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僅僅是表明愿意向烏克蘭提供“愛國者”防空系統,但尚未看到實際行動;而在對俄制裁方面,同樣讓人懷疑特朗普到底能不能做到這一點,畢竟,“50天最后通牒”不僅讓盟友失望,就連莫斯科都對此不屑一顧,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回應稱:“50天,以前是24小時,以前還有100天,我們都經歷過了”,莫斯科并不害怕特朗普的制裁威脅,甚至都不信特朗普能做到或者說敢這么做。
克里姆林宮的自信并不是沒有理由的,美俄每年的雙邊貿易額不過50億美元,特朗普真正威脅的是印度和巴西等與俄羅斯存在較為密切經濟聯系的國家,這些國家被特朗普視為俄羅斯的盟友。
不過,特朗普究竟是否愿意制裁這些與美國貿易量巨大的“俄羅斯盟友”,同樣存在不確定性,據Politico報道,在特朗普發出威脅后,參議員已經暫停審針對俄羅斯支持者征收500%關稅的制裁法案,參議院多數黨領袖約翰·圖恩等表示,特朗普“將嘗試親自實施這些措施”,如果法案能夠加強他的立場,他將重新考慮該法案。
稍早些,特朗普稱支持參議員林賽·格雷厄姆提出的這些法案,但也要求獲得更多授權,包括全部撤銷對俄制裁的權力,參議院暫停審議該法案,被認為是準備將對俄羅斯施加壓力的主導權交給特朗普。
《紐約時報》則報道稱,即便是50天到期,特朗普也不敢對印度等國征收高額關稅,這可能會引發與印度等國的公開對抗,最大的可能是找個支持俄羅斯的小國家來“殺雞給猴看”,但并不會起到真正的威懾作用。
“特朗普經常發布強硬的最后通牒,但最終未必會付諸實施。因此,外界對他在向普京設定的50天期限屆滿后真正采取行動持懷疑態度。”
宣稱向烏克蘭提供武器,但還沒有落到實處;威脅對俄羅斯的支持者征收高額關稅,卻有50天的最后期限。完全看不到特朗普的任何實際行動,只能看到特朗普對克里姆林宮有所不滿,充滿克制的不滿。
曾擔任Politico白宮分社社長、現任MSNBC《早安喬》節目聯合主持人的特約撰稿人喬納森·勒米爾在《大西洋雜志》上發表文章,稱特朗普突然對克里姆林宮口氣變強硬的真正原因,是特朗普“覺得自己被侮辱了”,特朗普“終于要對普京動手了”,但只是“某種程度上”。
喬納森·勒米爾宣稱,普京無視特朗普要求停戰的呼吁,反而加大攻勢,尤其是空襲,這讓特朗普感到自己在雙方關系中是個小角色,一位官員告訴喬納森·勒米爾:“普京真是玩過頭了,總統給了他一次又一次機會,但已經受夠了。”
特朗普最初相信他能夠依靠跟普京之間“不錯的”私人關系,在24小時內結束這場戰爭,因此在再次入駐白宮后公然偏袒俄羅斯,打壓烏克蘭,為俄羅斯開脫挑起戰爭的責任,甚至多次暫停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但克里姆林宮從一開始就拒絕了特朗普提出的所謂“和平計劃”,雙方至少通過6次電話,但普京毫不讓步,反而得寸進尺,這讓特朗普感到被牽著鼻子走,挫敗感不斷增加。
特朗普終于在不久前相信了美國情報機構早就得出的結論:“我開始覺得普京根本不想結束戰爭”,為此,特朗普加大了停火呼吁,甚至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要求“弗拉基米爾,助手!”普京的回應是再次升級對烏克蘭的空襲。
特朗普告訴記者,“我經常和他說趕緊把這事解決掉,掛斷電話后我說,這通電話挺好啊,結果導彈就打到基輔或別的城市。這樣來上三四次,你就會說,這種談話毫無意義。”
白宮官員和顧問透露,普京一再拒絕甚至無視特朗普的要求,讓特朗普感到受辱,特朗普害怕自己看起來軟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