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伊以沖突告一段落后,針對伊朗的核計劃,美歐依舊沒有打算輕易讓伊朗過關。比如美國就喊著要伊朗再度展開核談判,達成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新的伊核協議。
對待美國的要求,伊朗選擇了再度妥協。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在12日于德黑蘭與多國外交人士舉行會議時,就公開表示伊朗愿就其核計劃進行談判,但不會接受任何不承認其鈾濃縮權利的協議,而且必須確保談判重啟后不會導致戰爭。
但很顯然,伊朗只是放棄核武研發,對于美西方來說還不夠,最好是連和平開發核能也放棄,徹底實現無核化。所以在伊朗妥協表示愿意重新進行核談判后,美歐發出最后通牒:若8月底不能達成滿意的核協議,將恢復對伊朗的全部制裁。
新加坡《聯合早報》7月16日報道,美國國務卿魯比奧14日與英國、法國及德國外長進行電話會議,幾方已同意將8月底設定為伊朗與美國達成核協議的最后期限,否則英法德三國將恢復對伊朗的全部制裁。
但美國要求的核協議內容,是伊朗無法答應的。不說其他,就說其中徹底去核化一點,每個國家都有正常使用核能的權利,更何況美國在遵信守諾上劣跡斑斑,伊朗除非真的幼稚到無可救藥,否則就不會只一紙空文,就放棄手中的重要籌碼。
要知道,伊核協議在幾年前也簽署過,可結果如何呢?特朗普上臺后,直接撕毀協議重新恢復對伊朗的制裁,且還不斷加碼。所以誰又能保證此次達成的伊核協議,美國能長期遵守?
在上個月持續12天的沖突中,伊朗因為準備不足,在戰場上打得比較艱苦,受損也比較大。光人員損傷,就達到了1062死5800傷。
所以伊朗現在最需要的是從以伊沖突中恢復元氣,為進行下一步更清晰的決策爭取緩沖時間。在妥協卻沒能獲得美歐的尊重以及和平后,伊朗開始將目光看向東方,或者說上合組織。
7月15日,正值上合組織外長會在天津舉行,伊朗外長乘坐飛機直抵天津,并在上合組織外長理事會會議上公開請求幫助,稱希望上合在最短時間內審議以色列的侵略行徑,并作出向伊朗提供必要的政治支持及其他相應援助的決定。
對于伊朗外長在上合外長會上的求助,在7月16日,王毅外長會見了伊外長阿拉格齊,王毅就當面表態稱北京將繼續支持德黑蘭抵御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同時也尊重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權利。
伊外長阿拉格齊
同時王毅還強調,中伊兩國作為全面戰略伙伴,中國將繼續支持伊朗捍衛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抵御強權政治和霸凌行徑、通過政治談判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并秉持睦鄰友好原則,同周邊鄰國持續改善發展關系。
可以說中方的支持承諾,算是給了伊朗一顆定心丸。所以我們看到,伊朗外長在回應的話語中,也是十分感激中方支持。阿拉格齊就表示感謝中方給予伊方寶貴支持,表示伊方發展對華關系的意志更加堅定不移。
中方堅定支持伊朗,主要出于幾個方面的考量:一是,能源安全。伊朗是中國能源多元化戰略的關鍵組成部分,其油氣資源對保障中國能源安全十分重要。
二是,地緣戰略支點作用。伊朗橫跨中東和中亞的地理位置,決定了它會是我國“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節點。同時伊朗在中東地區的地位以及與美西方敵對的現狀,也有利于我們將影響力更好的擴散至中東地區,維護中東的穩定,也是維護全球能源的穩定,有利于自身經濟穩定發展。
三是,經濟利益考量。伊朗作為一個地區大國,有著豐富油氣資源的同時,人口也相對較多,若能發展起來,將會是一個較為龐大的市場,有利于擴大中國的外貿出口。
最后,正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伊朗過去多次主動妥協,換來的卻不是和平與尊重,所以對待美歐,伊朗還應嚴守底線,畢竟沒有人會愿意去幫“爛泥扶不上墻”的國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