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駛中的邱縣鄉村游1號能源客車。李振云攝
近年來,城鄉客運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地位日益增強,河北邱縣緊緊抓住擴大內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等機遇,以改革創新為動力,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不斷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鄉道路客運服務網絡,提升城鄉客運一體化服務水平。
按照“縣、鄉、村”一體和“路、站、運”統籌規劃,構建起以道路客運班線為主、城鄉客運為補充的道路運輸經營格局,縣城30公里范圍內農村客運班線公交化運行線路7條,城市道路客運公交化率100%,已經實現全域公交。此外,高質量建成了50余條支線線路,輻射全縣217個行政村,縣、鄉、村三級公交網絡進一步完善,構建起了干支相連、外聯快捷、內聯通暢的公交網絡,實現了公交客運線路“村村通”。通過優化線路、班次、運力等資源配置,提高城鄉客運的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城鄉居民的出行需求,實現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
農村公路通達水平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邱縣縣委、縣政府嚴把質量關,高標準建設了農村公路主干道,對窄路面進行了拓寬和改造,形成了橫通東西,縱貫南北,串聯農村、鄉鎮,對接城區的交通網絡,短短幾年時間,全縣累計投入3.94億元,新建改建農村公路789.21公里,建成142條聯村路,農村道路總里程達900多公里,有效解決了農民“耕作難”“出行難”和“運輸難”等問題。全縣農村公路等級路率達100%,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農村公路優良中等路率99.56%,為縣域經濟發展創造了交通優勢。城鄉交通基礎設施的建設改善了農村公路通行條件,有效促進了農業產業融合發展。
有效推動了城鄉交旅融合發展
邱縣有海棠小鎮、文冠小鎮、七彩網紅路、紅薯小鎮、魅力三網路等眾多鄉村旅游資源,為進一步促進鄉村旅游事業的發展,在邱縣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下,縣交通運輸局多次實地研究線路客流,合理布局和規劃旅游交通線路,形成完整的旅游交通網絡,制定邱縣精品旅游專線一條,專線主要景點有青蛙漫畫館、盛水灣玫瑰產業園、老沙河觀光帶、紅薯小鎮、文冠小鎮。邱縣以承辦全市旅游產業發展大會為契機,充分發揮本地資源優勢,打造工業旅游、紅色旅游、文化休閑旅游、康養旅游精品線路,大力發展全域旅游。老沙河觀光路沿線已經形成觀光帶、產業帶、生態帶,成為群眾熱門休閑的“打卡地”。全域公交的發展為該縣城鄉旅游帶來新動力,旅游專線的開通,帶來了旅游消費人群,沿線居民依托交通線路和游客資源,興辦農家樂、民宿等特色服務項目,為沿線百姓開拓新的致富渠道。
有效加快了農村物流融合發展
邱縣以“服務鄉村振興、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為宗旨,搶抓機遇,先行先試,充分挖掘鄉村振興政策優勢,深入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改革創新,積極探索城鄉客貨運發展新方法、新路徑,積極探索“客貨郵”融合發展項目,以“場站資源共享、運力資源共用、信息資源互通”為重點,通過城鄉公交、郵政站點網絡、運力資源共享共用,努力打造農村客運、貨運、郵政快遞融合發展綜合服務平臺,積極構建縣區、鄉鎮村社三級物流網絡體系。
開通郵路3條、創建示范點8個。圍繞農村物流與城鄉客運融合發展的模式,改變了消費者生活習慣,實現農村物流和城鄉客運共享共贏。遍布全縣城鄉的交通網絡拓寬了致富的渠道,公路沿線先后建起的新馬頭鎮十里桃花園“桃花小鎮”、邱城萬畝苗木種植基地“絲木棉小鎮”等七個特色產業小鎮,沿路產業帶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一大亮點。邱縣絲棉木產業發展勢頭旺盛,已發展成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新興產業,吸納周邊村360多戶群眾到基地務工,實現人均年增收1.2萬元。(李振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