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領導們開會,明確提出要搞供給側改革,產能無序擴張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發展產業,從0到1,確實需要產業政策支持,從1到10,地方政府和產業政策也應該發揮作用,但如果從10到100,地方政府還親自下場參與,產能能不過剩嗎。
既然要搞供給側改革,首先要堵住產能無序擴張的源頭,地方政府不應繼續親自下場搞產能擴張。其次應該鼓勵地方政府把更多資源用來擴大地方需求,用需求場景吸引企業,而不是只要產能擴張,用政策擋住外地產能占領本地市場,用本地產能搶占其他地區市場,進一步加大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
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的前提,是地方政府退出產能擴張一線,把產能擴張決策還給市場,政府資源應該用于需求擴張,用來提高本地區產品服務的質量安全標準。這意味著,如果繼續強調國標這個最低質量安全標準作為各類產品的唯一市場準入依據,最終結果就是低端產品卷價格,高端產品無人問津。鼓勵地方政府因地制宜,市場化提高本地區產品服務的質量安全標準,才能在供給側改革2.0時代,為新質生產力打開需求之門。
地方政府下場搞產能擴張的原始沖動,是產業園的空置率和稅收就業問題。最近,各地產業園的空置問題比較顯著。絕大多數產業園都是租金模式,產業運營是缺位的。少數地方政府通過園區管委會推動產業運營,入駐率尚可,但改變不了大多數產業園入駐率低迷現狀。過去10年,地方政府的產業園運營策略就是重金拉來高校,盯著高校教授搞科技成果轉化,誘導大學教授去搞創業,目前看也是一地雞毛。適合當教授的,絕大多數都不適合當企業家。當年政府投入大量資金,高校也給了教授們很靈活的政策,看起來很美好,但眼下大多數來自高校的教授都面臨創業失敗窘境,個人失信,學術和事業雙輸。從這個角度看,硅谷的成功路徑是模仿不來的,我們的生產性服務業還沒有發達到,能給大學教授匹配專業的創業環境,真具備科技成果轉化的團隊少之又少。
接下來,每年上千萬大學生需要就業,讓大學生去農村搞直播賣農產品,直播平臺需要拿走一半以上銷售額作為流量費,這解決不了農產品增值問題。大學生根本沒有創業能力,讓大學生搞直播,既浪費了四年時間,也浪費了爸媽學費。既然要搞供給側改革的2.0,首先要把創造需求作為政府第一責任,沒有本地需求和資源稟賦的地方,政府可以搞0到1的科技原始創新,但不應該擴張產能。沒有本地需求,地方政府不應通過掌握的金融資源,逼迫本地大型企業盲目擴張產能,盲目搞產業鏈垂直一體化,擠占其他地區的產能,擠占產業鏈企業的生存空間。
在供給側2.0背景下,產業發展應該交給市場,政府應該專注于擴大消費需求,擴大產業需求。這是個專業的工作,政府應該支持企業,尤其是民營企業參與到消費需求、產業需求擴張工作中來,發動群眾為過剩產能創造需求,這樣既可以解決生產性服務業匱乏問題,也可以解決就業問題。事實終將證明,只要問題是明確的,沒有政府解決不了的問題。產業園的空置問題,終將看到曙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