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票贊成,安理會涉及紅海決議被通過,中俄為何不反對?但為何說中俄其實也不贊成呢?
?——【·12贊成3棄票·】——?
7月15日,聯合國安理會15個成員國以12票贊成、3票棄權的結果通過一項決議,這項決議的核心內容,是將第2722號決議建立的報告機制有效期延長至2026年1月15日。
根據第2722號決議規定,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每個月都要向安理會報告也門胡塞武裝在紅海襲擊商船的情況。
而那三張棄權票,分別由中國、俄羅斯和阿爾及利亞投出。這場看似常規的程序性投票背后,實則暗藏著大國博弈的玄機。
這次決議的通過,表面上是國際社會對紅海航運安全的共同關切,實則折射出大國之間的立場分歧,美國作為決議的主要推動者,其意圖十分明顯:通過延長報告機制,持續將紅海危機的責任歸咎于胡塞武裝,為其在紅海的軍事行動尋找合法性依據。
自2023年12月組建“紅海護航聯盟”以來,美國多次以“保護商船”為由對胡塞武裝發動襲擊。例如2023年12月31日,美軍“格雷夫利”號驅逐艦擊沉了胡塞武裝的三艘船只,導致10名武裝人員身亡。
這種將決議“武器化”的做法,遭到了中國等國家的反對。 在表決過程中,美國試圖將“會員國有權根據國際法保護其船只免受攻擊”等條款寫入決議,被俄羅斯批評為“為自身軍事行動合法化”。
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涅邊賈曾指出,美國提出的決議修正案旨在為其“護航聯盟”行動披上合法外衣,而中國、俄羅斯、阿爾及利亞的棄權,正是對這種將安理會決議政治化、工具化行為的無聲抗議。
?——【·中方為何棄票?·】——?
在國際投票中,棄權往往釋放出“既不完全反對,也不完全贊成”的信號。中國此次投出棄權票,背后蘊含著深層的戰略考量。 中方認可決議延續的監測機制。
紅海是全球最繁忙的航道之一,承擔著全球約10%的海上貿易運輸。胡塞武裝對商船的襲擊,不僅危及船員生命安全,還嚴重威脅全球供應鏈穩定。
第2722號決議建立的監測報告機制,是目前唯一覆蓋紅海全域的多邊信息共享平臺。通過聯合國秘書長每月提交的報告,國際社會能夠及時掌握紅海局勢動態,為采取針對性措施提供依據。
而且,中方反對美方陣營將決議“武器化”。美國在推動決議時,試圖將其作為干涉也門內政、擴大自身軍事存在的工具。
例如,在2024年1月的決議中,美國強行加入“會員國有權自衛”條款,被俄羅斯等國批評為“為單邊軍事行動開綠燈”。
這種做法不僅無助于紅海局勢的緩和,反而可能加劇地區緊張。中方認為,安理會決議應嚴格遵循《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尊重也門的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而不是成為個別國家謀取私利的工具。
若是如此,那紅海局勢會惡化,自2023年10月新一輪巴以沖突爆發以來,胡塞武裝以“支持巴勒斯坦”為由,對與以色列有關聯的商船發動襲擊。
這種“以暴制暴”的做法,不僅未能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反而使紅海成為新的沖突熱點,中國始終認為,解決紅海問題的關鍵在于推動加沙實現立即持久?;?。
只有從根本上化解加沙沖突,才能切斷紅海危機的源頭此外,中方反對美國“治標不治本”的處事方案。美國在紅海的軍事行動,雖然短期內可能震懾胡塞武裝,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相反,這種行動可能刺激胡塞武裝采取更激烈的報復措施,導致局勢陷入惡性循環。中方主張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支持聯合國在也門問題上發揮主導作用,推動也門各方通過政治途徑實現和解。
?——【·無聲較量·】——?
在安理會表決后,國際輿論場圍繞中國的棄權票展開了激烈討論。一些西方國家試圖炒作“中國縱容胡塞襲擊商船”的敘事,試圖將中國置于道德困境。這種抹黑言論缺乏事實依據。
事實上,中國一直堅定支持維護紅海航行安全。中方多次呼吁胡塞武裝尊重國際法,停止襲擊商船,并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的斡旋努力,中國的棄權票,既是對美國霸權行徑的抵制,也是對多邊主義的捍衛。
在國際事務中,中國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根據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決定自己的立場和政策。這種負責任的態度,贏得了許多發展中國家的支持。
阿爾及利亞、俄羅斯與中國一道投出棄權票,表明三國在紅海問題上存在共同立場,即反對外部干涉,主張通過政治途徑解決爭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