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懂不懂中國文化不好說,但對「借花獻佛」是非常有心得體會的……美國讓歐盟把庫存愛國者導彈送給烏克蘭,然后再從美國花錢進貨,在特朗普口中就變成了「美國馳援烏克蘭」
特朗普每天都對著鏡頭和記者「畫大餅」,直接把烏克蘭國防情報局給弄困惑了。
事情是這樣的。
特朗普說,要向烏克蘭提供17套愛國者防空導彈系統,「價值數十億美元」。
烏克蘭情報總局副局長就開始暈,因為一套愛國者不是一兩發導彈的事情,「套」,意味著指揮車、雷達車、發射車、倉庫車、后勤車、火控車,最后還是反導攔截彈。
這一套的價格是大家心知肚明的,十億美元。
那17套就應該是170億美元,和特朗普說出來的金額對不上。
要知道,現在全烏克蘭,也就只有6套愛國者導彈系統(這還是拜登花了大力氣才調配過去的),一張口就送17套,真的就是太離譜了。
于是就有記者去問特朗普,咋回事啊?
特朗普打哈哈,但白宮發言人出來說,哎呀,大統領不小心說錯了,是17臺導彈發射車。
結果這消息傳回烏克蘭,弄得烏克蘭情報部門更尷尬了。
是這樣的,一套系統里面有6臺發射車,不多不少,這是系統構架決定的,當年就是這么設計的,你說17臺發射車,湊不齊3套,又比2套多了幾臺出來,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類似于,特朗普說送烏克蘭卡車,一共9個輪胎,那莫非是有三蹦子混在里面?
不過咱們不糾結算術題了,真正有意思的,是特朗普請客,歐美買單。
美國軍工復合體雖然厲害,但也不可能下餃子一樣的隨便生產復雜的愛國者導彈系統,每年的產量基本都是固定的(軍火企業不愿意輕易擴充產線,怕萬一仗打完了自己投入的流水線就空置了)。
而需求方面,變大了。
主要是以色列,在胡塞武裝的持續打擊和前段時間伊朗的導彈襲擊下,特拉維夫的攔截能力被證明出現了空擋,所以提出了更多需求。
以色列和烏克蘭,誰對美國更重要,那肯定是優先供應以色列啊。
所以美國馳援烏克蘭,其實用的是歐洲國家的「存貨」。
具體操作流程是這樣的:
德國先帶頭,移交兩套愛國者系統給烏克蘭,后續其他北約國家,包括芬蘭、丹麥、挪威等,一家再湊一套。
放在臺面上的理由是,這些北約國家沒打仗嘛,暫時用不上,那就先勻給烏克蘭。
關鍵就在于,還要補貨。
這時候美國軍工復合體就登場了,比如德國算是「以舊換新」了,可以打個折,但兩套愛國者依然要給美國14億美元(相當于10億美元一套的七折)……
看到這里各位大佬應該完全理解,我為什么說特朗普是「借花獻佛」了吧。
那北約里面有沒有頭鐵的,不愿意自掏腰包幫特朗普請客的呢?
有,一個是法國,要給烏克蘭提供自己的武器,一個是意大利,意大利是實在沒錢拿不出來了。
總的來說,這是一次非常詭異的武器輸送。
烏克蘭拿到的是庫存武器,歐洲其他國家要自掏腰包,好像只有特朗普一個人贏了,又可以吹噓自己對烏克蘭的力挺,又能幫美國軍工企業賺一筆。
我個人的分析,這大概率是特朗普關稅戰的脅迫,讓一些北約國家被迫做出一定的讓步。
不過咱們中國有句話,物極必反。
極限施壓給盟友,到一定程度,就會開始眾叛親離。
現在唯一要看的,就是在特朗普關稅戰+特朗普借花獻佛之后,這些國家到底還有多少耐心了。
各位大佬覺得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