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點半,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金融社區網格員王雷的手機“嘀”的一聲響起,小區微信群里有居民反映樓道堆積雜物存在安全隱患。不到半小時,他已帶著清潔工具趕到現場協調清理——這是興安街道“精網微格”治理體系里最尋常的一幕。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正以新時代“楓橋經驗”為指引,編織出一張“黨建紅、網格密、民心暖”的基層治理網絡,讓治理效能轉化為民生溫度,在街巷里書寫著新時代基層治理的溫暖答卷。
網格“微細胞”激活治理“大能量”,織密民生服務網絡
“以前找社區辦事像大海撈針,現在小王在小區每日兩巡,連我家水管漏水都是他幫忙聯系的維修隊?!闭f起網格員的變化,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金融社區居民李大爺豎起了大拇指。這樣的轉變,源于街道構建的精細化治理體系。
圖為社區工作人員敲門行動傾聽民聲,為民解憂。
針對轄區內2.6萬常住人口的復雜結構,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建立了“1個綜治中心+3個社區管理站+44個基礎網格+73個微網格”的四級治理體系,如同人體的神經末梢延伸至每個樓棟、每戶家庭。網格員手持網格日志,每日穿梭于網格中,通過“敲門行動”累計走訪2.1萬戶次。他們用腳步丈量民情,及時更新獨居老人、留守兒童等特殊群體臺賬,形成動態更新的民情數據庫,讓治理服務更有精度、更具溫度。如今,網格員不僅是政策宣傳員、隱患排查員,更是居民的貼心人,用“小網格”托起“大民生”。
黨旗紅引領服務暖,“五心調解”繪就和諧底色
“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徽亮在崗位上”,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將黨建引領融入基層治理各環節,探索出的“五心調解”工作法成效顯著,讓矛盾化解有速度更有溫度。
每周二的傾聽日里,司法所所長王秋月總會泡上一壺茶,在輕松的氛圍中傾聽居民嘮嘮家長里短,讓問題在交流中浮現;某小區因停車位糾紛鬧得不可開交時,法律顧問現場畫出“權利義務示意圖”,調處室里的“和解茶座”讓雙方火氣消了大半?!?0天回訪時,張阿姨塞給我好幾個自家蒸的包子,說‘以后吵架先找你評理’?!闭{解員楊溢笑著翻開結案卷宗,數據顯示98%的鄰里糾紛在首次調解中就得以解決。
圖為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矛盾糾紛化解現場。
一個個調解案例,見證著“五心調解”工作法的實效,也彰顯著黨員干部為民服務的初心。從矛盾化解到民生服務,鮮紅的黨旗始終在基層治理一線高高飄揚,讓“楓橋經驗”在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舊貌換新顏,治理成效寫在百姓笑臉上
“以前晚上回家沒有燈總怕有危險,現在小區新安裝的路燈讓我們不再害怕走夜路?!闭劶叭ツ晖旯さ男^精準改造,熱電社區居民們贊不絕口。這只是黑河市愛輝區興安街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一個縮影。
街道創新“三階段工作法”,即改造前召開居民議事會收集建議,讓改造方案更合民意;施工中邀請居民代表擔任質量監督員,確保工程質量;完工后由街道帶隊逐項驗收,保障改造成效。這種“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的治理模式,讓老舊小區煥發新活力,也讓居民成為治理的參與者、受益者。
圖為轄區派出所開展反詐知識普及活動。
更令人稱道的是矛盾化解率連續三年保持100%的成績單。由轄區退役軍人組成的“橄欖綠”調解隊活躍在街頭巷尾,他們穿著迷彩服調解鄰里糾紛的身影,成了街道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現在誰家有個急事,在網格群里喊一聲,半小時內準有回應?!焙诤邮袗圯x區興安街道金融社區書記任穎感慨道,“從‘各掃門前雪’到‘閑事大家管’,這就是治理升級的最好證明?!本用衲樕涎笠绲男θ荩菍值乐卫沓尚У淖罡甙劇?/p>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發現,不斷深化“街道吹哨,部門報道”機制,興安街道正以“精網微格”為支點,將新時代“楓橋經驗”轉化為觸手可及的民生溫度。這張越織越密的基層治理網絡,不僅激活了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更讓每個居民都能在街巷里遇見幸福,在共建共治共享中感受城市的溫暖與活力。
(楊帆|編輯:中國日報黑龍江記者站 周慧穎)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