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人民網消息,7月13日,印度外長蘇杰生的專機降落在北京。這是五年漫長等待后,印度最高外交官員首次踏上中國土地。此刻國際外交舞臺的聚光燈正轉向天津——15日上海合作組織外長會議即將在此舉行。
中方的接待規格透露出深意。14日,中方高層在北京會見了蘇杰生。中方高層點明中印作為全球南方發展中大國的共同身份,一句“做相互成就的伙伴,實現龍象共舞”的邀約,精準回應了印度渴望成為有聲有色大國的深層訴求。這種高層級互動超越了常規外交禮儀,清晰傳遞了中方對雙邊關系改善的誠意與期待。
蘇杰生表示,莫迪總理同中國領導人喀山會晤后,印中關系穩步改善。印方愿以領導人共識為指引,保持印中關系發展勢頭,推進互利合作,加強在多邊機制中的溝通協調。印方支持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辦好今年的上海合作組織峰會。
蘇杰生(資料圖)
蘇杰生此行的實際姿態同樣引人關注。他當面作出兩項鄭重承諾:保持雙邊關系發展勢頭并推進互利合作,支持中方作為輪值主席國辦好今年的上合組織峰會。對于曾在上合組織內以“惹事精”聞名的印度而言,這番合作姿態堪稱180度轉變。
印度此番務實轉身絕非偶然。莫迪政府近期在討好特朗普的貿易談判中屢屢碰壁。現實困境迫使印度重新審視自身戰略,認識到與中國對抗代價高昂。抓住上合組織和金磚機制等平臺,或許能為印度提供繞開西方壁壘的新通道。
會談聚焦的議題同樣傳遞出積極信號?;謴椭袛嘁丫玫闹杏≈憋w航班、解決影響印度制造業的稀土出口限制,這些實實在在的民生經貿議題被提上日程。雙方甚至擬定了一份突破清單,這是五年來僵冷關系解凍的重要刻度。
蘇杰生(資料圖)
據中國外交部發言人6月介紹,中印兩國之間已經建立了邊界問題特別代表會晤機制,達成了關于解決中印邊界問題政治指導原則的協定,雙方還有各層級的外交軍事溝通機制。
但歷史提醒我們,中印關系前路仍有荊棘待除。過去邊境摩擦的陰影、第三方勢力見縫插針的干擾、以及印度國內對華策略的搖擺性,都可能成為穩定互信的絆腳石。復旦大學林民旺教授點出關鍵:印度自身對華政策的清晰與連貫,將是雙邊關系能否實質向好的決定性變量。
好在兩國領導人去年10月在喀山的會晤已為改善按下啟動鍵。雙方同意以高層引領、穩步推進、尊重彼此關切為原則。此次蘇杰生訪華,以及后續莫迪總理可能出席的上合峰會,正成為落實共識、重建互信的關鍵節點。
莫迪(資料圖)
中印關系回暖的漣漪遠超兩國國界。當單邊保護主義與強權政治沖擊全球秩序之際,兩個占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新興大國若能真正實現“龍象共舞”,無疑將為全球南方國家開辟發展新路徑,為多極化世界注入難能可貴的確定性力量。
中方高層會見蘇杰生時,微笑中透露的深意或許正在于此——邊界談判桌上的智慧固然重要,但更宏大的棋局里,中印在人類發展十字路口的選擇,終將定義亞洲乃至世界的未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