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箭-12單兵便攜式反坦克導彈的裝備數量越來越多了,在海外市場的銷量也越來越多,目前已經有好幾個國家引進了紅箭-12反坦克導彈,此外中國海研制了好幾種型號的紅外圖像制導反坦克導彈,都在海外獲得了訂單。
吉爾吉斯斯坦陸軍近日對外展示了一批最新型武器,其中包括中國產的紅箭-12E反坦克導彈。目前吉爾吉斯斯坦是第一個公開展示紅箭-12導彈的客戶,該導彈首次露面是在今年5月份的勝利日閱兵式上。
紅箭-12導彈是我國第一款單兵便攜式、發射后不管的紅外圖像制導的反坦克導彈,主要技術水平超過美國的”標槍“反坦克導彈。紅箭-12采用了非制冷紅外敏感器芯片和圖像制導硬件和軟件,可以在封閉空間發射,鎖定以后自主攻擊。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紅箭-12全重22.3千克、其中發射筒及導彈占17千克、發射管長1.25米,外徑170毫米、導彈直徑135毫米。
總體由發射控制單元(CLU)、發射筒組件(LTA)及電池冷卻單元(BCU)復合裝置等子系統組成,該彈采用化學能破甲戰斗部,使用串聯錐型裝藥。該彈既有傳統意義上的平飛彈道模式,即向裝甲目標正面或是側面發起打擊的能力;也可采用高拋彈道模式,使之對裝甲目標具備“攻頂”打擊能力。
紅箭-12反坦克導彈采用了低后坐力軟發射,可以在封閉空間發射。有一個小巧的低推力的啟動發動機,先將導彈以30米/秒的初速推出發射筒,這樣可以實現低后坐力,還能夠在工事或房間里對外發射。導彈低速出筒十幾米以后啟動主發動機,然后加速到200多米/秒的巡航速度,同時爬升到200米高度,在彈道末端向事先鎖定的目標俯沖。
紅箭-12導彈可以打擊任何目標,由于采用圖像制導體制,只要火控系統鎖定的目標,都能一擊必殺。 采用紅外焦平面陣列制導的紅箭-12導彈,可以鎖定碉堡或靶板等“冷目標”,只要存在背景溫度差,都能被紅外成像導引頭鎖定,不一定非得打擊熱車狀態下的坦克目標。
目前,解放軍合成營下屬的步兵連火力排,已經大量裝備紅箭-12導彈,合成旅全旅應該裝備有32套紅箭-12反坦克導彈。
據一些媒體報道,紅箭-12導彈首次出口是在2020年,目前已經出口到阿爾及利亞,尼日利亞,東南亞某國(很可能是泰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等國。
紅箭-12的突出優點是利用圖像制導攻頂打擊,采用紅外焦平面陣列敏感器和圖像識別處理技術,核心是一枚64×64單元的汞鎘碲陣列元件,對波段8-12微米的紅外輻射非常敏感。發射前,目標圖像被導彈處理器保存,導彈發射后,紅外焦平面陣列攝取目標背景圖的連續變化,圖像識別處理器處理自動識別和跟蹤目標。
紅外圖像制導的單兵便攜式反坦克導彈可是真正的高科技武器,沒有紅外光學技術的基礎,要想以適當的價格研發生產銷售性能不減的導彈,是困難的,例如俄羅斯就沒有能力搞出類似紅箭-12的反坦克導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