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1948年10月,遼沈戰役打響。
在攻占義縣的首戰中,人民解放軍首次使用了繳獲的美制榴彈炮。
這場戰斗尚未結束,時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的朱瑞將軍便親自前往前線了解新式火炮性能。不幸的是朱瑞觸雷而犧牲,年僅43歲。
朱瑞是解放戰爭期間我軍犧牲職務最高的將領,這個許多人都了解,更有許多人知道他雖然“只是”炮兵司令(等同于步兵縱隊司令),但軍內外普遍稱他為“炮兵元帥”。
同期擔任華東野戰軍特種兵司令、主管炮兵建設的陳銳霆在1955年僅授予少將軍銜,那么朱瑞這個炮兵元帥呢?真的可以授予大將軍銜嗎?
要知道我軍中的大將本就是對應蘇聯的兵種元帥而設計,僅在元帥之下,而位列將軍之上,只是改名稱呼為大將。
如果朱瑞真是毛主席口中那個炮兵元帥,難道還可以授予大將軍銜嗎?實際上答案是肯定的。
02
很多人對朱瑞的了解僅僅是東北野戰軍的炮兵縱隊司令,但是很多人可能不清楚,朱瑞可不僅僅是一個縱隊司令。
如果從紅軍時期再到八路軍時期的資歷來看,朱瑞絕對是大將的有力競爭者,就連羅榮桓都曾是他的下屬,兩人還曾爭過山東軍區主導權,可見朱瑞的地位。
朱瑞1905年出生于山西河津。
早在大革命時期,朱瑞便投身革命,1925年赴蘇聯,先入讀莫斯科中山大學,后轉入克拉辛炮兵學校,系統接受蘇式軍事教育。
這在當時極為罕見,與他同期赴蘇的還有王明、張聞天、楊尚昆、王稼祥等人,皆成后來中共黨內骨干。
而就軍事干部而言,朱瑞和劉伯承、左權并列為最早接受蘇軍正規軍事教育的“紅色將才”,這為他后來的軍事指揮與建設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1930年朱瑞回國,歷任中共中央長江局軍委參謀長、中共中央特派員等重要職務。
長江局當時主管中共八省事務,是僅次于中央的權力核心。
他雖然沒有參加井岡山斗爭,但在黨內屬于高級領導干部,資歷之深、起點之高,遠超許多后來的將軍,可以說如果從黨內資歷來說朱瑞是合格的。
03
如果要從軍中資歷來說,朱瑞更是大將資歷。
1932年朱瑞進入中央蘇區,曾歷任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紅軍政治部科長、紅二方面軍政治部主任等職。
紅軍長征期間,朱瑞在與張國燾分裂后始終堅定支持黨中央,是政治路線堅定的軍事指揮員。
值得注意的是,他與羅榮桓長期共事,且在紅軍時期的地位與職務明顯高于后者。
1934年羅榮桓僅是紅八軍團政委,且該部很快撤編;而朱瑞則在紅軍總部任職,隨后在一、二方面軍之間調動,歷任多個核心職務。
如果不因調離山東,朱瑞甚至有機會“頂替”羅榮桓成為后來的十大元帥之一,更不要說大將了。
抗戰全面爆發后,朱瑞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局軍委書記,主管華北軍事工作,統領晉察冀、山東、晉綏等根據地的抗戰事務。
1939年,他被派往山東,與徐向前共同組建八路軍第一縱隊,后出任山東分局書記、山東軍政委員會書記,是山東根據地黨政軍全面領導人之一。
然而此時山東卻有兩個主力,一個是朱瑞徐向前領導的八路軍山東縱隊,一個是羅榮桓陳光領導的八路軍115師。
延安甚至考慮過由徐向前、朱瑞來統一領導,并將郭洪濤調回延安,朱瑞兼任分局書記,成為組織上的“一把手”。
要知道這個地位可不低,如果真的如此實行,那么徐向前朱瑞就是另一種程度上的劉伯承鄧小平組合,朱瑞就不是什么大將,而是元帥資歷了。
不過在艱苦復雜的敵后斗爭中,山東縱隊與115師之間的協調出現問題,朱瑞和陳光發生了數次沖突。
朱瑞在參加115師干部會時,對陳光和羅榮桓領導的115師諷刺說:
“115師各項工作除了衛生以外,沒一處是好的”
將意見上報延安和八路軍總部,八路軍總部在10月13日致電115師嚴厲批評了他們,可見此時在中央心目中朱瑞的地位甚至是高于陳光+羅榮桓的。
羅榮桓和陳光自然大為不滿,羅在10月14日致電延安,說建議由徐向前和朱瑞兼任115師師長和政委,自己則去學習。
羅和陳本身就是雙紅一的主力,也是中央嫡系,中央和八路軍總部自然不可能真的讓陳光羅榮桓退位讓賢。
這種矛盾和分歧后續愈發嚴重,直到1940年徐向前被調回延安,1943年朱瑞和陳光被調回延安。
原本山東根據地四大領導人,徐向前、朱瑞、陳光全部離開,領導權由羅榮桓接替,也由此開啟了羅榮桓的“高光時刻”。
從組織角度看,中央對朱瑞并非否定,而是根據其性格與特長,重新安排工作重點。
抗戰結束前,朱瑞被任命為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協助彭德懷工作,但他婉拒這一高職,自請從事炮兵建設。
對朱瑞來說毫無疑問也是有一點賭氣的成分,但是能夠和羅榮桓競爭山東根據地領導權,毫無疑問證明了朱瑞的黨內軍內地位,絕對不是一個普通的縱隊司令。
04
回到延安后,朱瑞自請擔任延安炮兵學校校長,并親赴蘇聯考察學習火炮技術。
1945年后朱瑞擔負起人民解放軍炮兵建設的重任。隨著解放戰爭爆發,他率領炮兵部隊進駐東北,擔任東北野戰軍炮兵司令員。
雖然從職位上來說此時的羅榮桓是東北軍區的核心領導,而朱瑞僅僅是炮兵司令員,等同于縱隊司令員。
如果從這個角度出發朱瑞或許僅僅是大將軍銜,但是對于這位曾經和羅榮桓爭奪的高級領導人來說肯定不能用縱隊司令這個職位出發考慮。
朱瑞雖不擔任大軍區主官,卻從無到有地創建了解放軍炮兵部隊,組織學習使用蘇式、美式、日式火炮,為我軍攻堅戰力提供了技術保障。
從黨內資歷、軍事指揮經歷、技術貢獻三方面看,朱瑞都堪稱少有的全能型將才。
他犧牲較早,但倘若延續其職業軌跡,1955年授銜時極有可能被授予大將軍銜,甚至可能取代裝甲兵司令許光達,成為唯一的“軍種大將”。
毛澤東稱其為“炮兵元帥”其實是比較適合的,朱瑞抗戰中中斷了對主戰場的直接指揮權,否則還真有可能是元帥。
但授予元帥尚有爭議,但授予大將可謂實至名歸,不太可能落選。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