打壓、共生糾纏的現象,孩子越缺愛越求而不得。
2、改變環境
離開家庭,是被證明有效地減輕創傷的方法。
大s當初嫁到北京,雖然覺得待的不適應,但是,客觀來講,這依舊是她短暫的人生當中相對最健康的歲月。
她改掉了長年吃素的習慣,調整了自己的作息,也學習了一些育兒心理方面的知識。
不過可惜的是,她沒能反思到自己原生家庭內部機制的問題,一旦遇到變故的刺激,只知盲目固執的排外。
3、多讀書籍自我療愈
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反對卻不經意間沿襲了“祖宗們”的行為思維方式。
可是在這個世界,祖宗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厲害的正能量的人。
當翻開好書或者是聽良師講課,我們所接受的不僅僅是知識,更多的是一種能量場。
這不僅會讓人感覺到舒服,更多的是可以破迷開悟,解鎖愛的能力。
首先,當然是推薦直接修復自我的工具—心理學的書,然后是世界觀龐大的小說,比如說金庸的武俠小說,光看《哈利·波特》還真不行。
另外,還可以看看歷史等方面的書,通過歷史的興衰規律、人性百態,以此來建立自己更宏大的世界觀。
總之,在更廣闊的世界和更深刻的人性刻畫中,我們才能去照見不一樣的自己。
看見了,行動了,堅持一直往前走,走著走著也就走出命運的輪回了。
你怎么看?
歡迎討論。
感謝點贊轉發收藏,我是另類追星追劇帶你遇見精神力量的月問,下期見。
(本文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