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建英1991年放棄國企“鐵飯碗”加入娃哈哈,
憑借英語能力與危機處理手腕(如1992年“南京事件”中力挽狂瀾)
成為宗慶后最信任的“二當家”,
主導海外業務、資本運作及集團黨建,
獲評“全國優秀女企業家”稱號。
杜建英跟著宗慶后打江山,
能力絕對沒得說,
當年也是娃哈哈開疆拓土的一員猛將。
顯然,宗看重的,從來不是愛情小說里的柔情蜜意,
而是那種“怎么用都不虧”的極致理性算計。
01
首先宗慶后是實打實看中了杜建英的能耐。
她年輕,能干事,腦子夠用,是能把娃哈哈帶起來的得力干將。
這樣一個人放在身邊,就是公司的寶。
但問題是,
能干的人心思也可能活泛,
給杜建英再高的位置、再響的名頭、再大的管理權,
真能把人永遠留住嗎?
宗老板心里清楚,這不太保險。
給股份、給分紅?
那等于把自己口袋里的真金白銀分出去,肉疼不說,
萬一以后人跑了,錢和股份也帶走了,公司還得受損失。這時候,宗慶后心里盤算開了。
有什么辦法,既能把這個能干的女人牢牢留在自己身邊,
又能省掉上面那些“損失”?
他想到了最原始也最有效的紐帶:生孩子。
是的,談感情!!不談錢!
02
宗慶后是典型的中國傳統企業家,
家族傳承、香火延續是刻在骨子里的。
對宗老爺子來說,
孩子的親媽為了自己的娃,
也會死心塌地守護好娃哈哈這份家業。
就算兩人感情寡淡,
但這條基于血緣和共同利益的繩索,
比任何勞動合同都結實。
杜建英就算有想法,
也不可能做出直接損害自己孩子未來利益的事情。
這不就把這位能干的女強人,又捆上了一條天然的安全繩嗎?
而且,“老板娘”身份本身就是一種“榮譽獎勵”,激勵她更賣力干活。
宗慶后通過和杜建英的事實婚姻關系,等于一次性辦成了三件大事:
一是留住了一個能力強、且由于夫妻關系變得超級穩定(至少跑不了)的核心高管。
二是順利得到了血脈繼承人。
三是最大程度地確保了娃哈哈這個“王國”的控制權和所有權不分裂、不外流。
杜建英宏勝搞得再大,也是集團大樹下面的一根粗壯的枝杈,
主干(娃哈哈集團的核心控制權)永遠牢牢攥在宗慶后自己以及未來的兒女手里。
杜建英再能干,干出的成績也流進了宗家控股的池子。
03
這像不像很多老板娶優秀女銷售?
簡直太像了!
一個牛逼的女銷售, 手上有客戶資源,能帶來實實在在的巨額訂單和收入。
但對老板威脅大了。
如果跳槽去對手那里,或者自己單干,對原公司就是重大打擊。
老板晚上都睡不踏實。
眼睜睜看著自己手下最大“賺錢機器”不受控?
老板心里像貓抓一樣。怎么辦?娶回家!一下子,關系就從“雇傭”變成了“家庭”。忠誠度立刻飆升一個維度,
你想,老婆總不能拆自己老公的臺吧?
她賺錢就等于家庭賺錢。
她手上那些寶貴的客戶資源、銷售渠道,徹底成了“家產”,
再也跑不到競爭對手那里去了。
成了老板娘,自然站在公司的核心位置。
老板娘操心自家生意,天經地義!
順帶完成生兒育女的任務。
真正的公司控制權往往抓得死死的。
女銷售可能表面上做了老板娘風光無限,
但公司真正的核心股權和決策權,
可能還是在老板一個人手里攥著。
她依然是那個能力超群、但用老板娘身份和利益綁定起來的“高級打工人”。
04宗老爺子對杜建英,就是這種滿滿算計!
又是傳宗接代最合適的女人,
還能保證她掙的錢和娃哈哈這棵搖錢樹最后不會姓了別家。這事兒,無關乎情愛深淺,
全是關于如何最高效率、最低風險地
鞏固和傳承帝國基業的精密計算。至于那些被類似方式“綁定”的優秀女銷售出身的老板娘們,
日子真正過得如何,里面的滋味,也只有當事人冷暖自知了。她們往往拿到了“名分”,拿到了責任,拿到了光環,
但真正的頂層權力(核心股權和控制權),
在老板的算計里,始終是被嚴防死守的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