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親愛的讀者,今天是國研睿觀察的第六期,我們給大家講述《全球發展報告2024》背后的故事。發布《全球發展報告》是2022年6月國家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主席聲明和成果清單中明確列出的事項,是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知識產品。它分析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給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得到國際社會的廣泛贊譽?!度虬l展報告2024》是該報告連續第三年發布,主題為“動蕩變革的世界: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未來,我們將繼續講述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重大研究成果背后的故事。請您和我們一起傾聽有智慧、有價值的智庫聲音,走近這些聲音背后的智庫人、智庫事。
報告摘要
■中國國際發展知識中心課題組
習近平主席指出:“當前,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面臨關鍵抉擇。”一方面,世界格局加速演變,“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另一方面,單邊主義、保護主義蔓延,地緣政治局勢緊張,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發展進程遭受沖擊,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以下簡稱“2030年議程”)如期實現面臨較大困難。
在新的動蕩變革期下,人類社會面臨重大共同挑戰。全球進入“沸騰時代”,2023年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全球近地表平均溫度較工業化前的水平上升了1.45℃(±0.12℃),按照目前的趨勢,本世紀內有可能上升2.5℃—2.9℃。氣候變化導致海平面顯著上升,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屢破紀錄,正在影響著地球上的每一個角落。世界經濟增長動能偏弱,預計2020年至2024年將成為40年來世界經濟增速最慢的5年。人工智能在推動技術進步的同時,也可能給人類安全、就業、倫理帶來巨大沖擊。減貧、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發展融資等領域困難突出,這不僅是“全球南方”國家面臨的緊迫挑戰,更關乎全球的和平穩定和人類的整體利益。上述共同挑戰相互交織、疊加共振,形成了系統性風險。
如何應對這一系列共同挑戰?如何為子孫后代開創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這是世界各國人民共同關心的重大問題??v觀百年以來的歷史,人類曾在合作中取得巨大發展成就,并成功應對全球金融危機等經濟危機和傳染性疾病、海嘯、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但也因合作缺失而未能有效應對“大蕭條”和戰爭沖突。面對當前嚴峻、緊迫、復雜的全球共同挑戰,世界各國只有一個選擇,就是繼續加強合作,尋求共同解決之道。習近平主席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以及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旨在為各國共謀發展、共筑安全、共興文明匯聚廣泛共識,為建設美好世界形成強大合力。2024年9月,聯合國未來峰會通過的《未來契約》展現了全球合作應對共同挑戰的堅定決心。
發布《全球發展報告》是2022年6月習近平主席主持召開的全球發展高層對話會主席聲明和成果清單中明確列出的事項,是推動落實全球發展倡議的重要知識產品。《全球發展報告2024》緊扣時代之問,以“動蕩變革的世界: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為主題。總論深入闡釋處于新的動蕩變革期的世界面臨的共同挑戰,探討合作應對全球共同挑戰的總體思路和主要路徑。分論從氣候變化、產業鏈供應鏈、數智化、減貧、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發展融資等議題分析當前全球面臨的共同挑戰并提出針對性建議。
我們認為,合作應對共同挑戰,應首先確立總體思路。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我們應以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共同愿景,倡導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建設一個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實現“同球共濟”。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是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是全球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最大化的有效途徑,符合人和企業等市場主體的天然追求,是不可逆轉的歷史大勢。效率導向、比較優勢和規模經濟等全球化底層邏輯不會發生根本改變,逆全球化思潮違背基本經濟規律、削弱全球發展效率,注定難以持續。各方應繼續遵循自由貿易和多邊主義原則,加強宏觀政策協調,避免“以鄰為壑”。同時,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受益不均問題需要各方合力妥善解決,合理界定的安全關切需要得到各方的充分理解和尊重。要發揮全球發展倡議等全球性倡議的“加速器”作用,推進各國各類全球性倡議相通相融,合力推動2030年議程重回正軌。
合作應對共同挑戰,要以解決最緊迫挑戰為牽引。要強化應對氣候變化的集體行動共識,加強氣候、貿易與產業政策協同,減少綠色產品貿易壁壘和出口限制措施,加強綠色低碳相關基礎研究和前沿技術合作,促進清潔能源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支持發展中國家走綠色工業化道路。要共同推動構建開放包容、穩定互信的產業鏈供應鏈,推動世界貿易組織爭端解決機制恢復運作,促進國際產業生態開放合作和標準規則相通相融,為全球經濟增長創造良好環境。要以科學、開源、開放的原則加強人工智能的合作,反對科技壟斷,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朝著可監督、可追溯和可信賴的方向發展。要合力應對減貧、糧食安全、衛生健康、發展融資等方面的突出困難,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和糧食保障能力,加強醫療衛生體系和全球公共衛生緊急事件預警監測系統,踐行“開發性金融”理念,鼓勵發展融資更多投向基礎設施、制造業等生產性部門,幫助“全球南方”國家實現可持續、包容性發展,為全球謀穩定、為全人類謀福祉。
合作應對共同挑戰,要持續加強國際合作機制建設。要發揮大國表率作用,加強氣候變化、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的研發投入和有效合作,促進技術轉移與擴散,積極提供國際公共產品。要加強南北合作,發達國家應充分尊重“全球南方”國家選擇的發展道路,持續增加資源投入,加大單邊開放力度,幫助“全球南方”國家融入全球產業鏈供應鏈。要以互利共贏的方式進一步擴大“全球南方”國家間的合作,加大科技創新合作和發展知識交流,用較低的成本和適用的技術推動工業化和城鎮化。要推動完善全球治理體系,堅定支持聯合國的核心地位和作用,推動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機構增加用于全球發展的金融資源并提升“全球南方”國家股權和投票權,加強金磚國家、上海合作組織、七十七國集團等南南合作機制,提升全球治理體系的包容性。
我們處在一個充滿挑戰變化的時代,也處在一個充滿希望的時代。危機挑戰孕育著合作發展的新機遇。我們愿繼續廣泛汲取各方智慧,持續發布《全球發展報告》,與各方一道研究交流全球發展理論和實踐、豐富人類發展知識寶庫,為應對共同挑戰、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本文是《全球發展報告2024》的前言)
■數觀全球發展■
01
世界經濟增長率(1985—2024年)
02
極端貧困人口數量和貧困發生率(1990—2022年)
03
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發生頻次(2008—2024年)
04
現有政策下全球溫室氣體排放與不同路徑目標的差距(2000—2035年)
以上均摘自《全球發展報告2024》
總 監 制丨王列軍車海剛
監 制丨陳 波 王 彧 楊玉洋
主 編丨毛晶慧 編 輯丨曹 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