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特朗普在會見“干兒子”、北約秘書長呂特的時候,突然放出來一個關于俄羅斯的“重大聲明”,其中包括恢復對烏軍援和對俄羅斯征收100%關稅的制裁措施。
對這個“重大聲明”,無論是美國國內還是歐洲,都很興奮,認為這是特朗普轉變對俄羅斯態度的關鍵信號。
比如著名的挺烏狂魔、參議員林賽·格林厄姆就說,美國武器或將“創紀錄”地涌入烏克蘭,“游戲規則即將改變”,他還強調“普京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玩弄特朗普”。
而歐洲媒體則興致勃勃地表示,這代表著特朗普對普京下了最后通牒,大批美國武器甚至進攻性武器會“重新武裝烏克蘭”,俄烏戰爭的局面將徹底被改變。
那么,特朗普這個“重大聲明”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意味著特朗普的“親俄傾向”會迎來一次大轉彎呢?
壹
老規矩,先說是不是,再說為什么。
要說特朗普這個“重大聲明”,其實早在上周就預告了,所以無數自媒體14日晚上基本都沒咋睡,就等著特朗普放大招呢。
結果“重大聲明”一出,大家紛紛表示:就這?
“重大聲明”是在會見北約秘書長呂特時抽空說的,很短,主要有三條:
——抱怨普京,說他與普京的多次通話“很愉快”卻“毫無意義”,普京“口頭客氣但毫無實質”,“我們(對轟炸)非常、非常不滿意?!?/p>
——如果俄羅斯和烏克蘭在50天內沒有達成?;饏f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征收非常嚴厲的關稅”,稅率約為100%,而且還有“次級關稅”。
——美國與北約達成了向烏克蘭運送武器的協議,美國將通過北約向烏克蘭提供“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北約將迅速支付數十億美元的軍事裝備費用,并將其分發到烏克蘭戰場”。
聽起來,相比前期特朗普一個勁地向普京示好,現在的特朗普似乎總算硬氣些了,起碼敢抱怨普京了,之前他可是一句普京的壞話都沒說過。
但是,這是否意味著特朗普對俄羅斯態度轉向呢?
并不是。
我們仔細琢磨一下聲明的“話外音”,就能得到答案。
第一,2025年,特朗普和普京已經通了6次電話了,其中有兩次超過了1小時,按道理來說,這應該算是比較深入的電話了吧?
可是有用沒有?沒有,哈爾科夫前線還在打,對烏克蘭縱深目標還在炸。
在特朗普看來,自己作為世界第一大強國的總統,屈尊和普京打了這么多次電話了,普京竟然還不給面子?白天說得好好的,晚上就轟炸?
不行,這太傷自尊了,不開心,我生氣了!
所以在7月9日,特朗普當著記者的面,第一次吐槽起了普京:“普京和我們胡說八道。那些話聽起來很好,但毫無意義。我正在非常認真地考慮對俄羅斯的制裁。我對普京不滿意。”
13日,特朗普又說:“普京真的讓很多人感到驚訝。他話說得很好,然后他在晚上轟炸每個人......那里有點問題。我不喜歡它?!?/p>
在發表“重大聲明”時,特朗普再次吐槽和普京的電話“毫無意義”。
但是呢?請注意,特朗普的吐槽,仍然停留在“不滿意”的層面,而不是“譴責”的層面,距離“仇恨”更是相去甚遠。
第二,關于對俄羅斯的關稅。
說起來,特朗普可能真覺得關稅是萬能的了,但問題在于,這一招對俄羅斯完全不起作用??!
2024年,美國和俄羅斯的貿易額是多少?35億美元。
其中,美國對俄出口5億美元,從俄羅斯進口30億美元,主要是鈾燃料、化肥、鉑族金屬以及渦輪噴氣發動機零部件。
這些商品,這么點金額,就算美國不買,對俄羅斯影響也不大,所以特朗普想用關稅逼俄羅斯屈服,那簡直是太天真了。
不過呢?我們要對特朗普的后一句“二級關稅”保持警惕。
其實,在美國關稅體系中,并沒有“二級關稅”這個詞。只有在制裁體系中,有“次級制裁”的說法。
很顯然,“二級關稅”要做的是,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全部商品的100%關稅。這已經超出關稅的范圍了,而是一種基于長臂管轄的貿易戰了。
而這個“二級關稅”的始作俑者,就是前文提到的援烏狂魔、參議員格雷厄姆。
今年3月,格雷厄姆提出了一個提案,要求總統必須對任何幫助俄羅斯的國家征收100%的關稅。
用格雷厄姆的說法,這個法案“為特朗普總統提供一把大錘,以打擊普京的經濟和所有支持普京戰爭機器的國家”?!爸杏蓢徺I了俄羅斯70%的石油,為俄羅斯的戰爭機器提供了動力。這樣的行為,不能再容忍?!?/p>
這個法案獲得了85個議員的支持,其中不僅包括共和黨的重量級人物,還有來自民主黨的大佬理查德·布盧門撒爾,算是共和民主兩黨少有的團結一致的法案了。
雖然這個法案后面根據特朗普的意見把“必須”收關稅改成了“可以”收關稅,把“500%”改成了“最高500%”,但總算是順利過了特朗普那一關,就看下一步的表決了。
如果普京不能在50天內停戰的話,那這個法案通過表決并經特朗普簽字生效的可能性很大。
2024年,俄羅斯石油和天然氣銷售收入為11.131萬億盧布(1082.2億美元),如果這筆收入沒了,對俄羅斯的打擊的確挺大的。
但這個法案能執行么?
一方面,買俄羅斯油氣的最大客戶是中國和印度,印度不好說,中國可是硬氣得很,美國這種沒有道理的“二級關稅”中國可不會慣著它,如果美國無理取鬧地加關稅,那么中國一定會對等加上去,這一點毋庸置疑,畢竟中國的態度過去幾個月我們已經看到了。
中美好不容易休戰,特朗普會讓戰火再燃起來么?
另外一方面,買俄羅斯石油的,可不僅僅有中國和印度,還有沙特、韓國、阿聯酋、羅馬尼亞、愛沙尼亞、希臘和保加利亞等等國家??!
這里面有不少都是美國的盟友,難道也要一視同仁,一起收100%的關稅嗎?
再說了,如果真要打擊俄羅斯石油收入,何必要等50天呢?現在直接加關稅不就得了?
說白了,特朗普這50天期限,就像之前的關稅暫緩令、tiktok的暫緩令一樣,其實只不過又是一次極限施壓而已,最終目的還是想逼普京老老實實過來談,而不是真的想徹底斷掉俄羅斯的資金來源。
第三,恢復對烏軍援的問題。
雖然烏克蘭媒體正在興致勃勃討論特朗普可能會給烏克蘭提供什么武器,包不包括進攻性武器,烏克蘭拿到武器后會不會進入反攻狀態。但是吧,烏克蘭人可能高興的有點太早。
這一點,從7月9日特朗普向烏克蘭恢復提供愛國者導彈的烏龍新聞,就能看得出來。
起因,是Axios新聞網發了個報道,報道的核心,是特朗普和澤連斯基通電話的內容。
文章中有兩個關鍵點:
1,兩位消息人士稱,美國將向烏克蘭提供“10枚愛國者導彈攔截彈”(10 Patriot air defense interceptors)
2,特朗普顧問向Axios直言:“獲取‘愛國者’導彈可不像去沃爾瑪隨手拿10件商品結賬那么簡單?!?/p>
然后呢?這個新聞被中國媒體轉載后,莫名其妙就變成了特朗普同意向烏克蘭提供10套愛國者導彈系統了!
顯然,這是繼上次中國媒體把“Patriot Battery”(愛國者發射單元)翻譯成“愛國者電池”之后,又一次翻譯笑話,這次是把10枚愛國者攔截彈(10 Patriot air defense interceptors)翻譯成了“10套愛國者系統”。
10套愛國者系統什么概念?北約國家的核心之一——德國,也不過有12套愛國者。面對朝鮮軍事壓力的韓國,也不過8套愛國者?。∶绹趺纯赡芙o烏克蘭提供10套愛國者?
那么這事的真相是啥呢?
起因是6月份,伊朗和以色列打得很厲害,以色列那邊的防空攔截彈消耗很大,美國緊急援助了以色列一批。
然后美國國防部一個后勤主管向國防部長赫格塞斯提交一個報告,說你們把導彈都給出去了,那美國自己的庫存就在安全線以下了!建議把援助烏克蘭的攔截彈先停了,等工廠生產出來了補齊庫存再供應。
7月1日,赫格塞斯采納了這個建議,暫停了30枚愛國者攔截彈的運輸。
但是在7月4日澤連斯基、呂特和特朗普通電話之后,特朗普又松口,表示可以向烏克蘭提供10枚攔截彈。
所以你說美國恢復向烏克蘭軍援了沒有?
的確恢復了。
但這是烏克蘭想要的結果嗎?
不是。10枚攔截彈,說不好聽點,夠干嘛??!
且說愛國者很難攔截俄羅斯的高超聲速導彈,就算能攔截,按照一般保證命中率的操作規程,要兩枚攔截彈一起發射,那這10枚彈也就能攔截5個來襲目標。
而6月28日俄羅斯向烏克蘭發起的空襲是多大規模呢?477架無人機和60枚導彈。
在這種規模的襲擊面前,10枚彈恐怕連塞牙縫都不夠!
你看特朗普把30枚攔截彈砍到10枚,有一點轉變對俄態度、徹底改變局勢的樣子么?沒有!
更關鍵的在于,特朗普在“重大聲明”中,還特別強調了一點,美國納稅人不會為這種軍援買單,是由北約支出這筆錢。
但是北約又有多少錢呢?
目前,北約經費是成員國分攤制,一般按照GDP的比例,根據公式來分攤。北約支配的預算一共有三個項目,民事預算(北約總部行政資金)、軍事預算(指揮結構資金)和北約安全投資計劃(軍事能力建設資金),2024年,這筆錢一共53億歐元。
雖然特朗普要求北約各國把軍費提高到GDP的5%,但請注意,這些軍費并不意味著是北約可支配的錢,而是各國用于軍事用途的錢。
哪怕這53億歐元都拿來給烏克蘭買武器,又能買多少呢?
按照一套愛國者導彈系統價值10億美元,一枚攔截彈的成本400萬美元的價格來計算,勉強夠給烏克蘭提供5套愛國者導彈系統,外加30枚攔截彈。
僅此而已。
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別說進攻性武器了,就算防御性武器,特朗普能足額把拜登時期承諾的數額和種類給足了,就謝天謝地了。
所以特朗普這個“重大聲明”,還是充滿了特朗普風格,氣勢很足,炒作得也很厲害,做出一副自己要做重大轉變的架勢。可是實際上呢?傷害并不大。
如果說特朗普同意動用國會去年通過的那幾百億美元援烏資金,那起碼說明特朗普還是認真的。但現在摳摳搜搜地只給10枚彈,還不想自己花錢,這就足以證明特朗普只是在向普京叫價而已。
就好比一對夫妻吵架,妻子嚷嚷“你抽煙喝酒打牌,我受不了了,你滾吧”,這話真正意思并不是讓老公真的滾,無非是說我對你不滿意,想要你改變態度而已。你要是慫了,妻子的目的就達到了。
所以吃瓜群眾以為夫妻倆會鬧到離婚甚至妻子殺老公的地步,可以說真的是想多了。
貳
看完了這個“重大聲明”的真相,我們也許就明白了,這又是特朗普的一次“交易的藝術”,最終目的無非還是想讓俄羅斯回到談判桌,而不是和俄羅斯撕破臉。
有人可能有點奇怪了,自特朗普上臺之后,“親俄派”的標簽幾乎就在腦門上貼著,做了一系列有利于俄羅斯的表態,比如主動提出與普京會晤,說把俄羅斯趕出G8是“錯誤”,允許美國能源集團與俄羅斯能源企業合作,在俄烏停戰方面也開出了很多有利條件,比如北約不吸納烏克蘭,同意俄羅斯占領東烏四州,甚至克里米亞合法地位等等。
按道理來說,特朗普的誠意夠足了吧?為啥普京死活就是不接招呢?
原因很簡單,特朗普和普京的訴求,本身就是矛盾的。
特朗普的訴求是什么?是停戰,這不僅是為了兌現自己的選舉承諾,而且還能展示他個人在解決重大國際問題過程中的成就,為下一步得諾貝爾獎提供支持。
至于停戰之后,誰占的領土多,誰吃虧了誰占便宜了,其實特朗普并不關心。
可是,特朗普真的了解普京的訴求是什么嗎?
普京的想法,和特朗普完全不同。
——從表面上看,普京是徹底解決烏克蘭問題。
俄羅斯幾百年來,一直處于一種對西方傾慕但又一直被西方傷害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導致俄羅斯人對自己的安全始終處于一種PTSD之中,而恰恰是北約東擴和烏克蘭試圖加入北約,觸發了這種PTSD,最終導致俄烏戰爭的爆發。
了解了這種心理因素,也就明白了俄羅斯的訴求在哪里,那就是一定不能讓烏克蘭政權歸附西方,幾十年內不要考慮加入北約和歐盟的事情,這樣俄羅斯才能睡得安穩。
所以,俄羅斯的停戰條件,才會出現要求烏克蘭軍隊投降、烏克蘭完全或部分地讓出五個地區、烏克蘭宣布不再加入北約并且有一個主張“去納粹”的新政權這樣的表述。
但這些條件呢?太苛刻了,烏克蘭顯然是不干的,不管是澤連斯基還是什么其他政客,都不敢接受。
那既然如此,俄羅斯肯定也不能停了!
更何況,2025年的形勢,總比2024年要強吧?俄羅斯軍火產能上來了,又有了朝鮮生力軍的加入,收復了庫爾斯克,現在俄軍基本拿下了頓巴斯正向哈爾科夫推進,烏克蘭陷入兵力枯竭,更何況背后還站著一個工業克蘇魯,形勢簡直一片大好,哪有現在停戰的道理?
所以,普京在現在這個時機只想達到戰爭目標,不想停戰。
——但是從本質上來說,是普京本人不想停戰。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統治階層維系權力的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根植于人性深處的本能沖動。
普京也是人,也不能免俗。
要說這場戰爭,普京可以說是賭上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了。
雖然現在戰爭還沒有達到目標,但只要戰爭不停,普京就可以繼續利用戰爭來維持統治,誰也不會同意推翻一個正在他國領土上為俄羅斯民族爭取土地的總統。
一旦停戰了,很多麻煩事就來了,就要計算戰爭收益了。
打了好幾年的仗,錢花了幾千億美元,付出那么大傷亡,還沒實現目標就停下來了,那這些不都成沉沒成本了?普京怎么向國內交代?
別忘了,雖然很多人罵普京窮兵黷武,但普京在國內還真不是窮兵黷武派的,俄羅斯國內還有個更強硬的皇俄派呢!
對付這樣的皇俄派,唯一的途徑就是在軍事上將其徹底擊敗。
畢竟從沙皇俄國的歷史上看,如果不能從軍事上擊敗它,就不可能讓它停止擴張的腳步。同樣的道理,在軍事上沒有失敗的時候如果普京說這仗咱別打了吧?信不信皇俄派會沖進克里姆林宮“天誅國賊”?
只要普京不想被“天誅”,就絕對不會同意特朗普的這種和稀泥式的“停戰”。
更何況,現在俄羅斯的經濟狀態,也是普京維持戰爭的動力之一。
雖然西方經濟學家很看不上俄羅斯現在這種“軍工驅動型經濟模式”,認為是飲鴆止渴,但最起碼,戰爭需求刺激提振了制造業,工資促進了消費,就連撫恤金都拉高了房價和房地產業,最終形成經濟循環。
2024年俄羅斯經濟增長4.1%,在全世界相比算是非常不錯的數字了。
但問題在于,這種經濟模式無法持續,一旦戰爭結束,需求消失,經濟增長和就業就會大幅下滑,財政赤字無法掩蓋。
在俄羅斯找到調整經濟軟著陸的方法之前,為了避免經濟崩潰,普京是不會停戰的。
雖然西方還有人balabala地說俄羅斯如果不停戰,傷亡太大會導致政權崩潰,但這根本不是個問題。
金將軍已經通過庫爾斯克的戰事證明了朝鮮兵的戰斗力,從最近紹伊古、拉夫羅夫已經往朝鮮跑了4趟的情況來看,不排除是在請求朝鮮派出更多的士兵,直接參與出境作戰(朝鮮是承認東烏四州屬于俄羅斯的,從法理上出境作戰沒問題)。
所以,普京其實一直把控著戰爭的節奏,讓俄羅斯在代價可以承受的狀態下,不急不慢地向前推進。
這個時候,美國的態度就很重要了。
如果美國全力援助烏克蘭,烏克蘭的抵抗比較強,那么俄羅斯的推進就慢一些。
如果美國態度曖昧,總想著停戰,那對俄羅斯是極大利好,豈能不利用?
于是普京就一邊和特朗普打哈哈,一邊在前線快速推進,企圖利用這個機遇期占領更多土地,獲取更大籌碼。
但問題在于,特朗普的熱情,也是有限的。
在一次又一次的電話之后,得到的仍然是俄羅斯加強轟炸的消息,哪怕再好的脾氣,恐怕也要火冒三丈了,更何況特朗普這么好面子的人?
于是特朗普終于在7月份醒悟了,開始生氣了,于是也就有了這一份“重大聲明”。
叁
怎么說呢?這份重大聲明雖然有利于烏克蘭,但卻實實在在暴露了特朗普TACO(美國最新諺語:特朗普總是退縮,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的本質。
為什么?
因為特朗普如果真的想通過施壓的手段逼普京停戰的話,效果好的辦法比比皆是。
無論是直接把沒收的3000億美元的俄羅斯資產直接送給烏克蘭做軍火大采購,或是在敵后大量培植游擊隊給俄軍制造麻煩,還是把遠程武器(比如JASSM -ER型隱身巡航導彈等等)提供給烏克蘭,都能制造比這次“重大聲明”更大的壓力。
可最后呢?特朗普偏偏選了壓力最小、威脅最小的方案。
這種想施壓,但又小心翼翼不敢全力施壓的做法,完全符合特朗普那種天真和色厲內荏的作風。
前期,特朗普幻想用烏克蘭的讓步能換來普京的妥協,就跟中國的那些離婚案的和稀泥做法一樣,女方退一部分彩禮,再做做男方的工作,這事就算了結了。
但問題在于,在一開始就把自己底線暴露出來的情況下,普京不去玩弄一下特朗普,那就真對不起特朗普的天真了。
現在呢?特朗普可能是被笑話TACO忍不住了,國內的壓力也大了,于是就改變了一些策略,說兩句硬話,象征性地給點支援,用“你再不停戰我可要制裁了啊”來動搖俄羅斯打贏戰爭的信心,以為這樣就可以不戰而屈人之兵。
包括最近流出的在7月4日特朗普-澤連斯基通話中特朗普希望轟炸莫斯科的說法,其實也是這種心理施壓戰術的一種。
這么機密的通話內容,如果不是故意泄露,怎么可能流出來?
然后呢?特朗普馬上就站出來否認了這種說法,說自己不會提供遠程導彈,被問及是否站在烏克蘭一邊時,特朗普說:“我不站在任何人一邊?!?/p>
你看,又TACO了。
但是,特朗普這種意圖,注定是要失敗的。
政治啊,哪有那么簡單的?
普京作為一個政界老油條,大風大浪見得多了,特朗普色厲膽薄的表演能看不出來?也正因為如此,特朗普的這種患得患失的態度,反而會被普京利用。
反正還有50天呢,這50天里大打一通,等49天的時候,剛好9月3日,去北京再把特朗普忽悠一通,也是非??赡艿氖虑椤?/p>
到時候,以特朗普的作風,沒準又TACO了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