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和翁帆,這對兒相差54歲的夫妻,到現在,已經攜手走過了二十多年。
如果不是圖錢,那圖什么?
那一年,她28,他82
故事得從1995年說起。那會兒翁帆才19歲,還是汕頭大學大一的學生。楊振寧和夫人杜致禮去汕頭大學參加物理學家大會,翁帆是負責接待的學生之一。清純、活潑、英文又好,給楊振寧夫婦留下了很好的印象。那時的她,看著眼前的科學巨擘,眼里全是崇拜。臨別時,他們還互相留了聯系方式,拍了張合影。
那次見面,就像是往平靜的湖里扔了顆小石子,起了圈漣漪,然后就散了。翁帆之后按部就班地畢業、工作、結婚。她的第一段婚姻很短暫,嫁給了一個香港的普通職員,但婚姻生活并不如意,兩年后就離了。離婚后的翁帆,選擇了繼續讀書深造,考上了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的研究生。
人生的轉折點,發生在2003年。那年10月,楊振寧的夫人杜致禮在美國病逝。相濡以沫53年的伴侶走了,81歲的楊振寧陷入了巨大的悲痛和孤獨。也就在那段時間,翁帆偶然得知消息,出干晚輩的關心,她給遠在美國的楊振寧寄去了一封信,表達慰問。
這封信,成了重新連接他們的那根線。一個是在學業上尋求突破的年輕女性,一個是在晚年痛失所愛的孤獨老人。他們開始通電話,一聊就是很久。楊振寧后來回憶說,翁帆的出現,是“上帝恩賜的最后禮物”。對當時的翁帆來說,能和自己仰慕的偶像這樣深入地交流,本身就是一種奇妙的體驗。
一來二去,感情就這么產生了。2004年,他們決定結婚。消息一出,輿論炸了鍋。所有的標簽都貼上來了:“爺孫戀”、“圖謀不軌”、“驚世駭俗”。
翁帆的父親當時接受采訪時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說:“我理解女兒的選擇,這是一種犧牲,是一種光榮。”
“犧牲”這兩個字,道出了外人看這件事的核心視角。大家都覺得,翁帆犧牲了自己的青春,犧牲了做母親的權利,犧牲了正常女人的生活。
沒孩子,沒遺產,那她得到了什么?
結婚二十多年年,他們確實沒有孩子。楊振寧很早就公開說過,他不希望自己百年之后,翁帆一個人帶著孩子太辛苦。這是他的體恤。可后來,又有媒體曝出,說翁帆悄悄去醫院冷凍了9顆卵子。
這件事,真假難辨,當事人從未公開承認。如果翁帆真的這么做了,那說明什么?說明她內心深處,或許對自己未來的生活,依然保留著一份屬于自己的期許。她的人生,并沒有因為嫁給楊振寧而畫上句號,她還在為遙遠的“以后”做準備。
這恰恰說明了,她不是一個被動、只會“犧牲”的女人。她有自己的想法。
那么,在這段婚姻里,她到底得到了什么?
首先,是一種極致的“精神滋養”。 這一點,可能是我們這些凡人最難理解的。我們想象一下翁帆的生活,她住在清華園里,周圍是國內最頂級的學者和學術氛圍。她的丈夫,是物理學界的泰斗,一位見證了整個世紀風云的智者。
楊振寧每天的生活極有規律,看書、研究、和老朋友們聊學術。翁帆的生活,就是參與其中。她不是一個簡單的保姆,她是秘書、是翻譯、是那個能和他聊到一起去的人。
楊振寧的傳記《規范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里提到,翁帆幫助他整理了大量的學術資料和信件。這意味著,她不是在“伺候”一個老人,而是在參與一位偉大科學家的晚年工作。
這種精神層面的滿足感,對一個本身就是學霸、有著極高求知欲的女性來說,可能是千金難換的。她曾對朋友說,她選擇的生活是“象牙塔里的象牙塔”,她是在一個很純粹的世界里,過著很純粹的生活。這種純粹,隔絕了外界的喧囂和功利,對她而言,或許就是最大的財富。
其次,是肉眼可見的個人成長和蛻變。 二十多年年前的翁帆,出現在鏡頭前還有些羞澀和不自然。而現在的翁帆,你再看她陪著楊振寧出席活動的照片,現在的她,眼神里是一種超乎年齡的淡定、從容和篤定。
這種氣質,不是金錢能堆出來的,是歲月和閱歷沉淀下來的。她見的世面,接觸的人,思考的問題,早已和同齡人不在一個維度。她用二十多年的時間,完成了一次深刻的自我修行。這段婚姻,就像一所頂級的“社會大學”,楊振寧是她唯一的導師,教給她知識、智慧和看待世界的方式。
說到底,很多人對翁帆的“圖啥”感到困惑,是因為我們習慣了用“交換”的眼光去看待婚姻。你付出青春,就該換來金錢;你付出陪伴,就該換來名分。翁帆的這段婚姻,恰恰打破了這種世俗的交換法則。
她付出了二十多年年的時光,沒有換來孩子,也沒把目標鎖定在所謂的巨額遺產上。她換來的,是一種獨特的生命體驗,一種和偉人靈魂共振的經歷。這種“收獲”,是內在的,是無法量化的,所以外人看不懂,甚至不屑于去懂。
我們總想給她的選擇找一個“合理”的解釋,但或許最合理的解釋就是: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她崇拜他,愛慕他,愿意陪伴他,并在這個過程中,實現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人生蛻變。這二十多年,她不是在單方面地“照顧”楊振寧,他們是在彼此成就。楊振寧因為她,晚年生活有了溫暖和活力;她因為楊振寧,人生抵達了另一種高度和深度。
所以,別再用“竹籃打水一場空”來可憐她了。人家可能活得比我們大多數人都通透和明白。她的世界,她的幸福,她的“收獲”,可能真的不在我們這些俗人的計算公式里。
參考文獻:
中央社 CND. (2017). 謠傳楊振寧分配財產給翁帆助理駁斥.
江才健. (2011). 《規范與對稱之美——楊振寧傳》.
各大新聞門戶網站關于楊振寧與翁帆的公開報道及采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