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市民朋友:
7月15日,我市進入主汛期,據氣象部門預測,我市今年汛期降水量總體偏多,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或頻繁登場,城市內澇、河流洪水、風暴潮、山洪和地質災害等風險也隨之升高,這些都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為了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已嚴陣以待,全力筑牢防汛安全網。在此,也為您送上一份汛期安全提示,希望能伴您和家人平安度汛:
一、時刻關注天氣預警 心中有數早準備 天氣多變,預警先行。請您留意天津電視臺、天津人民廣播電臺等主流媒體和新媒體平臺發布的天氣預報、預警和風險提示。如遇天氣異常變化,建議您調整行程,盡量減少外出,尤其要避開靠山臨海周邊、河道行洪區、蓄滯洪區及低洼地帶等危險區域。
二、雨天出行多謹慎 安全第一記心間 暴雨突至時,還請留意防汛安全警示標志,避開排水井、溝渠,就近尋找安全避險場所暫避。雨中騎車打傘非明智之舉,當慎之又慎。遇有緊急情況時,請及時撥打110、119、120等電話求助,講明事發地點、險情程度、被困人數等。雨天駕車出行前,務必及時查詢路況,下凹式立交橋、下沉路、隧道、涵洞等易積水處需格外警惕,提前規劃繞行路線。若您已行駛在積水路段,請保持車速適中,并聽從交警、城管、排水、交通等部門的指揮疏導,切勿逞強涉水。萬一車輛在積水中熄火,不要二次打火,請迅速判斷形勢,果斷棄車轉移到安全地帶。雨天里,游泳、登山、垂釣等戶外活動可以停一停,河湖、坑塘更要敬而遠之,謹防水位猛漲帶來危險。
三、警惕雷電天氣 自我保護要到位 遇到雷雨天氣,請及時關閉電器開關、門窗。涵洞、立交橋低洼區、較高墻體、廣告牌和樹下,都不是避雨的好去處。此時盡量不撥打手機聊天,遠離危陋房屋更穩妥。若見高壓線鐵塔歪斜、電線低垂或折斷,請您務必遠離,嚴防觸電。
四、山區游玩要留心 防范山洪泥石流 山區旅游前,多關注當地天氣預報,若有強降雨,建議您調整行程。山區雨中行,要提防山洪暴發、河水猛漲、山體滑坡、泥石流等“不速之客”,時刻注意周圍的異常變化、提前規劃逃生路線。一旦發現異常(如山洪聲響、河水渾濁上漲等),請立即向山坡、高地轉移,沿山坡橫向跑開是上策,切勿順坡而下或沿山谷出口向下游跑。不要輕易嘗試游泳轉移,如不幸被洪水圍困,立即利用通信工具求救,準確告知方位和水勢,為營救爭取時間。
五、沿海居民請注意 風暴潮來聽指揮 生活在沿海地區的朋友們,請注意收聽收看廣播、電視和網絡關于風暴潮的預警信息。一旦風暴潮來襲,請務必聽從政府統一安排,保持冷靜,盡快撤離。離家前,記得關閉所有電器開關,如時間允許,可將家用電器移至高處。
廣大市民朋友們,汛期安全,關乎每一個家庭的幸福。增強防汛減災意識,提高應急避險、自救互救能力,是對自己和家人最好的守護。如果接到政府部門的轉移通知,請您以生命為重,不戀財物,聽從指揮,及時轉移。您和家人的平安,是我們最大的牽掛。全市安全度汛,需要我們同心協力。讓我們攜起手來,共筑汛期安全防線,守護家園平安!
天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
2025年7月15日
每年進入七月下旬
北方“七下八上”主汛期
也正式拉開帷幕
那么
“七下八上”究竟是啥?
為啥這個時期北方總下暴雨?
這個時期為啥是北方防汛關鍵期?
什么是“七下八上”?
北方的小伙伴有沒有感覺,每年的“七下八上”這個時期總會下暴雨。氣象上,“七下八上”一般是指每年的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我國華北、東北地區降水最為集中的一段時期。有時候“七下八上”的“在崗”時間也可以延伸為7月中旬后半段到8月中旬后半段,大約一個月。
每年“七下八上”期間,我國北方特別是華北及東北地區降水天氣明顯增多,容易出現洪澇及次生災害,如城市內澇、山洪、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同時南海和西太平洋的臺風活動進入活躍期,沿海地區易受臺風、降水和風暴潮影響。
“七下八上”為何如此多雨?
“七下八上”時期,雨水在北方狂刷“存在感”,短短一個月左右,北方地區降雨量就會占到全年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華北、黃淮地區、東北,以及位于黃土高原的陜、甘、寧等地都將迎來一年中最集中的降雨。
為什么北方一年的雨都下在這個時候?這與副熱帶高壓有關。每年7月下旬前后,夏季風的北邊緣推進到了華北地區,同時,副熱帶高壓脊線位置相對穩定地維持在北緯25°以北,副熱帶高壓就像一個水汽“傳送帶”,借助其西南側的西南氣流或偏東氣流把洋面上的水汽源源不斷地向北輸送,為華北地區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條件。暖濕氣流一旦與東移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就容易形成強降水或持續性降水。
當然,北方暴雨的產生也少不了地形“靠山”的推波助瀾:太行山脈呈南北走向橫亙于華北中部,是東部地區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線,對華北天氣系統特別是暴雨有著重要影響。比如北京2016年7月19日至21日的暴雨,就與太行山脈對水汽、暖濕氣流的強迫抬升有關。
此外,“七下八上”也是西北太平洋臺風活躍的時期,由于臺風本身攜帶大量的水汽,一旦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期北上,會造成防汛形勢陡然緊張。例如2023年第5號臺風“杜蘇芮”登陸后,其殘余環流繼續北上,為山東、京津冀及遼寧等地帶來大范圍強降水。
值得一提的是,我國南方地區一年中往往有多個多雨時期,而北方多雨期則集中在“七下八上”階段。北方對于暴雨的承載能力比南方稍弱,所以這一時期尤其需要做好防災減災救災準備。
在“七下八上”防汛關鍵時期
外出時應及時關注
最新天氣預報預警信息
防范強降雨
及其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汛期避險指南請收好
信息來源:天津市應急管理局、科普中國、應急管理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