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宗慶后是我們心目中“商界良心”的代表。
不貪不腐,白手起家,幾十年如一日把娃哈哈做成了國民飲料品牌;穿得樸素,吃得節儉,自稱一個月只花五百塊;甚至在人人都在炒房炒股的時候,他說:“我們娃哈哈從不貸款,不炒股,不買地。”
最關鍵的是,他那句斬釘截鐵的話—“我們全家都沒有入外國籍,也沒有外國綠卡,更沒有移民計劃。”這是他在2013年、面對質疑他持有美國綠卡時,親口說的。
當時聽到這句話,多少人對他豎起大拇指:“你看人家宗慶后,多有骨氣!這才是愛國企業家該有的樣子!”
可是現在呢?事后再回頭看,當年的那句“我們全家都沒有綠卡”,不啻于一記響亮的巴掌,狠狠扇在了公眾臉上。
因為最近,宗慶后的三個美籍子女突然起訴宗馥莉,要求分遺產!這下好了,所有人都知道了,原來宗慶后不僅不是“只有一個女兒”,而且有三個美籍子女,其中兩個還是90年代出生的!
也就是說,這些孩子早在宗慶后說出“全家沒外國籍”之前就已經拿了美國護照。那他當年的回應,算不算睜著眼睛說瞎話?
你要說是“誤會”,也沒法自圓其說。2013年時,宗慶后已經快70歲了,他是個什么樣的人?一輩子摳門精明,賬算得明明白白,哪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國籍?更何況,外界早就有小道消息說他曾持有美國綠卡長達9年,而他的回應是:“以前有,現在取消了。”
這句話,當時聽著像是“浪子回頭”的宣言,現在一看,更像是“遮羞布”。遮的不是綠卡,是他精心營造出來的“干干凈凈的企業家”人設。
換句話說,宗慶后不是沒綠卡、沒外國籍子女,而是他不想讓你知道。
他是怕什么呢?
怕名聲被影響。一個“愛國企業家”的形象,對他來說至關重要。做生意的人都懂,形象就是招牌。但如果被貼上“移民”“私生子”、“家產紛爭”這些標簽,那就不僅是企業形象問題,還會影響到生意。
所以,他選擇了沉默,甚至可以說是欺瞞。
也許他曾經以為,只要自己不說,別人不會知道。只要他走得干凈,身后的事,后人自己解決。
可惜,他千算萬算,沒算到自己的子女會上演現實版“權力的游戲”。一紙遺囑沒留下,三個隱藏多年的子女突然殺出,不僅讓宗馥莉措手不及,也把他隱藏多年的私生活一并捅了出來。
而且,爭遺產這事一鬧,法院介入、媒體跟進,美籍身份、出生年份、家庭關系都被扒得一清二楚,連孩子的護照信息、出生地、成長背景都逐漸浮出水面。你說,這還能“藏”得住嗎?
讓人感慨的是,宗慶后的一生可以說是“極致的控制”,但人生最后這一章,卻完全失控。
他控制得了企業,控制得了發言權,控制得了女兒的成長軌跡,卻控制不了“血緣”這件事。孩子,是你生的,證據在基因里;你可以不說,但終究藏不住。
再現實一點說,這三位美籍子女,如果DNA鑒定屬實,那在法律層面,他們就是宗慶后名正言順的孩子,一樣有權參與遺產繼承。
宗慶后當年說“我們全家沒有外國籍”的時候,估計從沒想過,十年之后,是他親手塑造的人設把自己“反噬”了。那句振聾發聵的回應,如今聽來,只剩苦澀。
有人說他晚節不保,有人說他不過是“人之常情”,在名與利、家與國之間做了選擇。但站在公眾視角上看,一個把自己塑造成“民族企業家楷模”的人,如果在關鍵問題上說了謊,那就很難再讓人相信“其他方面是否真的干凈”。
更別說那些因為信他、挺他、為他喝彩的人,心里落差有多大。
宗慶后這件事,像是一出精心布設的舞臺劇,前半段掌聲雷動,后半段卻燈滅人散、雞飛狗跳。
他拼盡一生建立的商業帝國,終究沒能為他遮住生活里的裂縫;他嘴里說的“清白”,也被現實一點點戳破。
商場上他贏了,但在人情世故和個人誠信這道大考中,恐怕,宗老爺子輸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