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第430萬輛速騰(參數丨圖片)正式駛下一汽-大眾成都工廠生產線,成為了德系轎車在中國市場的又一里程碑。同時,這也算是德系燃油車對新時代、新能源背景的一種回應。在這一背景下,我們也見證了全新一代速騰L的誕生。在比亞迪秦L DM-i等自主新能源的沖擊下,速騰L算是進入到了“最年輕”的一代,這不光是說它的設計,也同樣是在說它的智能、座椅等軟硬件開發。
首先來說,速騰L的尺寸變化其實比較有限。別看新車加了一個“L”后綴,但4812/1813/1472(1479)mm的長寬高,長寬分別只有21mm、12mm的拉伸,而高度更是只有7mm的微調,軸距則保持2731mm不變,視覺上的比例優化不明顯。不過,考慮到現款本就有553L的后備廂容積,二排在同級中也有出色的腿部表現,參與市場競爭依舊能建立優勢。
不過,如我們所說,這一代車型正在變得年輕起來。整體側面線條更顯修長、溜背式車尾與上翹的“小鴨尾”都表達了它運動的一面,跟年輕人的距離會拉得更近一些。同時,前臉等區域的設計語言應該是在向新一代邁騰靠攏,甭管是貫穿式燈帶、可點亮品牌標識,還是增加了破冰功能、支持三種解鎖方式的隱藏式機械把手,甚至是出現在車尾的Surface LED 3D貫穿尾燈,這些設計不光年輕了,而且都是與新能源車系很相似的風格。
很多人說大眾這樣的調整,可能會遭遇像本田思域等車型一樣的改造過度,但不同的是,速騰本身就有比較固定的用戶群體且不是本就小眾的運動轎車,同樣的尷尬可能不會發生在它身上。
進入到座艙內,大眾還是像很多新能源一樣,把現款繁多的物理按鍵給徹底簡化了,取而代之的是10.25英寸液晶儀表+W-HUD抬頭顯示+15英寸2K懸浮屏;同時,車輛還布局了8155智艙,在交互方式、應用豐富性以及操作流暢度等方面都是現款車無法達到的。
當然,現在能支持四川話、粵語等方言的智能交互,會讓語音水平跟上不少新能源,而除了CarPlay/CarLife外,它還增加了HUAWEI HiCar手機互聯;同時,通過與本土科技公司的聯手,輔助駕駛方面得到了增強版IQ. Pilot 2.0系統,能完成包含主動變道輔助、IPA智能泊車輔助等功能,雖比不上比亞迪秦L DM-i的高階方案,但其實用功能性還是不錯的,也能帶來諸多駕控上的簡化。
說到簡化,速騰L還用全新設計的旋鈕式電子懷擋取代了傳統擋把,副儀表臺位置釋放出了更多空間來實現雙層儲物。不過,這簡化的都是操作,它的軟質地包覆材料面積進一步擴張,運動風格座椅、門板結構上都增加了立體紋理裝飾,加上更大的100%開合全景天窗、30色氛圍燈等配置的加入,操作更簡單了、質感更高級了,這顯然能夠避免過度改造而導致中年消費群體的流失。
動力方面,速騰L延續了現款的EA211 1.5T Evo2發動機+7速DSG干式雙離合變速箱的組合,發動機最大功率為118kW(160Ps)、最大扭矩為250N·m,而WLTC綜合油耗則能保持在5.71L/100km,性能的平衡性還是值得表揚的。而且這套動力以中段加速響應的積極性為主,在解決了干式雙離合低速頓挫問題后,這套動力的穩定性還是很讓人放心的。
至于說底盤懸架,前麥弗遜+后多連桿是這個級別最常見的,它的調校風格依舊能保持德系一貫以來的緊致感,動態中能表現出一些韌性、讓過彎顯得更扎實,但細碎顛簸是否經歷了優化,還有待實車驗證。
全新一代速騰L的到來,很明顯就是在針對當下市場所追求的“兩面性”,既要有看得見的設計亮點,也要在智能體驗與裝飾用料方面適應當代市場變化、進行重點革新。不過,德系一直以來的扎實硬件沒有因此而削弱,或是進行不必要的改革,這樣的選擇應該說是做到了進中有穩。關于大眾這份答卷,你滿意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