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調拿地,高價入市——這是“地王”們的標準劇本。但金雁·錦繡金沙,卻演出了一出“反套路”劇情。
2019年6月27日,在當時“熔斷+競自持+抽簽”機制下,成都成交樓面地價最高紀錄被這宗內金沙占地約17.4畝、容積率2.0的地塊刷新至18512元/㎡。金雁成為了那天的“幸運兒”,也成為彼時成都的“地王”。
金雁·錦繡金沙項目沙盤
強勢在主城核心區拿地,足見這家來自廣漢的企業對于進軍成都的渴望。然而后續一系列的操作卻讓這一項目在市場上逐漸失去聲量:
拿地之初,恰逢內金沙板塊新房供應短缺、市場行情看漲,這給到金雁足夠的“誘惑”,讓其有了以現房突破取證價格,以“捂盤”博取更高溢價的打算,以至從拿地到首次取得預售證,花了整整5年。
但市場沒有給它機會。從首次取得預售證(2024.6.14)到今天(2025.7.16),歷時397天,金雁·錦繡金沙總共取證138套房源,但備案房源只有17套,去化率只有不到13%。這樣的去化速度,遠不及大部分縣市新城的項目。
“地王”光環,終成泡影。
地段優勢難掩困局:
苦等5年,賣出金沙“最低價”
以當下視角來看金雁·錦繡金沙,其實不乏賣點:
一、 內金沙的稀缺與“青五”學區的“加持”。
“內金沙不愁賣”,這是市場的“共識”。主要原因在于“內金沙”是不少老成都人心目中的“白月光”,在歷經前一階段發展后,近5年板塊總共只推出了2宗土地,即金雁·錦繡金沙和中建壹品金沙公館,肉眼可見的稀缺。尤其進入2025年,全城住宅供應進一步收縮,上半年供應量已降到近年來的新低,進一步放大了內金沙的地段價值。
項目門口的成都市第六幼兒園&泡桐樹中學實拍圖
金雁·錦繡金沙地處西三環路內側,距離地鐵2號線羊犀立交站約795米,周邊配套成熟。距離成都市第六幼兒園龍嘴B區直線距離約150米,距金沙小學C區和泡桐樹中學的直線距離約300米。以今年的學區劃分來看,屬于“青五”學區,是青羊區僅次于“青二”的熱門學區,無疑也將成為項目的“加分項”。
二、準現房銷售,所見即所得。
置業顧問介紹稱,項目總共6棟,由2棟7F洋房和4棟11-15F小高層組成,共有四個戶型,分別為建面149㎡、161㎡、176㎡和181㎡,均為2T2的清水套四,預計今年10月交房。對比市面上動輒近2年半的交房時長,這節約了一定的時間和經濟成本。
建面約149㎡戶型樣板間實拍圖
三、金沙板塊“探底”的售價。
按照置業顧問的報價,目前建面約149㎡和約181㎡的小高層售價約2.6-2.7萬元/㎡,建面約176㎡的房源單價約2.7-2.8萬元/㎡。
從這一售價就可看到,金雁·錦繡金沙苦等5年才入市,不僅未能實現預期溢價,甚至未能跑贏一街之隔的金沙宸宇。該項目首批次于2020年1月取證,建面約84-152㎡清水房均價約2.89萬/㎡;二批次建面約157-260㎡房源于2023年1月取證,均價攀升至3.57萬元/㎡,且住宅部分早已售罄。
金雁·錦繡金沙項目實拍圖
倘若再對比整個金沙的在售項目:
內金沙——不久前剛拿證的另一老盤華府金沙名城,帶裝修均價3.4萬元/㎡;于2023年末首次取證的中建壹品金沙公館,已銷售超過350套,目前僅剩極個別建面約209㎡房源,單價約3.7萬元/㎡;
外金沙——中綠園·領秀金沙約3萬元/㎡起,今年新入市的越秀·閱今沙約3.3萬元/㎡起。
換句話說,金雁·錦繡金沙是目前整個金沙板塊的最低單價。地段占優、價格“探底”,本該熱銷,但現實卻遭遇去化困境。原因何在?
品牌力、產品力與市場脫節
項目遇冷的“核心癥結”
超過一半樓棟距三環路只有約50米,是金雁·錦繡金沙難以回避的硬傷。但在業內看來,開發商對市場需求的把握不足、對自身實力的“過度自信”和產品力認知偏差,才是導致當前局面的深層次原因。
1、首次進入成都,尚不具品牌影響力
金雁是誰?在首次進入成都,拿下這一地塊前,大多數購房者或許并不認識。
該企業主要布局于廣漢、廣元一帶,隸屬于金宇鼎盛集團,旗下除房地產板塊外,還擁有化工、塑膠、酒業等。在廣漢民間,流傳有“一城廣漢,半城金雁”一說。
但與省內二級城市相對封閉的市場不同,成都是一個早已被全國性品牌房企搶灘的市場,購房者見過的世面讓其對開發企業的態度、產品力、營銷打法等都更加挑剔。當前,改善型需求主導市場,購房門檻已來到近400萬+,這對房企的綜合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在“地王”地塊上,沒有足夠的品牌影響力“背書”,很難真正滲透到客戶的心里,從而影響其購房決策。而金雁并沒有適應競爭更激烈的成都市場。
2、5年“捂盤”,產品已落后一個時代
更致命的是,5年“捂盤”讓項目遭遇雙重打擊:不僅錯失市場上一波行情,更直接讓原本就不領先的產品“被迭代”。與當前市面上的新規產品相比,金雁·錦繡金沙在產品端明顯過時、落后一個時代。
開發商已然意識到了這一點,置業顧問直言不諱地表示:“外金沙的項目賣的是產品,我們賣的是內金沙的地段。”
金雁·錦繡金沙項目高層視角實拍圖
事實上,購房者并不會為此買單,他們算的是另外一筆賬:金雁·錦繡金沙建面約149㎡的戶型實得只有約121㎡,得房率只有約81%;而新規產品基本都能做到100%的得房率。看似新規產品單價更高,但折算實得單價后反而更具競爭力,且得到的將是截然不同的居住體驗。
這個時候,購房者勢必要作出權衡:都已到了要買建面140㎡以上房子的階段,決策邏輯已然改變,真正的考量在于產品是否真正實現了生活方式的進階升級。“內金沙”單純的地段溢價,是否足以抵消產品本身的落后性?
這一點,市場已經給出答案。
再看建面約181㎡的設計,這是近期開發商在渠道端頻繁宣傳的一個戶型,其打出了“超20㎡大平臺戶型”的亮點。但從實景呈現來看,這實則為“抗震板”。置業顧問也并未否認網絡傳言,稱開發商原本是打算通過錯層花園,變成空中花園,因為報規報建未能通過,變成了現在的“工字形”戶型——客廳就像“過道”,采光不佳,這是成都主流開發商早已淘汰的做法。
金雁·錦繡金沙建面約181㎡戶型圖
在近兩年改善項目各種“卷”產品力的公區部分,金雁·錦繡金沙雖設計有下沉式會所,但其規模、審美、場景設置等也已完全不能和現在的項目相提并論。
金雁·錦繡金沙項目實拍圖
顯然,僅憑區域稀缺性或低價,也已無法有效打動購房者,產品價值與購房需求的精準匹配,才能在激烈競爭中贏得買家青睞。
主編:余鴿
編輯:王榮碧
圖片來源:成都商報資料庫/IC photo/圖蟲創意/視覺中國
原創文章由成都商報房產部采寫,如需轉載,請后臺聯系授權,若擅自轉載,一訴到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