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籃最近的陣容名單一出,球迷圈子里又炸了鍋,最受爭議的莫過于張敬一落選國家隊這事——有人點贊管理層堅持體系優先,也有人直呼“擺爛,把這么能投三分的射手晾在一邊,真說不過去,別的不提,單就三分球這一項,張敬一在WCBA和國際賽場的表現不止是亮眼,可以說是“天花板級別,有時候比賽真就差這么一個點火器,誰也不能拍胸脯說中國女籃的三分火力已經夠用。
不信看數據,張敬一在WCBA聯賽有過單場16記三分、砍下50分的紀錄,聽起來像打游戲,但這確實發生過,換成任何國家隊的后場主力,這種三分輸出都得讓人側目,再往近一點說,成都大運會決賽對日本,張敬一全場5記三分、21分進賬,還是在對面貼身防、關鍵時刻一錘定音的背景下,直接幫中國隊把金牌收入囊中,這種扛大場面、頂住壓力能把球投進的選手,放在任何一支追求榮譽的球隊里,都是寶貴的戰術財富,尤其是在當下三分球越來越重要的國際賽場上。
問題來了,國家隊為什么偏偏不用張敬一,難道說李緣、王思雨這些現有后衛就能完全頂住國際強隊的三分火力對轟嗎,事實是,李緣組織強、防守好,王思雨突破犀利、分球有靈氣,但她們的三分球穩定性和爆發力,確實比不上張敬一,一場定生死的硬仗,有時候就差這么幾個球,說到底,女籃后衛線現在像是有了堅固的盾,卻缺一把真正能刺傷對手的矛。
再說戰術層面,張敬一這種“不占球權還能得高分的三分炮,最大價值就是拉開空間,你想想,上屆世界杯打美國,咱們全場三分只進了8個,命中率不到三成,美國隊敢肆無忌憚地收縮防線,韓旭在內線再能打,終歸缺了外圍牽制,進攻順暢不起來——如果那場有張敬一,哪怕她多進兩個,比賽走勢都有可能被帶節奏,對手也不會敢死死包夾內線,教練組現在追求團隊籃球沒錯,但誰都知道,“萬能膠型的射手才是現代籃球的剛需。
當然,張敬一也不是每場都能神準,偶爾也有手感冰冷的時候,這很正常,問題是她的“三分屬性極強,且心理素質過硬,關鍵場合能頂住壓力,這一點在大賽上尤其值錢,反觀國家隊現在的三分投手,準星和自信心時好時壞,遇到強敵往往打不開局面,教練組如果真想在國際賽場上走得更遠,是不是該考慮多留一手,給這種射手更多容錯空間呢。
其實這幾年,國內外對女籃“射手型后衛的呼聲都在升溫,歐洲、美國隊早就把三分拉到極致,場上五個人能拉開投的體系已經常態化,反觀中國女籃,還是有點傳統思路,強調攻防平衡、團隊輪轉,但一到打硬仗,誰能站出來一錘定音,往往還是靠個人能力,張敬一的爆發力和空間感,恰好就是最稀缺的資源,真要說她的缺點,無非是防守一般、持球有限,但這些都能通過體系補位,關鍵是有這種點火器級別的角色,球隊才有更多變招。
有網友說,宮魯鳴或許還是信任老班底,不愿意冒險用新人,其實也不算完全沒有道理,畢竟國家隊講究穩定、默契、抗壓能力,但籃球這東西,變化才是唯一不變的真理,誰能想到庫里之前,NBA三分能玩成現在這樣,誰又能保證下一個女籃大賽,不會因為一個射手的突然爆發,直接改寫比賽進程。
說到底,每一次大賽名單的公布,都是一場無聲的“對噴,有人點贊有人質疑,這很正常,張敬一落選后,球迷的爭議其實也是給女籃管理層提了個醒,別在關鍵時刻只看體系,也要看到球員的個人特質和臨場爆發力,畢竟,籃球比賽說到底是靠人打出來的,關鍵時刻能不能有人站出來,決定了中國女籃能不能在世界舞臺上更進一步。
最后一句話,三分球就是現代籃球的“遠程炮,張敬一就是中國女籃最有威脅的“三分之神,這樣的人不用,實在太可惜了,宮魯鳴到底該不該給她個機會,這個問題,可能還會爭很久,但真到了大賽關鍵時刻,如果場上缺了那一記三分,誰又能不遺憾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