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的一天,劉思齊坐在毛主席面前,輕聲說道:“主席,我想再婚了。”這句話一出,毛主席先是愣了一下,隨后卻開懷大笑,連聲道:“好!
結婚好,就是要結婚!”對于這位在朝鮮戰場失去丈夫的兒媳婦,毛主席不僅沒有反對她再婚,反而非常支持。
毛岸英的犧牲,對于劉思齊來說,是一場徹骨的痛。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軍跨過三八線,戰火燒到中國家門口。
毛主席經過慎重考慮,最終力排眾議,決定出兵援朝。為了保衛國家安全,中國人民志愿軍于10月19日跨過鴨綠江,奔赴朝鮮戰場。
就在這支隊伍里,毛岸英也在其中。
毛岸英主動要求入朝,他對毛主席說:“讓我去吧,為國家建設,我愿意出力。”當時,他和劉思齊剛結婚一年。
劉思齊不舍地送別了丈夫,滿心期待他凱旋歸來。然而,她怎么也不會想到,這一次送別竟成了永別。
在朝鮮戰場,毛岸英身兼翻譯和秘書,工作繁忙。戰場環境極其惡劣,志愿軍戰士們穿著單衣在零下幾十度的寒風中作戰,凍傷、掉指頭的事情幾乎天天發生。
然而,毛岸英和戰士們一樣,咬牙堅持在崗位上。就在大家拼盡全力打贏一場場戰斗時,災難突然降臨。
1950年11月25日,美軍的戰斗轟炸機突然襲擊了志愿軍司令部所在的大榆洞。幾十枚凝固汽油彈傾瀉而下,司令部瞬間陷入火海。
毛岸英因躲避不及,壯烈犧牲。這一噩耗傳到彭德懷那里,他悲痛萬分,強忍著情緒將消息傳回國內。
毛主席聽到兒子犧牲的消息,只是沉默了很久,隨后說:“打仗就會有犧牲,岸英只是一名普通戰士,不要因為他是我的兒子,就把他當成特殊的事情。”
毛主席的心痛沒有表現出來,但他立即想到另一位深陷痛苦的人——劉思齊。二人新婚不過一年,劉思齊對毛岸英感情深厚。
毛主席擔心她年紀輕輕,無法承受這個打擊,決定暫時隱瞞這一消息。每次劉思齊問起毛岸英的情況,毛主席要么沉默,要么搪塞過去。
直到三年后,毛主席覺得不能再瞞下去了。他親自告訴劉思齊毛岸英犧牲的消息。
劉思齊聽到后,仿佛被雷擊了一般,瞬間癱坐在地,痛哭失聲。這三年來,她一直抱著丈夫平安歸來的希望,如今才知道,他已經長眠在異國他鄉。
毛主席看著劉思齊的悲痛,心里也不好受。他知道,這種傷痛只有時間才能治愈。
為了幫助劉思齊走出悲傷,毛主席安排她去莫斯科留學,希望換個環境能夠讓她重新振作。劉思齊雖然不愿離開,但也感念毛主席的關心,最終接受了這個安排。
在莫斯科的日子里,劉思齊刻苦學習,用繁忙的學業麻痹自己。毛主席經常給她寫信,關心她的生活和學習。
信件里,他像父親一樣噓寒問暖,鼓勵她堅強。劉思齊漸漸從痛苦中恢復過來,但她始終沒有考慮再婚的事情。
直到1959年,劉思齊終于有機會前往朝鮮,來到毛岸英的墓前。她抱著墓碑痛哭,壓抑了多年的情緒徹底釋放。
這次祭奠讓她開始放下心結,慢慢接受現實。毛主席再次提起再婚的事情,她沒有像以前那樣躲避了。
后來,在毛主席的牽線下,她認識了楊茂之。楊茂之是河北唐山人,樣貌端正,為人正直,當時在空軍航空學院任職。
劉思齊和楊茂之接觸了一段時間后,發現他不僅有責任心,還非常尊重她的過去。楊茂之也被劉思齊的堅韌和深情打動,兩人漸漸產生了感情。
1962年,在毛主席的見證下,劉思齊和楊茂之結婚了。這段婚姻讓劉思齊重新感受到生活的溫暖,二人婚后育有兩子兩女,一家人幸福美滿。
劉思齊經常帶著孩子們去看望毛主席,毛主席對這些孩子也格外喜愛。他常逗孩子們玩,屋子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劉思齊對毛主席充滿感激,她說:“沒有主席,也就沒有今天的我?!彼米约旱慕洑v證明了,在時代的巨輪下,無論發生多么痛苦的事情,只要認定方向,堅持初心,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
參考資料:
[劉思齊和毛岸英的情緣——《新聞世界》 2006年第8期5860,共3頁]
[毛澤東的長子毛岸英犧牲紀實——《文史天地》 1995年第3期46,共3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