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外長吉隆坡會晤,為特朗普訪華做準備?
據央視新聞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7月11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我國外交部長王毅在馬來西亞吉隆坡,出席中國-東盟外長會時,與美國國務卿魯比奧舉行會晤。
雖然說有些西方媒體報道,說盧比奧被排斥在特朗普的核心決策權之外,但至少從官面上來看,魯比奧是美國國務卿,僅次于美國總統的第二號人物。
這次王毅外長跟魯比奧之間的直接會晤,堪稱是特朗普就任新一屆美國總統以后,中美兩國最高層級的一次直接會晤。
與此同時,外媒普遍報道說,根據美國外交習慣以及中美關系的現狀,魯比奧這次與王毅會晤,很有可能是要為特朗普訪華做鋪墊。
客觀上來看,這種推測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方面,隨著中美關稅談判達成基礎的框架協議,雙方在經貿問題上對峙的氛圍,沒有此前那么明顯了。
而特朗普又多次表達了想要訪華的意愿,此前通話期間,中方也向特朗普發出了邀請,只待“合適的時機”。
另一方面,中方已經宣布9月3號要舉行抗戰勝利閱兵,美國當年跟中國是盟友,還幫過中國,這等于“合適的時機”也有了。
在此背景下,特朗普如果能在9月3號出席中國閱兵式,那對中美關系來說,勢必是一個極大的緩和劑,也牽動著全球媒體關注的目光。
正因如此,現在魯比奧和王毅外長在吉隆坡會晤,才會引起諸多猜測。
然而,不管是特朗普訪華,還是中美關系取得較大的進展,其實都面臨著很多的困難。
僅以特朗普要訪華這件事情為例,理論上隨著中美關稅對峙暫告一段落,雙方之間溝通與交流增多,特朗普訪華似乎已經有了合適的契機了。
但是,美國與全球其它經濟體之間的關稅戰依舊緊張,而這些關稅談判,同樣有可能牽扯到中國。
最典型的,此前特朗普宣稱說跟越南達成了貿易協議,還說要對從越南進行轉口貿易到美國的商品,加征40%的關稅,這顯然就是沖著中國來的。
再比如最近特朗普宣布對柬埔寨、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加征關稅,但加征的稅率卻顯然受到這些國家跟中國關系的影響。
雖然沒有一個準確的標準,但大面上,就是誰跟中國關系好,美國就對誰加征更多關稅。
這些客觀存在的現狀,體現的是當前中美雙邊關系,不僅取決于雙邊,還跟整個世界的安全、經濟形勢密切相關,畢竟中美超大的體量,和世界其它國家之間的緊密聯系,注定了雙方之間不管競爭還是合作,都是牽動全球的。
我國外長王毅這次在中國-東盟外長會上,就直白的表示,美國向東盟國家征收高額關稅,是單邊霸凌主義行為。
這擺明了就是不會看著美國欺負東盟國家,愿意給東盟國家主持公道的意思。
更別提除了經濟議題,還有軍事安全領域的議題,美國污蔑中國援助俄羅斯的事,伊以沖突之中美國支持以色列,悍然對伊朗發動侵略襲擊的事等等。
總而言之,中美之間的關稅問題雖然暫告一段落了,但雙方圍繞著經貿、外交、全球地緣治理等問題的矛盾,依舊非常突出。
這種背景下,特朗普想要訪華,態度是好的,但能不能短期內成行,卻得打個問號。
說白了,他9月3號來中國出席閱兵式的可能比較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