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九一八事變后,中國人民就在白山黑水間奮起抵抗,成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起點,同時揭開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序幕。十四年浴血抗戰,那些看似尋常的城市空間,都曾是民族存亡的烽火前線。
當我們翻開歷史的扉頁,一道深刻的歷史印記在歲月流轉中始終清晰——那些見證過貴陽“二四”轟炸創傷的街巷。這里,曾經升騰著戰火硝煙的灼熱,也淬煉出城市浴火重生的精神力量。今天,讓我們一起觸摸時光印記,聆聽歷史回響,讓信仰的光輝繼續照亮前行的路。
后方告急:
防空演習與血色前奏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悍然發動侵華戰爭,中國人民從此開始了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貴陽雖然遠離抗日前線,地處西南大后方,是座不設防的城市,但在抗日戰爭期間仍遭到日本飛機的襲擊、轟炸,其中以1939年2月4日的轟炸最為慘烈,史稱“二四”轟炸。
△“二四”日機轟炸貴陽濃煙四起。圖源貴陽市檔案館
1938年2月1日,貴州省政府在原保安處防空科的基礎上,成立了全省防空司令部,著手進行防空宣傳和防空準備,進行過兩次防空演習。這年9月,日軍先后出動飛機14架,兩次侵入貴州上空,其中一次襲擊了貴陽附近的清鎮飛機場。結果該飛機場6架偽裝飛機被炸毀,1人被炸死。
1939年2月4日,農歷臘月十六,人們都忙著準備過春節,沒有想到日本飛機會轟炸貴陽。在此之前,防空司令部在貴陽舉行了兩次防空演習,2月初防空司令部在報上刊登緊急通告,“定于2月3日舉行貴陽市第三次防空聯合總演習,從1日起舉行防空宣傳三天”。因為貴陽過去沒有遭到轟炸,人們都不以為然,只認為是“演習”而已,沒有作應急的準備,還是如同往常一樣生活。
血色記憶:
“二四”轟炸的慘烈現場
1939年2月4日上午11時20分左右,日本轟炸機18架,向貴陽上空飛來。防空司令部發出空襲警報,在東山頂上升起標志敵機數目的紅燈籠。但大家均以為是防空演習的繼續,未有警覺或猶豫觀望。直至再度發出空襲緊急警報,警察奉命出動時,居民們才倉皇疏散。當18架敵機分三路投彈時,許多人還在家中。日機一隊由東而西,直穿市中心;一路由東偏北,一路由東偏南,繞弧線包抄市中心,邊飛邊投彈。總計投彈約120余枚,多數為燒夷彈,被炸面積約占全市的七分之一。
△“二四”轟炸前的貴陽中華南路。圖源貴州省檔案館
△“二四”轟炸后被夷為平地的貴陽中華南路。圖源貴州省檔案館
這次轟炸,給貴陽人民帶來了巨大災難。被轟炸的地區,東至三浪坡(中山東路北段)和護國路交接處,西至中山路先知巷口(中山西路),北至光明路口(今省府路),南至貫珠橋,大十字、中華中路、中華南路、正新街、金井街(今富水中路)共有十余處起火。據貴州省政府事后統計,被毀房屋約1326幢,市民死者521人,傷者1526人。而另據當時貴陽商會的調查統計,死傷人口約4200多人,無家可歸者約2萬余人,財產損失約在3380萬元以上。
△“二四”轟炸后,貴陽災民在清理殘存物品。圖源貴陽市檔案館
△“二四”轟炸遇難者的棺木擺放在九華宮路上。圖源貴陽市檔案館
在這次轟炸中,許多商號遭到較大損失,如恒興益百貨店、廣聚源皮鞋店、朱銘泰瓷器店、張鶴麟筆墨莊、鳳祥樓銀樓等,工商業一度蕭條。文教機關也遭到破壞,如國民黨中央通訊社貴陽辦事處、國民黨中央日報營業部、貴州晨報社、省民眾教育館,商務書局、中華書局、世界書局、北新書局等設在貴陽的機構,金筑戲院、群星電影院、復旦女校等。
眾志成城:
轟炸后的救援與重建
1939年2月16日,貴陽各界舉行“二四轟炸”殉難同胞追悼大會,廣大民眾以自己的遭遇控訴日本侵略的罪行,這次轟炸成為貴陽人民難以忘懷的歷史記憶。經多方努力,貴陽在志道小學內設立難民救濟站,發動地下黨所領導的群眾救亡團體和社會進步人士開展募捐、救濟活動;同時,組織部分地下黨員和進步青年,利用救災的機會,進一步宣傳抗日,激發群眾的抗敵熱情,并將這種宣傳深入到農村去。中共貴州地下黨所領導的筑光音樂會、沙駝話劇社、大夏歌詠隊等組織,立即貫徹這一決定,發動救亡團體的成員,捐獻衣物、食糧、救治傷員、撲滅余火,把抗日宣傳與救災工作緊密結合起來。
△“二四”轟炸后警察和防護團組織救火畫面。圖源貴陽市檔案館
△“二四”轟炸后,為方便居民疏散增開的城門洞。圖源貴陽市檔案館
與此同時,國民黨貴州當局也采取了一些措施,撥款設立災民救濟處,辦理急賑,貸款幫助工商業戶復業,并令在郊外趕造簡易平房1500所,安置難民;同時組織公、私立各級學校,陸續往郊區轉移,并在貴陽城區增辟城門,拓展道路,預防日機再度襲擊。由于各抗日救亡團體的努力,“二四”轟炸后,在貴陽形成了一次控訴日寇暴行,堅定抗戰決心的熱潮。
△貴陽市實驗救濟院配發難民糧食。圖源貴陽市檔案館
△“二四”轟炸后重建的大十字。圖源方志貴陽
城市新生:
從戰爭廢墟到現代都市
曾經被戰火摧毀的中山西路、省府路等地,如今已成為現代化城區,高樓林立、商業繁榮,但“二四”轟炸的歷史記憶仍被銘記。在這里,記憶不是沉重的枷鎖,而是照亮前路的星火。在快速發展中,貴陽始終以“二四”轟炸記憶為鏡,警示后人珍視和平,砥礪前行。從毀滅到重生,貴陽人民用行動書寫了中華民族頑強生命力的壯麗篇章。
知知貴陽綜合自方志貴陽等
編輯/楊倩倩 責編/劉婭 審核/曾昕 終審/謝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