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5月,58歲的孫殿英在湯陰被活捉,解放軍羅鋒打開他隨身攜帶的包裹一看,里面裝著慈禧墓葬里的玉石西瓜。
劉伯承得知后,下了一道命令:優待,他對我們有恩。
幾天后,孫殿英被綁著帶到了劉伯承面前。看著眼前這個眉毛稀疏、雙眼凹陷,已經瘦到皮包骨頭的小老頭,劉伯承將軍迎上前去,親自給他松了綁:“待會,我們幾個請你吃飯。”
聽到這句話,孫殿英如坐針氈,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干了那么多喪盡天良的事情,如今成為“階下囚”,還能有這種待遇。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劉伯承將軍為何會這樣說?
一、震驚中外的東陵盜寶
孫殿英這個人,一生最出名的事情就是“東陵大盜”,1928年他挖了清東陵,把慈禧和乾隆的墓葬偷了個精光的事情,不僅震驚中國,也震驚了世界。
當年,他剛帶著部隊投靠蔣介石,以為自己和弟兄們能夠在亂世有個依靠。沒成想,蔣介石看不上他的雜牌軍,一連半年都沒給他發餉。
無奈之下,孫殿英只能自尋出路。
剛好,他駐扎的地方,距離清東陵很近。
慈禧下葬那一年,20來歲的孫殿英曾可是聽說過,寶物按箱計算,光是用來填塞棺木空擋的珍珠就數以萬計。如果把清東陵挖了,別說發餉,正規軍隊都能組建得起來。
反正大清也亡了這么多年了,天不怕地不怕的孫殿英把幾個師長叫過來,一合計,說干就干。
富貴險中求,糧餉也是。
于是,1928年7月初,孫殿英先做了三個準備。
- 第一,在清東陵附近的街道路口,貼出布告:嚴禁黎民百姓入內,并限令演習區域的居民必須從速遷出,否則發生意外概不負責。
沒有人,孫殿英才好行動。
- 第二,找到了原來給慈禧封墓葬時,死里逃生的姜石匠,讓他給自己帶路。
- 第三,準備大量的炸藥,以備不時之需。
事實證明,這三個準備,每一個都派上了用場。
慈禧的墓葬不愧為號稱“大清最后的狂歡”,修的那叫一個嚴實,就算有姜石匠帶路,也根本撬不開。于是,孫殿英一聲令下,在慈禧墓葬入口最薄的地方埋了大量的炸藥。
7月4日,伴隨著巨大的爆炸聲,慈禧的墓葬被炸開了一個口子。
這些半年沒發過糧餉的官兵們,帶著恐懼和貪欲,進入了墓葬。看到金光閃閃的寶物時,他們迅速化為餓狼,撲了上去。
就連慈禧的尸體,他們也沒放過,據孫殿英手下一位連長回憶,他們揭開慈禧墓葬時,場面是這樣的:
“ 只見霞光滿棺,兵士每人執一大電筒,光為之奪,眾皆駭異。俯視棺中, 西太后面貌如生,手指長白毛寸余……”
所有進入墓葬的官兵,都拿到了大量的錢財,孫殿英拿到的最多,其中就包括慈禧嘴里那顆價值8億的夜明珠。
后來,孫殿英又以同樣的手法,挖了乾隆的墓葬。
這場盜墓活動持續了7天7夜,孫殿英賺得盆滿缽滿,開開心心帶著部隊走了,自此收獲了一個“東陵大盜”的稱號。
二、幾度易主,到處變節
手上有了錢的孫殿英,一下子就成了蔣介石的心頭寶。
他拿著盜墓的東西上下打點,和蔣介石度過了很長一段“蜜月期”。就算溥儀給蔣介石發電報要求嚴懲孫殿英,蔣介石也只是做做表面功夫,對孫殿英明升暗降。
只是,孫殿英這個人,實在沒個定性。
中原大戰時,他感覺東北軍實力強,投靠了張學良。在張學良麾下時,孫殿英有了自己這輩子位數不多的高光時刻。
長城作戰中,他多次和日軍作戰,在自己部隊大量傷亡的情況下,始終寸步不讓。尤其是1933年日軍侵犯熱河時,孫殿英更是展現了中華男人的血性,他對部下說:
“我們的軍隊確實有不少污點,有些人罵我們是土匪隊伍。這次出師熱河抗戰,正是洗刷我軍污點的大好機會。我們一定要像樣的干 他一場。”
在這場戰爭中,孫殿英的部隊也傷亡慘重。
后來,七七事變后,日軍加大了入侵力度,孫殿英的草莽軍隊在前期還能拼死抵抗,但到了后期,逐漸轉向“貪生怕死”,后來更是公開投降日軍,干起了漢奸的勾當。
這期間,他殘害百姓、圍剿八路軍,成了人們嘴里最可恨的人。
但與此同時,孫殿英也很聰明,他利用自己的名聲,在日本人眼皮子地下培植勢力,還從從汪時璟哪里搞到了一億元錢,悄悄建立了自己的秘密軍隊。
也正是因此,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又看上了他。
兜了一圈之后,56歲的孫殿英再次成了蔣介石的“寶貝”。只不過,這一次確實是實打實的炮灰寶貝。
三、被捕,劉伯承將軍給他生路
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中原,孫殿英奉命駐守湯陰。戰爭一開打,孫殿英的隊伍就損失了三分之一。
劉伯承將軍給他發信,勸說他投降,可不知怎么得,腦子靈光了一輩子的孫殿英,這個時候突然死犟,拒不投降。
結果不久后,解放軍很快就攻破了湯陰,孫殿英被活捉。
根據抓到孫殿英的解放軍回憶,當時的孫殿英,瘦瘦高高,滿臉麻子,眉毛十分稀疏,一雙凹陷的眼睛里毫無光澤,修長的臉一片死寂,皮包骨頭毫無生氣。
被抓時,孫殿英非常熟練地從腰間解下一個包裹,說:
“長官,兄弟我的寶貝,早就送給蔣委員長和宋美齡,以及宋子文、孔祥熙、王仲廉和劉峙了,也賣了大部分做軍費。現在,我,只有這些了。”
包袱里,裝著一支煙槍、一個玉石西瓜、一棵大人參、一把金劍和一些大煙土。
劉伯承將軍得知孫殿英被抓后,迅速給出了命令:優待他,他過去也做過一些有益于人民的好事,對我們有恩。
這里的“有恩”是什么呢?
劉伯承將軍繼續解釋:
- 原來,在懲罰反共摩擦專家朱懷冰時,孫殿英給我們讓過路;
- 當鹿仲麟、張蔭梧、朱懷冰從背后襲擊我們時,他沒有摻和進去攻打我們,還讓防讓路;
- 姚村一仗,由于他接受了我們的建議,從河澗鎮撤防,才使我們得以順利地包圍鹿仲麟部隊……(取自《決戰中原》)
因為這些事情,劉伯承將軍想給孫殿英一個機會,希望他改過自新。
所以,當劉伯承將軍見到孫殿英時,主動給他松綁,還讓警衛員去泡上好的茶葉,認真地請他吃飯。
對此,孫殿英非常感動,他怎么也沒想到,自己一輩子換了這么多個山頭,居然有眼不死泰山。
吃過飯后,孫殿英等人便要作為重要俘虜,被押往解放區。
臨行前,劉伯承將軍又特意叫來保衛處張,特意囑咐:“你一定要保證孫殿英的安全!”
按照道理,在解放區、在新中國,孫殿英的晚年應該能好好接受改造,體會到不一樣的社會。可孫殿英自從東陵盜墓后,就染上了鴉片。
被捕后,58歲的他很快就得了煙后痢,即便我們派了軍醫給他看病,讓護士區照顧他,也于事無補。
1947年的秋天,他就因為煙癮太重去世了。
據說,孫殿英死之前,和慈禧后期的狀況有些相似,都是每天拉肚子拉到虛脫,整個幾乎扶不起來。
回顧孫殿英的一生,既傳奇又復雜,被冠了一個“數姓家奴”的稱號,說他出道后不斷變節,左右逢源。
有人說,這叫識時務的本事,可我卻覺得,這是軍人的恥辱。
他愧對身上穿的那身軍裝。
忠心愛國,才應該是軍人的最高標準。
你覺得呢?
參考文獻:《決戰中原》,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