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的裂縫》由波蘭插畫家伊娃娜?奇米勒斯卡創作,是一本觸動人心的繪本。它以獨特視角,展現了媽媽和女兒之間復雜而深厚的情感,蘊含著成長與理解的智慧。
著者:〔波蘭〕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譯者:趙瑋婷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點擊圖片,即可購買圖書)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1960年出生于波蘭帕比亞尼采,1984年畢業于托倫市哥白尼大學美術系版畫專業。2004年在韓國出版了處女作,之后逐漸贏得世界各國讀者的青睞。
目前,伊娃娜參與創作的書籍已達數十種。她的作品有著新穎的布料拼貼、多樣的著色技法,充滿想象力、創造力與哲思。
她曾三度獲得博洛尼亞國際童書展拉加茲優秀童書獎,摘得布拉迪斯拉發國際插畫雙年展金蘋果獎,四度入圍國際安徒生獎六人短名單,可謂當前兒童圖畫書領域極具創新性的藝術家。
《麻煩的裂縫》這個故事始于女兒完美的新家,在她最愛的浴室里,媽媽本想幫忙,卻不慎惹出大麻煩 ——熨斗掉落,把地磚砸出了一道裂縫。這道裂縫,成了故事的關鍵轉折點,也象征著母女間那些被忽視的問題 。
于是媽媽開始了內心獨白,獨白中,這道裂縫不斷放大,仿佛讓整個世界崩塌。她回想起過往與女兒相處的點點滴滴,那些犯錯的時刻、女兒的淚水,還有彼此之間的小秘密。
每一次想要幫助、保護女兒的時候,卻總在無意中妨礙了她;當女兒需要陪伴的時候,自己卻不在身邊,而女兒不需要她時,又似乎靠得太近。這些細膩的情感刻畫,生動展現出母女相處中常見的矛盾與困惑,讓許多讀者感同身受 。
媽媽在自責中陷入痛苦,認為女兒永遠不會原諒自己。然而,故事的轉機在女兒回家后。當女兒看到浴室的裂縫,她很驚訝,但沒有絲毫的責備,而是做了一個膽大的決定:拿起熨斗,在旁邊的地磚上砸出了一道裂縫。隨后,畫面一轉,裂縫邊長出了枝丫。從那以后,浴室成了她們的最愛。雖然它不再完美,卻更顯美麗。
這一轉變寓意深刻,裂縫不再是破壞的象征,反而成為母女關系升華的見證。它代表著生活中那些不可避免的瑕疵,卻也是拉近彼此距離、增進理解的契機。
伊娃娜?奇米勒斯卡的創作風格獨具魅力。她擅長用布料拼貼和多樣的著色技法,賦予畫面豐富的質感和層次。在《麻煩的裂縫》中,這種風格不僅使畫面生動有趣,更能傳達出細膩而豐富的情感。
書中畫面與文字相互呼應,媽媽內心獨白時,畫面色調偏暗沉,凸顯她的愧疚與不安;而女兒回來后,畫面色彩逐漸明亮,預示著母女關系的緩和與美好 。
從主題上看,這本圖畫書探討了親子關系中的誤解、成長與包容。母女之間角色的微妙變化,也反映出孩子長大、父母變老的人生歷程。
曾經依賴媽媽的女兒,如今以寬容和理解,給予媽媽溫暖回應,就像伊娃娜在后記中所說,這與她之前作品《有麻煩了!》有著相似之處,只不過十多年過去了,女兒已經長大,這次換到她的媽媽向我們傾訴,讓讀者看到,親情在歲月流轉中不斷延續,愛始終是化解矛盾的關鍵。
此外,圖畫書中的隱喻值得深思。裂縫象征著生活中的挫折和關系中的不完美,卻能在愛與理解、包容中變成獨特的風景。這也給我們啟示,在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時,應以積極心態去接納,用愛去填補那些 “裂縫” 。
無論是親子關系,還是其他人際關系,都需要雙方的努力與包容,才能讓感情在經歷風雨后更加堅固。《麻煩的裂縫》用簡潔卻深刻的故事,為讀者呈上一份關于愛與成長的珍貴禮物,讓我們重新審視身邊的親情,珍惜那些陪伴彼此的時光 。
讀者評論
王怡鳳(臺灣知名兒童閱讀專家):《麻煩的裂縫》是伊娃娜《有麻煩了!》《又有麻煩了!》的姐妹。這次的“麻煩”是熨斗,談的是母女間相愛又相懟的場景,講述面破裂缺縫關系時的忐忑心情,非常推薦給有成長中女兒的母親們或有年邁老母親的女兒們。
李雪梅(畫家,兒童美術教育專家):
一個慰斗意外在瓷磚上砸出來的裂縫,讓老母親深深陷入遐思:一同度過的日子在眼前浮現,每一次你需要我,我卻離你很遠;每一次你不需要我,我卻離你太近;每一次你需要交談,我沉默著,每一次我需要交談,你沉默著……用最詩意的文字,最扎心的畫面,陳述著世界上最難解的心結……這就是為什么說一些優秀的繪本適合0~99歲的人閱讀,那么淺,又那么深。
蔣璐(“和童讀寫”公號主理人):
起床讀伊娃娜《麻煩的裂縫》,淚流滿面。又是為她的“以少勝多”驚艷的一天。三條線呈現一個世界,讀者能依托圖畫展開想象。致“世界上最復雜的關系——母女關系”,有破碎也有彌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阿簡(成都書語聯合創始人):
《有麻煩了!》里那個小女孩長大了,媽媽變老了,這回是媽媽用熨斗時把地板砸出了縫。雖然真實的生活并不一定都會達到和解,但這是我看到的第二本關于母女關系如此坦誠、深刻反思的書,上一本是《我的母親》。
王洋(貓貓蟲書店主理人,插畫師,策展人):
伊娃娜《麻煩的裂縫》應該會是我2025年看到的最驚艷的書。這一麻煩的裂縫,不僅僅指現實層面上的裂縫,也是心理層面上母女親情之間的裂縫。裂縫成了母女感情連接的天塹,裂縫的分支也仿佛讓母女背道而馳。書中女兒的處理模式讓人聯想到伊娃娜前作《有麻煩了!》的“因”“果”關系,《有麻煩了!》中母親最喜歡的由外婆刺繡的桌布被女兒燙壞,母親沒有責怪女兒,用創意的方式解決了這個麻煩。《有麻煩了!》的女兒和《麻煩的裂縫》的母親,角色的倒轉,從照顧者到被照顧者的社會角色視角反轉,這是何等巧妙的聯系。
林小鋒(兒童詩、繪本創作者):
我好喜歡這本書的色彩,不僅簡單、柔和,也充滿隱喻:媽媽的淺黃與女兒的淺藍相擁時,交融成淡綠,恰如她們修復后的關系——溫暖與冷靜的碰撞,終歸和諧。這或許就是愛的顏色吧。
草原上的咩咩羊(記者,書評人):
你瞧,好像理解、溝通、走近、擁抱,讓關系開出新的枝芽,也沒那么難。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愿與天下的母女共勉。
《麻煩的裂縫》
著者:〔波蘭〕伊娃娜?奇米勒斯卡
譯者:趙瑋婷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麻煩的裂縫》是《有麻煩了!》《又有麻煩了!》的續篇,一部反映母女深情的創意圖畫書。
女兒長大成人,媽媽上了年紀。這天,女兒出門上班后,獨自在家的媽媽想幫忙燙燙衣服,可意外地讓熨斗在地磚上砸出一條裂縫。裂縫不停攪動她的思緒。
她回想起母女倆的過往,聯想到一幕幕的離別、嫌隙、隔閡,擔心女兒回家的反應,更害怕母女間的關系因此破裂。然而,女兒回家后并沒有生氣,而是用熨斗在與之相連的地磚上砸出了裂縫,并裝點成可愛的枝丫。就這樣,愛,將“看似不完美”的裂縫化作母女之間“美好而堅實”的紐帶。
P.S:該文章已發布于《新華書目報》7月3日刊,如需轉載,請注明來源。
文字編輯:冒海燕
書影:鄧莉
版式編輯:實習生韋佳宜 西西
指導老師:西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