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14日宣布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頂級武器”,作為施壓俄羅斯盡早結束俄烏沖突的措施之一。其中最受外界關注的舉措是,首批美制“愛國者”反導系統 “將在幾天內送抵烏克蘭”。
特朗普許諾容易,但問題在于經歷了俄烏沖突和中東沖突之后,美國“愛國者”反導系統早已經捉襟見肘,五角大樓這次又要從哪里抽調呢?
美國“動力”網站“戰區”頻道14日稱,第一批美制“愛國者”防空反導系統于2023年4月從德國運往烏克蘭。目前美國已經向烏克蘭提供了3套“愛國者”系統和數量不明的攔截導彈。它們在擊落俄羅斯導彈、無人機和戰機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尤其是“愛國者”系統是烏克蘭現有裝備中唯一能夠攔截俄羅斯先進彈道導彈的防空系統。
但在持續的俄烏沖突中,烏克蘭“愛國者”系統的損失相當大,不但被俄軍“伊斯坎德爾”戰術導彈和“匕首”高超音速導彈摧毀了多部發射器,而且攔截導彈的儲備數量也消耗巨大。因此外界對于美國將從哪里抽調足夠數量的“愛國者”系統援助烏克蘭提出質疑。
報道提到,特朗普在最近的表態中提到,“有一個國家擁有17套‘愛國者’系統。他們不需要這么多系統。所以我們將再次合作,17套系統或者其中大部分將會被運走……這可以非常迅速地完成。”報道稱,特朗普沒有說明具體哪個國家,但目前已知以色列擁有至少12套“愛國者”系統,并且擁有一定數量的“愛國者-2”攔截導彈庫存。最近有傳聞稱,以色列將這些防空反導系統通過美國轉交給烏克蘭——老司機沒記錯的話,在去年中東局勢緊張之際,美國曾中途截斷了原定援助烏克蘭的“愛國者”系統,轉手提供給了以色列。這就已經充分說明了美軍“愛國者”系統的不夠用——美軍此前還罕見地將至少1套“愛國者”系統以“輪換部署”方式轉移至中東地區。
按照特朗普的說法,美國給不了,歐洲國家也可以先出錢從美國買,再轉手援助烏克蘭。德國國防部長皮斯托里烏斯14日就表示,德國可以從美方購買兩套“愛國者”系統,并交付給烏克蘭。但他強調,德國需要從美國得到足夠數量的反導系統,否則將難以將其分享給烏克蘭。他在接受英國《金融時報》采訪時透露,德國已經先后向烏克蘭提供了3套“愛國者”系統,并將兩套同型裝備部署到波蘭,同時至少還有一套“因為維護或培訓而不可用”,“我們只剩下6套”。他表示:“這真的太少了,尤其是考慮到我們必須達到的北約能力目標。我們絕對不能給出更多。”
美國“商業內幕”網站提到,“愛國者”系統已經成為美國需求最大的防空反導裝備,美國陸軍副參謀長詹姆斯·明格斯近日公開承認,“美國陸軍中‘愛國者’部隊的壓力最大。美國陸軍有15套‘愛國者’系統,其中一套正在經歷重大調整,所以實際只有14套可用。當前3套部署在印太地區,1套部署在歐洲,其余的到處機動。”
除了“愛國者”系統部署捉襟見肘之外,配套的攔截導彈“也不是無限供應的”。“愛國者”攔截導彈非常復雜,生產周期長,每枚導彈的成本接近 400 萬美元。盡管根據五角大樓 2026 財年預算,美國陸軍正尋求大幅增加這些武器的庫存,將最新“愛國者 -3 ”攔截導彈的采購數量從最初的 3376 枚激增至 13773 枚,但想要生產足夠數量的導彈需要相當長的時間。負責生產的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今年有望生產超過 600 枚“愛國者 -3 ”攔截導彈,這是該公司首次達到這一產能水平。預計到 2027 年,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可將其年產量提高到 650 枚,但仍遠遠難以滿足需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