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環球時報
【環球時報駐德國、法國特約記者 昭東 岳雯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李靜】編者的話: 7月13日,當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該國未來兩年將額外增加65億歐元的國防開支時,歐洲的重新武裝計劃再次提速。今年3月,歐盟宣布將籌集8000億歐元,打造“一個安全而有韌性的歐洲”。3個月后,在美國的施壓下,北約的絕大多數歐洲成員國同意將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用于國防開支。有學者表示,這意味著歐盟一年的軍事支出將超過9000億歐元。有媒體稱贊歐洲軍火工業迎來“黃金時代”,也有人批評這是“國防開支海嘯”。歐洲增加的國防開支將流向哪里?這給歐洲帶來的是“國防紅利”,還是資源浪費?大幅增加的國防開支又能否給歐洲帶來真正的安全?
商業前景讓“民轉軍”企業增多
在6月25日閉幕的北約峰會上,該聯盟絕大多數成員國同意在2035年前將年度國防開支提高至GDP的5%,其中3.5%用于核心軍費支出,1.5%用于關鍵基礎設施防護和網絡安全等。據英國《衛報》報道,該國智庫新經濟學基金會的研究顯示,要實現5%的目標,北約的歐洲成員國每年需要增加6130億歐元的軍費支出;要達到3.5%的標準,這些國家每年也要多花費3600億歐元。歐洲智庫歐洲對外關系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惠特尼表示,將GDP的5%用于國防開支,意味著歐盟國家的相關支出將超過9000億歐元。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歐洲在加強防務建設方面的步伐越來越快。美國高盛集團6月30日在其網站上發表的文章顯示,去年,北約10個歐洲成員國的國防預算增加了20%以上。這讓歐洲的大型防務企業賺得盆滿缽滿。
德國電視一臺等媒體稱,該國最大的軍火制造商萊茵金屬公司發布的報告顯示,該公司獲得大量訂單,包括購買彈藥、作戰車輛等產品及相關服務,“自去年年底以來,僅在德國聯邦國防軍數字化領域,我們就獲得了總額約為120億歐元的訂單”。萊茵金屬的發言人霍夫曼稱,隨著北約國家對其軍隊力量進行擴充,預計到2030年,該公司僅在歐洲的訂單就將超過3000億歐元。
德國工業巨頭蒂森克虜伯旗下的蒂森克虜伯海洋系統公司,在2023-2024財年的銷售額約為21億歐元,同比增長16.7%。外界對這家企業的潛艇、護衛艦等產品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偛课挥诜▏目罩锌蛙嚰瘓F下屬的防務與航天部門,2024年銷售額達到121億歐元,同比增長5.1%。德國經濟研究所國防專家羅爾稱,過去3年該國國防工業呈現上升趨勢,但“真正的繁榮”尚未到來,“真正的增長將來自北約3.5%的國防支出目標”。
為了進一步增強國防建設,法國國防采購局正在加快改革,設立專門的國防工業部門,以提升生產效率和戰略協同。根據法國國防部發布的信息,該國已將火藥生產從歐洲其他國家遷回本土,在多爾多涅省貝爾熱拉克市重啟Eurenco火藥工廠。法國政府也希望將部分戰略產業的供應鏈重新遷回國內,并與教育部門合作,解決焊工、精密機械師等關鍵技能崗位的人才短缺問題。這種對人才和產能的雙重投入,意味著軍工產業已成為法國未來工業政策的重點之一。
“如今是軍火工業的黃金時代?!睋暗聡暋?月6日報道,軍工領域良好的商業前景引起了民用企業的關注,特別是當前業務承壓的公司,例如德國大眾汽車。該企業此前已經被迫裁員數千人,其位于德國奧斯納布呂克的工廠瀕臨關閉。今年3月,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奧博穆對德國電視二臺表示,該公司對考慮啟動軍用裝備生產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萊茵金屬則有可能接管大眾汽車的奧斯納布呂克工廠。萊茵金屬正通過現有的軍用卡車生產合作與大眾汽車定期舉行會談。
同時,萊茵金屬公司正在考慮將其位于諾伊斯和柏林的工廠用于生產軍用衛星。據德國廣播電臺報道,目前,這兩家工廠都在生產汽車配件。法國知名鐵路設備制造商阿爾斯通在德國薩克森州格爾利茨設立的工廠,今年2月被賣給法德合資企業KNDS防御系統公司。如今,該工廠不再生產火車車廂,而是為“豹2”主戰坦克生產零部件。
法國《回聲報》等媒體近期稱,該國汽車制造商雷諾集團6月上旬證實,已與法國國防部就無人機生產事宜進行接洽。此前,法國防長勒科爾尼宣布,一家生產汽車的大型公司將與一家中小型防務企業聯手,為烏克蘭生產無人機。盡管項目尚未最終敲定,但勒科爾尼已證實,這是一項“史無前例的戰略合作”。
德國一些軍民兩用企業也在考慮擴大其軍事生產。位于德國科隆的道依茨股份公司主營產品為發動機,包括高空作業平臺的發動機,以及農用車輛、挖掘機和其他大型機械發動機。因為去年銷售額下降了12%,原本已經在生產軍用車輛發動機的道依茨計劃大幅擴展這項業務。德國機械工程公司通快在激光技術領域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但因為訂單量減少,該公司此前不得不裁員1000人。通快的股東協議規定,該企業不會參與武器生產。不過,通快監事會主席兼共同所有人萊賓格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如果將激光技術用于防御無人機,其訂單肯定不再是問題了。
修橋修路也被算作國防建設
“越來越多的公司試圖涉足利潤豐厚的防務市場?!睋聡娨曇慌_7月7日報道,德國聯邦安全與國防工業協會(BDSV)負責人阿茲波迪恩表示,該協會現在有340家公司會員,比去年年底增加了100家。2017年阿茲波迪恩上任時,BDSV只有70家公司會員。
在開拓防務市場的公司中,一些科技創新型企業表現亮眼。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總部位于慕尼黑的軍火初創公司Helsing憑借其無人機產品,已成為德國市值最高的初創企業。在6月的最新一輪融資后,該公司估值達120億歐元。去年,這家公司與一家烏克蘭制造商合作開發了HF-1無人機。Helsing已經與德國聯邦國防軍簽署了資格認證合同,還正在與其他歐洲國家進行談判。
在國防領域進行“創新”的,不只是歐洲企業,還有一些國家政府。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網站稱,歐洲國家承諾為北約提供更多資金,部分是通過對“防務”進行重新定義實現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意大利的修橋項目。德國《明鏡》周刊介紹說,意大利從1866年就開始討論修建一座連接西西里島的大橋,但至今仍未開工?,F在,意政府決心推進這項超過130億歐元的工程,宣布這座大橋為“戰略軍事基礎設施”。意大利政府表示,因為西西里島上設有重要的北約基地,所以這座大橋對軍隊機動性具有重要意義。
意大利還想將氣象和難民政策資金計入國防預算,而它并不是唯一計劃將民用項目當作軍事建設的歐洲國家。荷蘭認為,防洪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領域,該國每年為此花費超過40億歐元,加固堤壩也可以保護具有重要軍事意義的交通線路。德國希望將GDP的1.5%用于建設與軍事有關的基礎設施,如橋梁和道路。法國也想翻修本國道路,以提高軍事機動性。此前法國的“勒克萊爾”主戰坦克無法通過道路和橋梁運往德國,因為它們對德國破舊的基礎設施來說太重了。與此同時,西班牙、丹麥、芬蘭和瑞典希望通過投資其港口來增加防務開支。在整個歐盟范圍內,對鐵路、火車站、管道和電網的投資都被賦予軍事戰略意義。
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稱,歐洲國家上述增加“防務開支”的行動被一些人批評為噱頭,但也有人認為這是一種更全面的安全措施?!叭绻麌辣焕斫鉃槿鐣袆樱敲词裁茨苷嬲慌懦谕??”德國智庫貝塔斯曼基金會的一份報告這樣寫道。也有分析人士表示,防務意味著許多不同的東西,公民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吧鐣哿θ绱酥匾怯性虻??!泵绹菐齑笪餮罄硎聲W洲中心高級研究員里佐表示,社會分裂和分歧很容易被潛在對手利用。
很多美國公司想分一杯羹
“安全的代價:歐洲將面臨嚴峻挑戰?!睂τ诒奔s的歐洲成員國將GDP的5%用于國防開支,世界經濟論壇網站發文稱,這是一個非常驚人的比例,在此前是難以想象的?;萏啬岜硎?,這可能會造成資源浪費,引發政治不穩定,而且不會給歐洲民眾帶來真正的安全。
為實現上述目標,歐洲國家可能不得不作出艱難的決定。據歐洲新聞網報道,歐盟7月8日授予15個成員國偏離歐盟財政規則的權利,以大規模增加國防開支。
“債臺高筑的北約成員國能在國防上多花數十億美元嗎?”據“德國之聲”7月14日報道,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國防經濟高級研究員麥克格蒂認為,德國等財政狀況良好的國家可以通過借貸來實現國防開支目標,但有較長期債務問題的歐盟成員國卻不愿增加債務。那些在軍費開支方面“落后”的國家,如西班牙、比利時、意大利、葡萄牙等國,面臨著政府債務接近甚至超過GDP100%的問題。
有觀點認為,增加國防開支能夠推動歐洲經濟增長。據路透社等媒體報道,英國首相斯塔默表示,更多的國防預算將為英國經濟帶來“國防紅利”。有學者表示,只要國防開支為更廣泛的工業復蘇提供跳板,且各國政府能讓防務行業相信它們獲得的資金是長期的,那么國防開支激增可能提振歐洲疲弱的經濟。不過,這能在多大程度上促進經濟增長,各方的觀點差異很大。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在初始階段,增加國防開支給歐洲經濟帶來的好處很有限,這是由多重因素決定的:第一,復雜軍事項目需要很長時間來計劃和執行;第二,歐洲國防工業是按國家劃分的,這意味著它們不具備實現支出效益最大化所需的規模;第三,國防項目的資本密集型性質意味著,它們在最開始并不像勞動密集型行業那樣能創造就業。
高盛集團的分析師估計,歐洲在國防上每花費100歐元,只會給該地區的GDP增加50歐元。“德國之聲”稱,該國曼海姆大學經濟學教授克雷布斯表示,將經濟軍事化是一場風險很大的賭博,總體經濟回報率很低。他舉例說,一輛坦克造出來后,無論使用、閑置還是在戰場上被摧毀,它都不會為經濟創造任何附加值。國防開支就像保險,買保險是為了在緊急情況下獲得保障,但是如果不需要用保險,保費就打水漂了。
不過,德國基爾研究所2月發布的報告顯示,如果歐洲各國都更加重視國內軍事生產,每年將國防開支從GDP的2%增加到3.5%,將使該國的整體GDP每年提高0.9%-1.5%——考慮到歐元區目前的潛在增長率在1%左右,這個增長幅度并不低。
在美國的壓力之下,歐洲國家同意增加國防開支,而這讓很多美國公司看到了商機。據美國“防務快報”網站報道,在今年6月的巴黎航展上,美國防務公司的高管們流露出信心,并講述了他們吸引歐洲客戶的策略,包括與歐洲公司建立更多的合作伙伴關系、在當地設立辦事處等。不過,目前美歐之間的關系可能給美企帶來障礙。美國航空航天工業協會主席范寧表示:“如果說有什么擔憂的話,那可能是歐洲公司將放棄與美國企業合作,或者優先考慮與歐洲其他公司甚至是與印度、韓國的企業合作?!?/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